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创新驱动发展,11月6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社会科学部、湖北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分中心、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联合举办新时代青年学者的历史使命——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国务院参事柯锦华,校党委书记尚钢,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校内外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话十九大。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江畅教授主持会议。

尚钢代表学校对来校交流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专家一行表示欢迎。他说,党的十九大内容博大精深,给哲学社会科学带来了许多新的研究思路、研究课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我校作为省属高校带头者和示范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我校砥砺奋进、争创一流的必要准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表达了对青年的殷切希望并提出了明确要求,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高校师生要充分认识并努力担负起新时代青年学者的历史使命,学习领会新论断、新特点、新目标、新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尚钢表示,要把十九大报告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内容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转换为学校谋划学科建设的正确思路、构筑人文社会科学高地的具体措施、不断生产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强大动力,推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地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希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各位专家关注并指导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并对湖北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柯锦华认为,十九大报告中有两个事关全局的重大的政治判断,即关于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这两个重大判断基于五年来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所经历过的伟大变革而得出,其中蕴含着深刻丰富的理论创新点。目前,我国仍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变化,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即人民已不仅限于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还有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发展应满足人民更全面、更高层次的需求,让人民有幸福感、获得感。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须了解历史,关注社会现实和科技前沿,立足实践,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提供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精神产品。
随后,与会学者围绕新时代青年学者的历史使命进行交流讨论。
哲学学院院长、高等人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戴茂堂教授总结道,与会学者通过交流,思想和观点得以碰撞,迸发出一系列关于青年学者对历史使命的回答。青年学者要有问题意识,回应时代的困惑,贡献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产品;要有要有责任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参与时代发展,做出理论创新;要有生活意识,在实践中回答问题,在生活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