学校主页

菁菁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菁菁校园 > 正文

湖北高校媒体齐聚湖大 探讨校园媒体分众化发展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团 杨焱雯 刘琴 郑兰沁 张雯俊 编辑:陈杰 时间:2017-12-04 字号: 【大】 【中】 【小】

本网讯(记者团 杨焱雯 刘琴 郑兰沁 张雯俊)12月2日下午,中国(湖北)高校传媒协会新闻沙龙暨湖北大学学生记者团“728新闻会客厅”在校举行,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红灿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中国青年报记者、湖北校媒指导老师朱娟娟就调查性报道采写作了辅导讲座,武汉大学自强新闻中心等湖北高校媒体代表围绕校园媒体分众化发展展开探讨。湖北高校青年传媒协会记者团全体成员、湖北高校青年传媒协会会员媒体单位代表以及12所高校校园媒体受邀参加此次活动。

会场全景

undefined

陈红灿副部长致欢迎辞

朱娟娟记者做分享

朱娟娟结合自身采访经历,讲述了调查性报道从选题到采访再到成稿应当遵循的准则和注意的细节。她以六个具体案例作支撑,从是否涉及公共利益和真相是否被掩盖两方面介绍了判断选题是否可做。有了好的选题,如何做好调查采访?朱娟娟从事前准备、采访原则和采访对象三个角度娓娓道来。磨刀不误砍柴工,她认为采访前应做充足准备,搜集、整理网络已有的关于采访事件的所有资料。在这个越来越强调速度的新闻时代,调查应当尽可能在奔赴现场的途中就展开,才能抢得时效性。她着重提到,对涉事各方的多维采访、多信源采访是调查报道的基本采访原则,采访不能抱有选择性的心态,要全面搜集信源,“事件涉及的各方一定都要采访到,即使有的一方不愿回应,记者也要问到。”事实原则、证据原则和平衡原则是调查报道写作的三大原则。朱娟娟说,新闻写作要稳准狠、具体、讲细节,可尽量使用短段、短句,用最少的话说清最复杂的事。发言尾声,朱娟娟总结,在一次次设身处地的采访中,能和这么多原本的陌生人进行深入的、隐秘的、心灵层面的交流,是很难得的体悟,“做记者,我觉得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小组深入交流

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12所高校的校媒代表围绕校园媒体分众化发展思考与探索的主题进行了深度交流。活动主办方、湖北大学记者团副团长李天舒从湖北大学校报的几个版块入手,结合“湖大共享厨房”等得到媒体广泛认可的新闻案例,展示了湖大校媒跟踪校园新闻的操作经验和业务能力。“校报、官微、哔哩哔哩网站等平台进行了分众化传播,有着各自的粉丝群体。但是不仅如此,它们还可以跨平台交融,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这便是我们的分众与融合理念。”李天舒说。

分论坛上,各校媒代表分成小组围绕主题进行深度交流。一家校园媒体需要如何分工才能让新闻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如何进行深入报道、传统纸媒如何实现分众化……代表们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困惑。武大自强新闻中心田艺涵说,自媒体时代,校媒以学生为主要受众,要紧跟学生需求,不能死守于以前的模式,要多创新,才有出路。湖北大学宣传部编辑向正鹏介绍了记者团部门的分工与合作,并从“湖大盒饭毕业餐”等新闻实例着眼,分享如何进行新闻选材和深入报道,提出自己对校媒分众与融合的看法。

“一份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很可能抵得过一大段文字给人的冲击力,它的魅力是无限的。一张好的照片,不仅是宣传,也是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摄影分论坛上,湖北大学记者团团长李晓悦说。作为策划指导整场新闻沙龙的负责人之一,她感言:“新闻沙龙提供了一个平台,能让十几家校媒齐聚一堂,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最新阅读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