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来临之际,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办的“月满公管·家国同圆”中秋送温暖活动于9月29日下午温情收官。活动当日,逸夫楼C座弥漫着浓重的节日气息,摆放整齐的月饼和精美的小蛋糕等待着学生的到来。

本次活动包括方言诵月、诗词接龙、“月亮邮局”写信、手作花灯DIY四大特色环节。学生们通过方言诵读、接龙中秋诗句,以写信和制作花灯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期待与祝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下一句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词接龙是最热闹的环节,学生们眼神发亮、反应迅速,展开激烈的脑力比拼。有的悄悄在手心记诗句,有的组队互相“打配合”。学生以诗歌为媒介,奔赴一场文化盛宴。过关学生在收获美味小蛋糕的同时,于“明月寄相思,家国一脉承”的诗词互动中,领悟中秋文化里的家国共融情怀。
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用家乡话演绎《中秋月》《水调歌头》等中秋诗词。吴侬软语念出“明月松间照”时,自带江南的温婉;川渝方言读出“把酒问青天”,多了几分爽朗豪迈;东北官话演绎“此事古难全”,又透着亲切直白。熟悉的乡音搭配中秋意象,让在场学子在异乡感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

“希望2035年我能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帮老人解决养老难题”“愿祖国的乡村更美丽,爸妈种的橘子能卖得更远”……一封封手写信被投放进“月亮邮局”,字里行间满是青年学子的赤子之心。“未来,希望自己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2024级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学生严璟嘉说道。

作为活动的“彩蛋环节”,手作花灯造型简约,灯光整体呈现暖色调,表面以红绳点缀,配有玉兔装饰,同时印有对家人、祖国的祝福文字,一个个亲手制作的花灯,成了这个中秋最特别的文化信物。
“我们以双节为契机,把文化传承的‘课堂’搬到活动现场,就是希望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家国情怀‘实’起来。”活动负责人刘婧伊表示。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探索“文化+育人”模式,引导每一位公管人在感受温暖中涵养情怀,在扎根文化中勇担使命,让“小家团圆、大国同心”的信念成为青春追梦的底色。
(审稿:李鑫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