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记者节特别报道】从这里出发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团 何宇涵 庄稼 编辑:陈杰 时间:2018-11-14 字号: 【大】 【中】 【小】

11月8日,是中国第19个记者节。何为记者?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宇宙不重启,记者不休息。同样,作为校园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学生记者的工作日与休息日也没有明确的界限。风里雨里节日里,学生记者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他们用笔尖和镜头记录琴园风光,见证学校发展。

记者节如期而至,你可曾想过:毕业后,曾经的学生记者都去了哪里?是报社?电视台?新媒体平台?还是非传媒类行业?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聆听属于他们的故事……

E23B

刘志成:扎根传统纸媒

在互联网新媒介时代,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播介质和传播渠道的壁垒。纸媒既有的传播中心地位和内容生产主体地位旁落,“纸媒已死”的呼声越来越高。从《环球军事》到《北京晨报》,仅今年就至少有12家报纸停刊休刊。但每年仍有不少新闻人选择扎根传统纸媒。

2014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刘志成曾是第33届湖北大学记者团记者部的一员,现就职于《长江日报》。他表示:“作为非新闻类专业的学生,我的写稿能力是在记者团一点一滴磨砺出来的。如果不是在记者团学会了新闻采写,我可能找不到现在的工作。”

在记者团时,他曾为了一篇题为“八戏曲名家同讲一门选修课”的稿件,专门去“蹭课”。因为采访对象周丽玲的工作繁忙,所以刘志成和搭档都是在老师课堂前后插空采访的。“为了采访她,我们跟着她上了好几节课。”刘志成笑着说。

走上工作岗位后,最让刘志成感到欣慰的是一篇名为“这个路口,走了五年从来不担心”的稿件。回忆起这篇稿件,他还记得那天一大早来到路口数过往的行人和车辆,仔细观察“斑马线礼让行人”现象。他介绍到:

“当时琴园小区和二期学生公寓之间那条路还没有路名,经我们报道之后被命名为秦简路。现在路边不仅多了一排树,路中间也多了护栏。”

谈及现在纸媒的发展形势,他说:“我对纸媒还是充满了期待,因为它的存在是具有新闻价值和意义的。无论纸媒有没有没落,它输出的内容还是值得文字工作者去研读。”

9A6B

胡弘智:玩转新媒体

据《2017年中国新媒体行业全景报告》显示,53.9%的网民以手机、电脑等互联网媒介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占比为31.1%,报纸杂志类传统纸媒仅占一成左右。凭借即时性、海量性和丰富性等特点,新媒体成为学生记者就业选择的重要方向。

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胡弘智目前在新京报“我们”视频板块担任运营编辑。面对突发新闻,如何联系到拍客并协调回传核心画面是她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比如今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二桥公交车坠江”事件,在事发早上十点到晚上九点这11个小时里,胡弘智及团队就需要找到拍客去协助拍摄。她表示:“如何找到拍客,如何解除拍客的顾虑,这期间的沟通与协调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是我的工作要求。”

更多的时候,她会在网上监控新闻线索,在评论区“爬楼”,在地图上挨个搜索事发地附近商家的电话。在微博私信报料人拒绝接受采访等情况下,坚持是她唯一的办法。长期接触各种新闻会让她偶尔产生“审美疲劳”,不过她强调:“好的新闻是永远不会少的,我们需要对所见所闻多一份追问。”

胡弘智坦言,走新媒体这条路很困难,“喜欢”是让她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回想到在记者团的日子,她说:“在记者团每周开例会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商量选题,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很有意思。”胡弘智还表示,她在记者团收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认真负责的指导老师。有一次,她去拍摄一个升旗仪式,很早就到达二号体育场。拍摄前,记者团老师指导她怎么拍摄画面,如何拍摄观众表情等等。她感慨:“记者团不光是我梦想生根发芽的地方,更是让我褪去稚气,变得更加专业的地方。”

A34C

朱莹:纵观社会舆情

互联网技术所具有的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等特征,使其能更快、更直接地反映出社情民意,它锻造了一个全新的舆情传播机制。舆情分析是根据特定问题的需要,对针对这个问题的舆情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和分析研究,并得到相关结论的过程。舆情分析师需要针对一个具体的事件,分析网民及媒体的动态以及舆情风险。

2014级新闻学专业的朱莹是一名舆情分析师,现就职于清博大数据舆情研究院,主攻政务舆情。在这个纵观全局的岗位上,朱莹强调最大的挑战是所从事领域的专业性和时间的紧迫性,她说:“突发事件很多,所以我们对时间的要求很严格。”

今年四月的“厦大学生‘洁洁良’发表辱华言论”事件便是一例。该事件是周末突发的,朱莹被安排上午收集梳理媒体和网民的相关观点,下午要交稿。在时间紧迫、观点繁多的情况下,朱莹与同事临时加班,完成分工并统筹修改。面对工作的严要求,她说:“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而且这个职业也让我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增强对当前国内外局势的了解等。”

做学生记者时,湖北大学青年传媒中心和“玩转湖大”的经历,对朱莹后来的职业选择产生了一定影响。

她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指导下完成的以“晨跑”为主题的稿件。“第一次写人物稿,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实际采访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一些突发问题。不过采访结束后发现灵活应变可以挖掘更多信息。”现在的朱莹处理起工作上的突发状况也得心应手。

朱莹表示,对新闻行业不要有太多粉丝滤镜,要保持平常心,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她强调:“我们要对自己的稿件负责,做一个诚恳的新闻人。大学期间要学好理论,但不要局限于本专业。此外,多尝试不同的风格,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

B321

叶妞:记者团助力成长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生记者毕业后选择去往非传媒类行业。2014级新闻学专业的叶妞便是如此,她毕业后没有投身于传媒类行业,而是从事行政工作。

在做学生记者期间,叶妞也遇到过大量“硬骨头”。叶妞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爱天使团队打造志愿服务新样板”的稿件。“这个团队的人员配置非常复杂,我写了整整一个月,写完之后还要和指导老师商量、反复打磨,修改了近20遍才发出来。”叶妞说:“不过稿件最后登上了《中国教育报》,我觉得当初的痛苦都很值得。”

毕业后,她选择到青岛的一家投资开发公司做行政工作。“虽然我没有从事媒体工作,但是当初记者团的积累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面试时,考官问了她很多关于记者团的问题。凭借出色的写作和摄影能力,叶妞以面试第一的成绩进了公司。她说:“我现在的工作也需要写会议纪要,在这方面,我上手比别的新同事会快很多,这都离不开之前在记者团的扎实功底。”

除了写作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的锻炼也是记者团对她的帮助之一。据叶妞介绍,工作之后她曾负责过一个国际院士论坛的接待工作。“我一个人都不认识,但是我需要快速地和他们熟悉,去开展自己的工作。这就和当时在记者团需要采访陌生人一样。不得不说,与人交往的能力的确是我的优势。”

“不管以后做什么工作,现在一定要把基本功打扎实。你的写作或者摄影能力都有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为你加分。”她表示,学生记者应该在大学期间多出作品,多通过实践锻炼自己。

最新阅读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