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化名)是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近来的一些事情令他“头大”。从大二开学起,他的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被挤得满满当当。“不是在图书馆查资料,就是在去查资料的路上。”王明说,这一学期的忙碌,都源于他开学时的一个决定:报读法学双学位。
大一下学期,班上陆续有同学报名双学位。想着“技多不压身”,新闻学+法学的双学位配置一定能给毕业时自己的就业增添砝码,王明也成为众多报读双学位中的一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全新的领域加上成倍数增加的课程,让王明疲于奔波。在坚持了八周之后,王明中止了自己双学位的课程。
在校园里,跟王明一样的学生不在少数。根据学校学位辅修录取信息显示,2017级学生中共有671人选择了辅修双学位,占全年级总人数的14.4%。记者进行的一份双学位调查数据显示,在选修双学位的学生当中,75%的学生表示“与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37.5%的人认为“专业太难,作业太多,学不下去”。
放弃:时间精力是最大的问题
王明说,当初选修双学位的时候,他不仅担任班长,还加入了校学生会和志愿者协会,本专业的学习和学生组织里的工作已经让他有些力不从心。因为双学位增加的七八节课程,让他仅剩的周末时光也泡了汤。日复一日,王明坦言“身体吃不消”。
除了时间不够,课程理解难度大也是王明选择退出的原因之一。高考后的王明,本来怀揣着对法学的一腔热爱,想要报考法学,但由于家人的反对,他并没有选择这个专业。王明表示,自己进入大学以后,对法学的接触少之又少。当选修双学位的通知和文件下达以后,他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了这个专业。选修课上,老师讲的很多知识点他其实都很难理解。为了跟上课程,王明只能在课下默默地查资料自学,由于自学的效率不高,王明还因此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
在学习双学位的过程中,王明发现自己对法学的热爱越来越淡。“选择法学专业作为自己的双学位课程,本以为可以圆自己的一个梦。但尝试过后,我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这个专业,而且也不是那么感兴趣了。”
虽然放弃了双学位的学习,但是王明并没有感到后悔。相反,他很感激自己拥有了那段经历,那段经历让他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学什么。
采访中,很多选择双学位的学生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大三男生吴希(化名)就是如此。三个月左右的学习之后,他就放弃了双学位的课程。在院学生会工作的吴希自选修双学位以来,经历过一整个没有时间吃午饭的“恐怖周”。吴希回忆,那一周他需要组织院学生会的多项活动,每天晚上都熬夜制作表格到凌晨一点。“由于选修了双学位,我连周末也不能休息,这样算下来,我并没有可以让自己得到休整的时间,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
李毅涛是2017级辅修工商管理双学位的学生,第一学期的课程上到一半,他就选择了退课。对他而言,双学位的学习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压力。“不是因为觉得累才退课的“,李毅涛说:“主要是太占用时间了。”李毅涛在湖北大学社团联合会工作,工作任务常与双学位的课程冲突,他不得不经常请假。“之前招新的时候我们周末要去阳逻,这样就没办法上双学位的课。”李毅涛表示,像这样的冲突还有很多,权衡之下,他只好选择放弃双学位。
数据反映,时间问题是学生们放弃双学位学习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放弃的学生除了自己专业课的学习,还加入了不少社团和组织活动,双学位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坚持:想要收获,要先付出
2017级播音主持专业的汪钟睿辅修了历史学的双学位。作为一名课程较多专业的学生,他却对自己的双学位之路信心十足。
除了每周10节专业课,院学联会的工作,他时不时还要参与组织学校和学院的各类活动。“我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练声,选修课老师布置的任务我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汪钟睿说,在组织“琴园好声音”活动期间,他一边在工作现场递道具,一边用手机查阅历史专业的资料。“自己选择的,咬咬牙,坚持坚持就好了!”
张谦是2017级葡萄牙语专业的学生,正在辅修工商管理专业。辅修的过程中他也有过一段时间的挣扎。“也有过不想学的时候,”他表示,“即使有兴趣也还是会觉得有点累,每天都要七点钟起床,赖床变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本学期是2017级学生辅修双学位的第一学期,张谦所在的工商管理辅修班有很多人都陆续退课。退课的学生大多都是本身对辅修的专业不太感兴趣,增加的课程也让他们感到非常疲惫。“看他们退课的时候我也有过动摇的念头,但是既然选择了,我还是会坚持下去。”张谦说。
张谦希望自己将来能在华为公司的巴西分部工作,“巴西那里是说葡萄牙语的,和我的专业非常契合。”大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华为公司的招聘信息。他们招的多是管理类的岗位,这便成为他选择工商管理双学位的契机。为了将来的规划能够实现,他表示自己会努力把双学位坚持下去。“我们专业的学生,很多学生在大三的时候都会出国。出国以后我的双学位还是会坚持,自学或者大四再继续辅修。”
收获:双学位,助我考上研究生
吴婧靓是湖北大学2011届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因为对新闻感兴趣,她在校期间辅修了新闻传播学的双学位,并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
谈到修双学位的时光,吴婧靓表示,虽然并不轻松,但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收获满满的快乐远远大于周末早起上课的辛苦。双学位的课程基本上占用了整个周末的时间,平时她还要学习自己本专业的课程,但是出于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热爱和浓厚兴趣,吴婧靓并没有感到损失了什么。“我通过双学位的学习,增长了视野,吸收了知识,这和别人周末在家里或外面娱乐所获得的快感其实是一样的。”
吴婧靓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辅修双学位。大三上学期她准备以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为目标准备考研。2月份,备考迫在眉睫。她通过课堂上老师的介绍和自己私下搜集到的资料,对武汉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有了向往,打算“先努力试试”。
大三下学期到大四考研的这段时间里,吴婧靓一直在为自己梦想的新闻学府努力。双学位的学习让她比普通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有了更大的优势,基础的专业知识她基本都已掌握,备考也比普通跨考的学生轻松很多。
吴婧靓坦言,除了考研的优势,双学位带给她更多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也让她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收获快乐。“修双学位让我的视野、关注点都丰富了很多。也许别人只看自己专业的领域,局限于一种思维,但你看到的是别人没看到的另一片天地。”除此之外,双学位还给她带来了另一个圈子的朋友,她认识到的新朋友与她原本所在专业的朋友平时讨论的事情、看事情的视角都有所不同。
新闻传播学院杨翠芳教授有着多年双学位的授课经验。她谈到,辅修双学位能够扩展个人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是成为交叉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她的学生当中,有不少学生通过选修双学位成功跨专业考研或成为行业骨干。
但在实际教学中,杨翠芳也发现,很多学生报考双学位有跟风倾向。因为盲目选择双学位,有些学生的时间、精力跟不上,被迫终止学习。不仅浪费物质、精力,没能成功获得第二学位,还影响了本专业的学习,得不偿失。她建议,学生应该量体裁衣,在充分考量了自身条件、兴趣等因素后,再做出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