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湖北大学2024年科技工作会议举行,回顾总结2023年科技工作,部署学校2024年科技工作。校党委书记谢红星,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建平等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理工科学院党委书记,学科性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副院长,科研骨干和科研秘书,驻外研究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受邀出席会议。校党委常委柯涛主持会议。
会议发布了科研经费贡献度排名前五学院、国家级及部委级平台、纵向/横向科研经费排名前五个人、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获批及湖北省技术发明奖获奖情况,并为相关代表颁发了2023年度湖北大学科研突出贡献奖。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锡玲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校党委副书记祝欣为李锡玲颁发了客座教授证书。在《携手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的湖北模式》主旨报告中,李锡玲介绍了武创院的建设历程、发展思路及展望,她表示,希望与湖北大学构建“研发在湖大、转化在武创院、落地在武汉”的成果转化新路径。
在经验分享环节,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代表先后分享了科技成果攻关转化经验。
刘建平在总结讲话中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学何为”出发,分析了大学在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使命。结合我校当前科研工作实际,刘建平强调,下一步,学校科技创新工作要坚持“四个面向”,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技自立自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展现更大的现实作为。一是要解放思想,切实提高科技工作的战略思维能力。二是要强化以用为导向、聚焦需求的科研工作体系建设。三是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要打破学院、学科界限,推动交叉融合创新。四是要注重转化,大力引导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五是要改革创新,持续推进人才评价体系、职称评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服务创新的闭环服务保障体系。此外,还要鼓励先进、创先争优,形成全校上下重视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的氛围。
2023年,我校科研经费总量实现进位跨越,创新平台建设呈现矩阵布局,重大科研项目完成多点突破,标志性科研成果持续产出,科技成果转化质效显著提升。其中,新增国家、部委级平台2个,省级平台7个。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课题,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在Nature上发表论文,为疫苗接种、细胞治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思路。面向省内外布局完成8个驻外研究机构,围绕当地特色支柱产业开展定向支持。
2024年,学校科研工作重点将以新促新,以智提质,深入实施“125”计划,即以生物学一流学科突破为牵引,布局生物智能制造、智能传感两个前沿交叉领域新赛道,强化平台建设、项目攻关、成果产出、技术转化、军民融合五大核心任务,更大力度引导研发投入、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资源、更大力度增幅创新动能、更大力度优化创新生态。
(审稿:刘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