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湖北大学进入地铁时代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团 魏旭平 庄稼 聂雨涵 涂文敏 张伊倩 泽仁曲珍 编辑:陈杰 时间:2018-10-17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卡,完毕……10月1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学科教学(生物)专业的研究生江祚麒朋友圈里,4张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的图片引来不少人点赞。

就在他发朋友圈的前20分钟,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开始试运营,经历了4年多围挡堵门、停水停电等不便之后,湖大人终于等到了地铁开通。作为一所雄踞武汉市城区内环的高校,湖北大学的区位优势在地铁开通后再一次得到提升。正因如此,地铁七号线从规划建设起就颇受瞩目。

开通前1小时 站口已有10余人等候

根据武汉地铁集团发布的消息,地铁7号线一期于10月1日上午9点试运营。

当天早上8点,湖北大学站的D、E进站口大门开启,车站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开通前最后的准备工作。虽然还不能进站,但门口已经聚集数十名前来见证地铁开通的乘客。

8点50分左右,站口保安得到指令,开始放行。百余名乘客从4个进站口鱼贯而入。

江祚麒本科就读于湖北工业大学,地铁7号线串起了自己就读的两所学校。得知开通的消息,江祚麒早就盘算着要当“第一”。为了抢到第一个进站的位置,他放弃乘坐电梯,直接采用楼梯跑步进站,安检、刷卡,一气呵成,如愿以偿成为地铁运营后湖北大学站迎来的第一位乘客。在他身后,许多等待已久的湖大师生也依次进站,体验地铁七号线的头班车。

 

站厅内,校志协10名学生志愿者分布在站口、售票机、安检和刷卡口,为乘客提供问询和引导服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志愿者陈凯歌介绍,当天在三阳路站还有另外10名湖大志愿者在为乘客提供帮助。开通前,20名湖大志愿者接受了地铁集团方面的培训,详细了解了地铁运营线路、运营时间、换乘情况和所站岗位工作可能遇到乘客发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认真学习了地铁志愿者工作守则以及工作礼貌用语。

8点55分,在响亮的语音播报声中,双向两个站台的第一列“凤凰橙”列车稳稳靠站、开门,乘客们排队进入整洁的车厢内。

图片 记者团 甘梦婷 刘淑仪

9点整,地铁门关闭,列车缓缓驶出站台。车厢内,志愿者专门发放了免费的报纸,供大家阅读。

9点20分,江祚麒就到了达湖工大站,这让他颇感意外。“湖工大地处南湖,以前回母校都要一个多小时,还经常遇到堵车。”江祚麒说。

“换乘王”助湖大人扩展出行半径

根据规划,7号线分三期完成,起于黄陂广场,止于江夏的青龙山地铁小镇,共设站37座,全长约88公里。目前开通的第一期,全部为地下线,共设站19座,北起园博园北站,穿越长江止于野芷湖站,途径武汉市的东西湖区、硚口区、江汉区、江岸区、武昌区和洪山区,线路全长30.85公里。7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达321亿余元,是武汉投资最高的市政交通项目,也是武汉首条8A编组地铁。

7号线一期列车选用A型 “凤凰橙”列车,车辆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每小时,是武汉目前最快的地铁列车。该列车可实现无人驾驶,但是目前仍然采用每列车辆配备一名驾驶员,选用自动驾驶模式行驶。

地铁7号线的穿江隧道,采用公铁合一的方式建设。隧道内,下面走地铁,上面走汽车,是整个工程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施工点。根据设计方案,地铁7号线一期越江隧道直径达15.2米,是地铁2号线隧道直径的两倍多,是世界上首条公铁合建隧道,也是国内直径最大的江底隧道。正因如此,原本计划于2017年底开通的地铁,不得不延期10个月。

在7号线的19个站中,共有7个艺术站台。在湖北大学站,目前共设置了4个出站口,A口位于学校四号楼对面,B口位于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校门口,E口、D口位于学校正门和西门。

因为可以换乘当前武汉开通的所有地铁线路,7号线被称为“换乘之王”,湖大人出行可以地铁走遍武汉三镇。根据记者实地探访,7号线27分钟到园博园,10分钟到武昌火车站,21分钟到野芷湖,从汉口北端到江夏野芷湖全程不超过50分钟。

这样的便利,让教育学院教授杨兵深感激动。家住汉口常青花园的他以前最快捷的上班方式是开车,每天的交通拥堵让他苦不堪言。 7号线开通后,杨兵决定重新规划出行方案,转乘地铁上下班,转乘一次,40分钟就能准时到达学校,再也不用担心堵车。除了便捷,地铁出行让他每个月还能节省千元汽油费和路桥费。

杨兵说,随着地铁的开通,湖大人出行的交通便利程度又提升一个档次。学校东西两向,两条长江大桥和两条过江隧道直通汉阳和汉口的江汉路,公交车6站路到达司门口,步行就能抵达徐东商圈,晚上遛弯都能遛到楚河汉街,如今,到街道口、光谷商圈也都有了地铁直达。除此以外,武汉三大火车站、机场,都能通过地铁快速抵达。

曾经历停水停电阵痛 如今潇洒走江城

2013年12月28日,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直到2018年10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整个修建过程历时近五年。2014年7月,湖北大学站开建,周边开始拆迁。

作为本科和研究生都在湖大就读的学生,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法学专业研究生介若楠见证了地铁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也见证了湖大校门口的变迁。

在地铁开建之前,学校西门有一条人行天桥,串起了湖北大学与学院路。彼时,学院路是湖大学子们的美食和购物天堂,类似于现在的后街和夜市。化学化工学院2013级应用化学专业校友徐潇说,以前的西街是他和同学们每天光顾的地方。“那里有一家特别有名的水饺店,湖大人差不多都光顾过。”徐潇回忆。

为了修建地铁,湖北大学天桥成了首先被拆掉的地标建筑,学院路也经过了翻新整修,4号教学楼前的大片杉树林也被移走。此后的几年中,学校门口被工地围挡包围,公交站四易其址,堵车成了常事。因为地铁施工,停水停电也成了常事。介若楠说,学校因此被很多学生戏称为“湖北停水停电大学”。

尽管毕业时没有赶上地铁开通,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4级通信工程专业的吴峰却参与了7号线的建设。毕业后他进入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负责地铁机房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乘客们能在地铁上打电话、发短信,都与我们的工作有关。”吴峰说,能亲自参与到7号线的建设,他感觉很自豪。(外两篇)

 

 

20名湖大学子组团体验地铁7号线

本网讯(记者团 冯梦洁)“地铁7号线的‘凤凰橙’太漂亮了!”“回校本部更方便了。”9月27日,武汉地铁开通在即,团武汉市委、武汉地铁集团团委、武汉园发公司团委共同主办大学生试乘地铁7号线、免费参观武汉自然博物馆活动。来自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80多名大学生应邀提前试乘,湖北大学商学院共有20名学生在该院团委副书记张丽娜的带领下参与了体验活动。

26日,团市委微信公众号“青春武汉”发出招募令,邀请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一同试乘地铁7号线,并免费参观园博园内的武汉自然博物馆,吸引了大学生踊跃报名。

地铁7号线经过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又穿越巡司河、昙华林等文化片区,在设计上,具有浓郁的历史人文风情。学生们在参观了螃蟹岬、园博园等站后,显得十分激动,“这些站台的设计不仅有地域特色,也很有文化品味,整条线的‘凤凰橙’色调充满了青春活力”。

湖北大学研一新生张明辉特意穿上汉服来参加活动,在人群中十分打眼。张明辉是黄冈人,4年的大学生活,让她看到了武汉的巨大变化,也慢慢体会到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她说:“7号线的螃蟹岬站,有黄鹤楼、国立武汉大学老牌坊等武汉元素,园博园站的文化墙上,还用艺术手法记录了园博园从一个垃圾填埋场变成美丽园林的历程。我越来越喜欢武汉了。”

 

湖小贝团队6下地铁站 地铁推文屡成爆款

本网讯(记者团 邵壮)地铁7号线的建设牵动着湖大人的心,地铁建设的四年多时间里,为了满足广大师生对地铁建设进度的信息需求,湖北大学记者团新媒体团队持续关注,先后6次进入到湖北大学地铁站拍摄采访,获取第一手信息在学校新媒体平台发布,大多都成爆款推文。

从2017年开始,湖北大学官方微信先后围绕地铁站雏形初具、内部装修、公交站配套、开通时间、试运行、开通盛况等主题,多达20人次的报道团队共拍摄了五百多张图片,及时推出9条精美图文。截止发稿时,共计获得135240次点击、7325次点赞,篇均点击量和点赞量分别超过1.5万次、810次,创造了同一选题发布次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记录。

地铁开通前夕,团队与武汉地铁集团联系,提前进入地铁站探访。开通当天,记者团派出6人报道团队,登上首趟从湖大站发出的地铁,进行体验采访。新媒体平台同步发布地铁七号线开通的现场图文,赢得了广大粉丝的好评。

最新阅读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