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教学改革见成效
生命科学学院通过逐步探索尝试,在本科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高了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专业品牌化与课程精品化
生命科学学院目前有3个本科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生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湖北省品牌专业,并于今年申报了国家十二五本科教学工程中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成为通过学校评审的三个专业之一。生物技术专业今年成功获批湖北省新兴战略性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明年即可招收首批学生。另外生科院在已有的药学硕士点基础上申报了药学本科新专业。作为老牌专业,生科院生物科学专业在省属院校中具有绝对领先地位,为社会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如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教授、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教授等。生科院的专业发展战略是生物科学专业继续提高质量,重在内涵式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两个专业偏重应用,分别培养生物产业的研发人才和工程师。生物产业不仅是国家的战略产业,也是湖北省和武汉市的新兴支柱产业,为配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布局,为产业输送应用型人才,生科院积极寻求产学研合作和生物高新技术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及人才培养方案。今年12月14日,学院聘请北京伟嘉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廖峰、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权高、湖北花果山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西选三名企业家为兼职教授,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课程方面,学院一直着力于7门“管饭碗”的核心课程的精品化建设,目前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是省级精品课程,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物学是校级精品课程,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是院级精品课程,鼓励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双语教学、多元化考核等,建设成效显著。
科研无门槛
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生科院提出了“科研无门槛”的理念,鼓励学生尽早走进学院科研实验室。常规教学模式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科研训练,但副院长张海谋认为,在学院教师已经搭建了良好科研平台的情况下,本科生进入科研不需要门槛,人人可做科研,即使没有基础,也不妨碍他们接触科研过程,熟悉科研原则,培养科研思维,掌握一些单项技术,也许学生刚开始只能做“蓝领”,打打下手,但能极大地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慢慢地他们也会产生学术火花甚至学术思想。生科院学生除了跟着老师做科研外,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生科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上研率高达40.4%,名列学校第一;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获省级优秀学士论文率达85.7%,名列学校第一。全院本科生人均奖励学分是学校平均值的两倍,名列学校第一;学生中涌现出一批典型人物,如2009级生物科学试验班的程议锋同学大一就开始科研训练,先后在学院四个不同的科研实验室、以及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历,目前受到美国多所著名大学的青睐,毕业后将出国继续深造,他也因为综合素质突出成为湖北大学参评“2011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唯一候选人。
教育学院:重视研究生教育结硕果
近日,全国第三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经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评定,教育学院心理学系邓晓红、刘启珍被评为“优秀教师”,副院长雷体南被评为“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至此,该院已有五位教师获此殊荣,其中在第二届全国评选中,教育学系叶显发被评为“优秀教师”、实验中心周则时被评为“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
学院高度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和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索和实践,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受到了学校领导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受表彰的5位教师,在教育硕士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和研究生培养等方面成绩显著,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邓晓红老师和刘启珍老师不畏艰辛,利用暑假一个多月的时间为研究生开班教学,多方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雷体南教授在担任教育学院副院长期间,恪尽职守、事无巨细、热情投入,创新管理体系,探索评价机制,为教育硕士的管理工作做出了贡献。叶显发老师多次带领研究生前往中小学实地考察,指导多篇优秀硕士论文。周则时老师自担任教育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以来,一直保持着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教育中心的教育硕士教育教学管理目标。
商学院:科研立项再创佳绩
近日,学校公布了2012年度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商学院再创佳绩,共有4个项目获得批准立项,作为非理科学院,获批数占到全校总数的近十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商学院还获得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5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分别占到全校获批总数的三分之一和一半以上。至此,商学院共获批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与省内同类院校的经管类学院相比,商学院科研立项优势尤为明显。“经过学院和老师们多年的共同努力,商学院实现了科研成绩的不断突破,造就了一批年富力强,科研水平过硬的中青年教师,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科研教学型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学院副院长朱小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