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学者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学者 > 正文

王若萱:深耕推普工作的“斜杠”教师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冯宁萱 编辑:鲜文涛 时间:2023-09-15 字号: 【大】 【中】 【小】

46岁的王若萱,是湖北大学文学院教师、语委办主任、普通话测试站站长,也是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24年来,她一直工作在汉语教学和推普一线,还曾经三次公派出国担任汉语教师、孔子课堂中方负责人。

一个个“斜杠”身份之下,蕴含着王若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深热爱。今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她获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个人”。

9月中旬,在第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王若萱向记者讲述了她多年来致力汉语教学、推广普通话和国际传播的故事。

24年深耕汉语教学和推普一线

1999年,大学毕业的王若萱留校工作。从此,在汉语教学和推普一线一干就是20多年。

从教以来,王若萱先后主讲《现代汉语》《汉语语音学》《留学生汉语》《中华才艺》等课程。特别是坚持开设并主讲师范类专业必修课《教师口语》,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祖国语言文化。

王若萱参与湖北大学普通话培训与测试5万多人次,积极参与湖北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工作,带领团队两次承办湖北省“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助力推普脱贫攻坚等社会服务;在三次公派出国的经历中,推广汉语知识、传播中华文化,还多次指导外国学生参加“汉语桥”世界汉语大赛并获奖。

“普通话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基本工具,也是基本素质。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说一口好的普通话,对自己的整体形象有助力作用。”王若萱说,在做好推普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方言保护工作。

王若萱提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都应该具备“用汉语教汉语”的能力,因此时常叮嘱学生:“汉语教师面向零基础初学者,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非常重要。”

今年4月,在湖北大学举行的“国际中文日”活动中,王若萱带来国际中文教育示范课。而国际学生卫拉和艾德华以朗诵作品《致橡树》,赢得了现场热烈掌声。该作品去年获得“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全国总决赛留学生组一等奖,王若萱正是指导教师之一。

当好传播语言和文化的使者

三次公派出国的经历,让王若萱对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有了更深的思考。

早在2002年,王若萱就作为一名年轻的公派汉语教师,来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哈维湾。半年时间里,她发现当地学生普遍对中华才艺实践课程很感兴趣。“这是传播中国文化的第一步,但是不能只停在这一步。”她想。

2002年底,看到昆士兰州将举办外语演讲比赛的新闻,王若萱向班上同学发起报名,读高一的莎拉第一个举手。她指导莎拉写稿、改稿,教其一字一句反复练习发音,莎拉在超市打工时都在听她的录音磁带,最终在一个月后的比赛中获得全州冠军。学生得到成长和锻炼,当地学校非常惊喜,更加重视汉语教学,也让王若萱意识到鼓励学生参加有关比赛和活动的重要作用。

后来,莎拉在与王若萱的邮件往来中提到,正是这次比赛让自己坚定了学习中文、来中国留学的决心。

2005年至2008年,王若萱成为匈牙利布达佩斯外贸学院公派汉语教师;2015年至2018年,担任波兰雅盖隆学院孔子课堂中方负责人。在波兰期间,她还开展了“中国电影周”“欢乐中国年”“汉语走进幼儿园”等一系列活动,举办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图片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

王若萱教过的外国学生,有的获得“汉语桥”世界汉语大赛赛区冠军,有的到中国留学,有的成为优秀本土汉语教师,有的活跃在知名综艺节目……

有一年,布达佩斯外贸学院毕业的两名女生来中国留学时,专程到武汉看望王若萱。王若萱带她们到黄鹤楼游玩时,一名女生问:“这就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说的那座楼吗?”王若萱点点头,又讲解了黄鹤楼的历史故事和其他楚地文化。

至今,她对这一场景仍历历在目:“帮外国学生找到打开中国文化大门的钥匙,我还希望能引着他们往里面走,往深处钻。”

原文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1801741/0/0

(审稿:刘怀元)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