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学者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学者 > 正文

徐学俊:我愿化作一双守护心灵的翅膀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学子访学人”团队 编辑:刘曦 时间:2019-04-26 字号: 【大】 【中】 【小】

徐学俊(1953-),祖籍河南禹州,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曾担任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多年,2004年被引进到湖北大学工作后,担任湖大心理辅导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心理学系责任教授、“琴园学者”特聘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校级品牌专业(心理学)和心理学省级精品课程责任教授等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徐学俊教授

徐学俊教授的社会兼职有: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湖北省儿童教育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心理学会荣誉理事,湖北省老年心理学专委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教师教育国家培养计划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出版著作及学术成果有《青少年心理辅导》《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新编》《心理健康导引》《心理学教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在《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主持教育部和省市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湖北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湖北省政府高校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武汉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科技步奖等10余项。

不变求学志,结缘心理路

徐学俊教授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打小就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与热爱,认真和勤奋的品质在他的心中生了根,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除了受益于良好的教育,丰富的人生经历也是他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运动,做过工、务过农、从过军,体验过坎坷的人生。在那样特殊的年代,有人沉沦,也有人意志得到锻炼。徐学俊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立志做有为青年,学习的脚步从未停下。

徐学俊原本主修的是化学专业,且已经在三尺讲台之上育人数十载,而一个偶然的进修机会,让他在华中师范大学接触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自此结下不解之缘。徐学俊先后攻读了化学和教育学双学士学位,以及基础心理学硕士学位和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以后,他一直活跃在教育一线,先后做过初中、高中和大学教师,并担任武汉市教科所所长一职多年,还担任过武汉华大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这些经历为徐教授研究心理学和教育提供了宝贵素材。

多年来,徐学俊教授一直为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殚精竭虑。2007-2009年期间,他先后开展了地方综合性大学精英人才心理素质与能力调查研究、湖北高校教学研究项目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预防的对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专项课题;2011-2013年,他参与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课程建设及评估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预防的对策研究,同时还主持着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十年来,徐教授奔波在教育前线,辛勤的努力也让他收获颇丰。2010年,其参与教师校本研修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一年后其主编的《心理学教程》又荣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第二届优秀教材二等奖。

徐学俊教授主编的《心理健康导引》

教学重特色,深情系学子

徐学俊教授认为,教师是先学一步的“学生”。作为佼佼者的“学生”,他充实丰盈自己之后,并未独享其实,而是以一种近乎无私的胸襟回馈给了社会。这些思想便体现在他的行事上。

从教三十多年来,徐学俊教授一贯为人师表,情系学生。他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在思想上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上督促鼓励学生,在经济上资助贫困学生。当得知有学生受伤时,他二话不说放下手头的工作将伤病学生送去医院,亲自为受伤同学煲汤;当学生要考研没有方向焦头烂额之时,他帮助学生查资料,对比学校数据,给学生提出中肯建议,设法联系招生高校;当学生找工作毫无头绪时,他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帮助学生就业;他还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情感状况,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诲人不倦的徐学俊教授,深受学生感恩和爱戴。

徐学俊教授注重特色教学,联系实际,授课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其教学理念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注重“三基”教学(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让学生广泛阅读国内外有关教学参考书及学术文献,指导学生扎实掌握“三基”;二是注重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如何去获取知识;三是注重教学生用广泛的视野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视角批判性的思考所学教材,用多视野整合的角度来思考理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四是注重立志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在教育中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世界,看待他人和自己,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看待顺境与逆境,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进取者。为此,徐学俊教授时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演讲等活动,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活跃课堂,又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综合思辨能力,激发竞争意识、创新精神。

徐学俊教授

徐学俊教授既是教书育人的师者,也是心理咨询师。他在湖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长期坚持对重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工作,曾直接干预、阻止多名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他积极协助对口联系学科性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先后帮助数十位大学生解决了心理困扰。

徐教授向我们讲述了他亲身参与的两次学生心理危机处理事件。其一是一位毕业班的同学由于考研压力和就业问题陷入焦虑,出现了许多生理不适,脱发、精神恍惚、食欲不振……在自己无法调整的情况下抑郁,甚至有了轻生的行为。好在这位同学的情况被及时发现,在徐教授等人的立即干预疏导下,这名学生最终放弃了轻生。其二是曾有一位研二的女生因感情受挫三次自杀,徘徊在死亡的边缘,经过徐教授一周的心理咨询与安抚开导,这位女生恢复了理性,她的生活也重新步入正轨。每当遇到无法自我调节的心理问题学生,徐教授都尽全力去开导他们,让他们脆弱的心灵重新坚强起来。

专注于科研,回报社会

学术之于学者如同生命。徐学俊教授在学术研究的世界遨游探索,取得诸多丰硕成就。他带领团队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使心理学专业成为校级品牌专业,心理学公共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方面形成学科特色,其中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及认知心理学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有较为明显的学科优势。作为学科带头人,徐教授注重学科建设及团队建设,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省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等奖项。此外,他还十分关心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青年教师荣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七项等。

徐学俊教授致力于用知识造福社会,学以致用是他不变的宗旨。作为武汉市青少年“维权岗”专家咨询委员,他做了大量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工作,并对青少年开展有了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作为一名老师,徐学俊教授总是以深沉而关怀的眼光注视着我们广大青年,因此他在社会上开展了多项调查,研究方向大多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其中主要包含:文化取向与幸福观、大学精英人才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余额日记预防对策等。徐学俊教授以大学生为关注重点,关注着国家的希望,让他们能成为将来国家的脊梁,能够承担更加巨大的责任。这些具有深远意义的项目也不负众望地取得了累累硕果。比如,他以校本课程为基础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研究,荣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徐学俊教授在湖大附中作报告

研究成果得到肯定,并不能使徐学俊教授得到满足,进一步造福社会成为了他的目标。他将自己的研究心得汇总成册,一一发表,同时也在心理教材编写中以简而意深的方式,总结了多年的研究教学经验。此外,徐学俊教授总是怀着那样一颗博爱之心,他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如汶川地震慰问心理志愿者、武汉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武汉市黄陂区培训中小学科研骨干、全国各地讲学等都有徐教授的身影。

受益于兴趣,诲人以芬芳

徐学俊教授热爱长跑,积极参加长跑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也为自己争得了荣誉。年轻时,他曾代表学校参加湖北省高校越野长跑运动并取得第二名。除了长跑,游泳、足球、排球和跨栏等体育运动也是教授的最爱,正是由于经常性的锻炼,如今已届花甲之年仍然拥有强健的身体。徐教授还很喜欢收藏邮票、唱歌和旅游,他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爱好生活也就失去了味道。广泛的兴趣爱好充斥着生活,使他的生活多姿多彩,人生也精彩万分。

徐教授告诉我们,社会、生活、心理学三者环环相扣,在生活中、学习之中甚至以后的工作之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压力,有一定的压力是好事,合理的安排压力的宣泄方式,与自己的个人认知以及情绪相互联系,将压力转化为自己的动力,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才能更好的成长。借曾经调查的马加爵事件的例子,徐教授告诫我们青年大学生,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心理承受能力更为重要,正确地调整自己心态才是健康的根本。

访谈中,徐学俊教授让我们置身于一个情景中:当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一个面露不善盯着自己的人,心里会有怎样的反应?如何去应对这件事?我们认为他可能认错人、可能抱有一丝恶意,绕开走就好;也可能与我们无关,只是恰好碰到了一个心有不虞的人,不予理会走自己的路即可。徐教授说这些都很正常,每个人面对突发事件都会产生不同的推测和应对之法。他以十多年前的马加爵事件为例,说马加爵对待这种情景就会跟我们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一个心理很脆弱、情绪易激动、人格有缺陷的人面对“威胁”自身的情况时,并不会去调整自我的心态,而会去想尽心思破坏所处环境。由此可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对自己的生活学活有许多益处,至少面临突发情况,多一分冷静自持。

【走访后记】

采访徐学俊教授之前,我们联系约定好了在武昌校区嘉会园一楼见面。一大早我们便从阳逻校区乘坐校车前往预定地点,当我们到达时,徐教授早已来到了食堂门口等候我们,我们赶忙上前和他握手打招呼。徐教授十分和蔼可亲,对我们提出的问题都耐心解答。刚开始我们还不是很理解心理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他很耐心低给我们讲解。与徐教授的访谈让我们对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今后如何处理面对的各种境遇有了更好的把握。

徐学俊教授与走访学生合影

访谈中,徐学俊教授寄语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同学们将会遇到无数险阻,砂砾会磨破你的双足,泥沼会令你寸步难行,荆棘会让你举步维艰……你们应保持当初无畏之心,勇敢地迈出下一步。若想成功,你们就一定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从现在开始,让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美丽的校园,让矫健的英姿活跃在运动的赛场,让多彩的画笔描绘绚丽的未来,让敲击的键盘连接五湖四海,让天使的翅膀直挂蓝天云帆。要养成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个性,发展兴趣特长,确保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要努力了,就一定能让激昂的青春迎风飞扬。”徐教授的殷殷寄语令我们团队一行十分感动。与徐教授当年经历的年代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条件是优越的。老一辈能做到的事情,年轻的我们也应该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漫漫人生路,徐学俊教授却能不失激情于科研,不失耐心于学生,淡然自若于生活,不忘初心,稳步前行。徐教授气定神闲的心态、雍容闲雅的态度以及处事不惊的性格让我们感叹和敬仰。此次采访的过程虽然简短,但是我们仍能从他和蔼的笑容和坚定的目光中感受到那种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从容和内心的坚定,那种湖大学人身上闪烁的光芒以及眼神中对我们新时代学子的殷切期盼。我们定不会忘记徐学俊教授的谆谆教诲,日后将努力去传承、坚守湖大人应有的品格和精神。

走访徐学俊教授及本文成稿过程中,得到了教授本人、离退休党委(工作处)、通识教育学院等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文/通识教育学院“学子访学人”团队成员:

2017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李涤非

2017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汪姝晨

2017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缑炎卓

2017级无机非金属专业 马程

(指导老师:王斌、顾文婷)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