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学者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学者 > 正文

刘凤想:一生与蛛为伴的“蜘蛛神捕”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学子访学人”团队 编辑:刘曦 时间:2018-09-26 字号: 【大】 【中】 【小】

刘凤想,1954年5月出生,湖北天门人,昆虫学专家,湖北大学高级实验工程师,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师。1970年起在湖北天门一农技站从事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1977年调入湖北大学。他人生的大半辈子都与蜘蛛为伴,被誉为中国的“蜘蛛侠”、“蜘蛛世界第一人”、“蜘蛛神捕”。40多年来,他爬山涉水,跑遍大江南北的野外森林寻找蜘蛛的身影,视蜘蛛为自己的“心肝宝贝”。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6只里氏盘腹蛛全是他捕到的。

“蜘蛛侠”刘凤想和他的蜘蛛

刘凤想参与了2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0多项湖北省基金的研究工作,以及部分武汉市的项目工作,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科学大会奖和湖北省科学大会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科学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署名14篇,合作40余篇),被SCI收录11篇,合作专著1部《中国林业昆虫天敌》。研究之余,刘凤想还承担党务工作40余年,获湖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4次、优秀党务工作者1次;积极参加学校工会工作30余年,曾获学校十佳服务标兵,获评优秀工会干部4次。

刘凤想潜心研究蜘蛛,在业界大名鼎鼎;孜孜不倦教导学生,在学生心中是最受尊敬的班主任。虽已退休,却依然奋战在研究前线,不为名利指导学生,即使身负伤痛仍然在外奔波研究。他的学术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刻苦求学,勤奋为舟

谈起自己的求学经历,“蜘蛛神捕”刘凤想笑着说:“我没有读过大学,但是我学到的东西很多。”1970年初中毕业后,刘凤想进入天门市农技站,主要负责病虫害的预测与预报。在农技站的工作中,他渐渐爱上了昆虫,抓住每一个机会去研究昆虫。他搜罗一切能找到的关于昆虫的理论书籍,自学动物行为学和生态学。刘凤想每天跟着负责昆虫研究的农技员从早上五点天不亮就开始一起去收集昆虫、进行分级、回收工具。

就是凭着这一股不畏艰辛的执着劲儿,刘凤想在农技站里出了名。1977年,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生物防治专家赵敬钊教授到天门农技站开设一个生物防治的农技培训班。刘凤想抓住机会,接受培训,一头扎进了他热爱的昆虫研究事业。在天门农技站的培训经历是刘凤想一生的重大转折点,他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道:“人的一生有很多机遇,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机遇,并且一定要勤奋、努力!”

刘凤想从农技培训班“毕业”后即受聘到武汉师院,跟随赵敬钊教授进行科研工作。赵敬钊开创了湖大蜘蛛学研究的先河,他一手带出了一批蜘蛛研究专家。此前湖大生命科学学院在做一项关于草间钻头蛛的研究,却一直没有进展。刘凤想来到湖大后,开始着手饲养草间钻头蛛,进行观察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项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功。如今再提起这项研究,刘凤想还是感到非常自豪:“正因为这项研究,赵教授应邀参加了当时在日本召开的世界蛛形学大会。这项研究成果也立即在学界引起了轰动,湖大蜘蛛研究也在国际上出了名。”

刘凤想(后排右三)在缅甸采集标本

对于刚进湖大跟随赵教授做研究的那段时光,刘凤想表示:“我们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休息时间不超过四小时,吃饭睡觉都在实验室里解决。我们睡觉的时候也要每两个小时就爬起来看蜘蛛蜕皮了没有、产卵了没有。每天还要清理饲养动物的试管、捉苍蝇蚊子来喂动物。很多人经历过一次,就再也不想干了。”

在做科研的同时,刘凤想还会挤时间去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听课和做实验来丰富自己。他攻读了武汉大学的专科文凭和华中农业大学的几科单科文凭。在还差四门课结业就能拿到本科文凭的时候,他为了专心研究蜘蛛而放弃了继续拿文凭,“当时没想到要去评职称,只想着一心把蜘蛛研究搞好。”

兴趣为引 经验为基

“哇,好大的蜘蛛!”当刘凤想老师带领我们前往实验室参观他捕捉的蜘蛛时,大家不约而同发出了惊叹。

蜘蛛——大多数人闻之色变的昆虫,在刘凤想眼里却是宝贝。在实验室,比水瓶盖还大的蜘蛛让人不敢靠近,刘凤想将其放在手心让大家摸。胆大的同学伸手感受了一番,胆小的同学怕被咬不敢触碰。刘凤想回忆说,一次上课,他向学生展示一只毒蜘蛛时,手指不小心被咬了一口,他没有慌乱,不动声色地等蜘蛛安静下来,再轻轻将其放回器皿中,然后迅速从被咬的伤口处挤出毒血。“其实一开始我也害怕,但是接触的时间久了也就不怕了。”

刚开始接触蜘蛛时刘凤想对此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接触蜘蛛的机会越多,他对蜘蛛的兴趣也越浓厚,一有时间就会扎进书堆,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动物学、植物学的书籍,闲暇之余经常观看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等科普类节目。“恶补”各种相关知识后,他开始慢慢摸索如何寻找各类蜘蛛品种的方法。经验日积月累,研究的时间长了,也慢慢成为了捕蛛专家。

刘凤想参加央视《走近科学》节目

关于捕蛛路上的传奇经历,刘凤想回忆起一段记忆深刻的往事。一次他和赵敬钊教授前往云南省德宏州采集蜘蛛标本,正值下雨,刘凤想带了蓑帽,于是他将外披给了赵教授。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声巨大的轰隆声,赵教授说:“不好,快跑!”还没来得及思考,两人拔腿就往回跑。忽然眼前横出一道不窄的山沟,刘凤想使出浑身解数纵身一跃,可身旁的赵敬钊教授却一不小心掉进了山沟。刘凤想大惊失色,本能地一把扯住披衣将他拽了起来。随之轰鸣声伴随着脚底山路的阵阵摇晃,二人不敢有半分松懈,尽全力奔向安全地带。当他们回头再去眺望那条山沟时,刚才站立的地方已被山洪冲刷得什么也不剩。“因为这次经历,我和赵教授成了生死之交。”

还有一次在从西藏回来的路上,汽车正从6000多米的高山上行驶下来,保险杆突然脱落,方向盘和刹车同时失灵,司机焦急万分中对汽车丝毫使不上劲,局面完全失控。山路狭窄,窗外就是万丈深渊,一瞬间所有人都感觉死亡就在眼前了。刘凤想回忆,那时候心里已经做好了等死的准备。除了听天由命,他所能做的就是将千辛万苦搜集来的标本紧紧护在胸前。或许是他们坚韧执着的科研精神感动了上天,又或是天悯英才着实不愿伤害他们,就在此时汽车前方出现的一块巨石卡住了车轮,在千钧一发之际汽车的行驶方向发生改变,撞向山坡后停了下来,挽救了一车人的性命。

说起这些往事,刘凤想已是云淡风轻。捕蛛路上的艰辛远远不止于此,每一次经历都是惊心动魄,“经历得多了也就看淡了。”

除了这些惊心动魄的场面,在捕蛛路上更多的是平常的困难与险阻。1977年刘凤想一行人前往恩施一座长满松树的荒山采集标本,松树低矮只有一两米高,他们只能勾着头、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往山上爬。一行人好不容易爬到山上,顾不得腰酸背痛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当原路返回时,刘凤想心中不禁犯难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放在当时的情景再贴切不过。荒山上找不着一条道路,加之低矮的松树重重叠叠,根本无法正常行走。一路上山弯腰前行,劳乏过度,他们无法再继续弯腰下山。经过一番思索,刘凤想发现只有匍匐下去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天无绝人之路,在绝境下,一行人顾不上被泥土弄脏,顾不上一路碎石的磨蹭,一步一步地趴着下了山。

刘凤想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了数十载,所有的动力都来自于两个字——兴趣。“人生于世,当要脚踏实地,怀着一颗好奇之心,心中充满兴趣、立下坚定的信念,然后去踏实做事,这样的人生必然充满魅力与精彩。”刘凤想语重心长地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除了搞科研,刘凤想还主动担任学生班主任,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提到自己的学生,“骄傲”是他从嘴里说出的频次最高的词。“彭宇啊,二十八岁就是正教授;刘杰呢,三十几岁就是正教授;黄亿发表的论文分量很足;张金阳、李美丽他们都是广东省十大杰出妇女……”

刘凤想对于学生们的成就如数家珍,不论时间过去多久,他依然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里。有一个叫韩春子的学生,刚来学校时紧张得不敢考试,刘凤想鼓励她放松心态克服紧张情绪,结果她出乎意料地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最后还成功考取研究生。

刘凤想自己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也因为学历犯难。他劝导学生们要不断深入学习,鼓励学生考硕读博,在学术上得到更深的历练和锻造。他经常对学生说:“对学科的兴趣是在不断地学习中培养出来的,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刘凤想担任班主任期间,班上常有家境贫困的学生,有的没钱买票回家,有的吃饭困难,买不起日常生活用品。刘凤想作为班主任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班主任津贴补贴给学生们,只对学生说,“这是学校给你们的。”年复一年,已经数不清他到底帮助了多少学生。一位曾受他帮助的新疆学生结婚生子给他打电话报喜时,他乐开了花。“只要老师对学生好,学生是能够感受得到的。”刘凤想像一位父亲般对待学生,他将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去爱、去教育,不求任何回报。

刘凤想接受武汉教育电视台《教视新闻》栏目采访

在对待师生关系问题上,刘凤想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他认为对待学生要换位思考,既要站在学生父母的角度替学生考量,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正因为这份对学生的理解,刘凤想对某些个性独特的学生万分包容。“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我们不会把他丢掉,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也不能执着和苛责,首先一定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犯错,什么性质的错误,再去疏导学生。”曾有一位外国语学院的学生连着偷了同学九辆自行车,院里想要开除他,刘凤想听说后找到学院领导,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我们不要马上开除他,先了解他为什么偷。我们大家可以一起教育他!”刘凤想与这位学生深入谈心了解原因,并帮助他改正了偷窃的毛病,还时常给予他鼓励和支持。这位同学后来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采集样本、发掘物种、观察习性,样样都需要老师带学生去野外考察。考察时跋山涉水,精疲力竭,时刻面临危险,刘凤想身上大大小小很多伤。“我希望可以帮学生把材料采集回来,让他们不受伤,又觉得他们应该自己实地去看看,这是矛盾的。”

刘凤想的理念就是要一直走在学生前头。“我做过了,觉得可以做的,我才让学生做;我做不了的,是不会让学生去做的。”

老骥伏枥,延续辉煌

年过耳顺的刘凤想已经退休近三年,但他看起来仍然神采奕奕,并且不久后又要远赴缅甸进行标本采集工作。我们还没有开始发问,他就已经将很多故事娓娓道来。

“虽然退休了,但是事实上生活更加忙碌,我只是相当于从一线退居二线罢了,依然还在指导学生的实验……”在刘凤想看来,建立一个优秀的学科队伍需要几代人垒塔式辛辛苦苦地奋斗,然而一个学科要垮掉却十分容易,这源于后继乏人。

如今刘凤想已经退休,但他放不下科研工作,仍一如既往地四处奔波、寻找蜘蛛。刘凤想深知培养接班人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因此他手把手地教年轻老师如何寻找蜘蛛、观察蜘蛛、了解蜘蛛的习性。这其中的缘由,一方面来自他对于蜘蛛生物、生态学的热爱和对于学科建立起来的情怀;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他扎根湖大任教40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不仅提供学生实验材料,传授他们许多实验经验,让他们尽快掌握学科基础操作,还会义务带队去野外指导学生进行采集活动。这样的活动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次。

早年因采集经历而屡屡受伤的刘凤想已经不大适合再继续这样的工作,但他依然义无反顾:“我觉得我能多做一些就是一些,这是值得的。”

除了在学校进行义务指导,刘凤想还远赴东南亚等地继续他的采集收藏工作。谈话间无论是跋山涉水远渡重洋还是险象重重劫后余生,他都十分平静,仿佛是在谈论别人的遭遇一般。“一来自己早已习惯并且十分庆幸有这样常人没有的经历以供老来回忆;二来是因为这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追求所在、信念所在。”

除了研究搜集蜘蛛和培养学生,书籍也是退休后的刘凤想不可舍弃的一部分。虽然最开始接触的都是关于昆虫生物之类的书籍,尤其是充满花鸟鱼虫的生物书籍,那些博古通今练达人情的文学作品也是他书桌上的常客。其中让他印象最深、最为推崇的文学作品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我最喜欢他们师徒四人选定方向后即便前方千难万险也永不退缩、一往无前的精神!”其实在刘凤想看来,无论是什么种类的书籍都可以学有所获、给生活增添光彩。

刘凤想通过前半生的经历,总结出了许多人生经验。在采访过程中,他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奋斗”和“吃苦”。他认为人生的机遇有很多,但能否把握住靠的是个人的努力。40年的任教生涯,让刘凤想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与学生相处的方法,其要领便是“以心换心,换位思考”。回想这些年与学生相处的岁月,他十分欣慰也十分自信。

退休后的刘凤想并没有选择享受津贴安度生活,而是再一次选择了事业,选择了奔波。在旁人眼里他可能是一个为了学科研究“上山下乡”的“狂人”、“野人”。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爱湖大爱这门学科,爱得深沉!

【走访后记】

老骥伏枥,深入深山老林一心做科学研究的,是他;吃苦耐劳,克服艰险困苦到忘我之境的,是他;和蔼可亲,对待学生如同儿女一般的,也是他。在没有见到刘凤想老师之前,我们一行人怀着新奇而又忐忑的心情等候在生命科学学院门口,我们想象中做科学研究的“学人”应该是寡言少语和严肃内敛的。可是接下来的采访打破了我们脑海里先入为主的形象。

见面的时候,刘凤想老师精神矍铄,谈笑间一路领着我们到他日常工作的地方。在后来的交流过程中,他十分欣喜地向我们讲述了人生中许多难忘的经历,尤其是讲到自己与同伴入藏的奇幻冒险之旅的时候,他身体微曲,双手卷起裤腿,露出暴露分明的青筋,指着大大小小的淤青和伤痕告诉我们,自己经常被蜘蛛、蛇等咬到,这已然成为了“家常便饭”。尽管危险,他还是拼着一股子劲儿,在这一行做了几十年。我们不禁肃然起敬。

刘凤想(前排中)与走访学生留影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过后,我们请求进入刘凤想老师工作的实验室参观,他欣然答应,领着我们进入放有各种各样蜘蛛标本和活体的实验室。我们都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些望而生畏的小动物,难免心有余悸。可刘老师告诉我们,蜘蛛本身并不可怕,许多蜘蛛性格温柔,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在他的眼里,充满着对蜘蛛的疼爱与怜惜,介绍蜘蛛宛如介绍他收藏的奇珍异宝,介绍的过程中,还时不时拿起来放在手心抚摸。实验室里的每一只蜘蛛,记录着刘老师和他的团队背后夜以继日的观察、记录和研究成果,记录着他从初入此行到如今退休的几十年荏苒时光,也记录着以他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心甘情愿坐冷板凳却笑对青灯黄卷的刻苦钻研精神。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我辈发愤时。刘凤想老师自青年时期开始,一直秉承着勤奋刻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他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是如此。在他看来,拥有敢于吃苦的精神远比机遇来的重要。通过他的讲述,我们明白了人生总是先苦后甜的一个过程,只有敢于吃苦、迎难而上、勇于坚持,人生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同刘凤想老师交流以后,我们都深有感触。采访过程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对于我们而言更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体验、一次精神的洗礼。

本次走访得到了通识教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有关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5届校友徐砚颖给予了很多帮助和指导,成稿过程中参考了其撰写的《刘凤想:甘当一辈子职业“捕蛛人”》一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文/通识教育学院“学子访学人”团队成员:

2017级新闻传播学类术竞予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聂雨涵

2017级新闻传播学类张俊柳

2017级新闻传播学类袁佳瑞

2017级新闻传播学类陈欣颖

2017级公共管理类魏锦荣

(指导老师:王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