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经历人间炼狱,也要坚决服从命令,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渡过湘江!”这是电影《血战湘江》中红军战士们铿锵有力、用生命写下的誓言。
20日上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而制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血战湘江》到湖大巡映。该片主创一行与师生共同观看影片,热烈互动。
影片还原:
全景再现红军长征壮烈一幕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与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联合摄制,八一电影制片厂与长江电影集团等联合出品。7600余人次兵力、3.5万余人次群众,2吨多炸药、83吨油料,《血战湘江》全景式再现了红军长征史上的壮烈一幕——湘江血战。
82年前的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5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湘江惨败直接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重新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血战湘江》正是选取了此次战役的七天七夜,以气势宏大、鲜明生动的电影语言,让红军长征史上最悲壮的一幕得以全景式艺术再现。影片非常有震撼力、有血性,大量战争场景真实惨烈,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突出了红军将士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党的坚定信念。
曾执导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和热播电视剧《海棠依旧》的女导演陈力首次执导战争片,表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王霙、保剑锋、徐箭、董勇、孙维民、耿乐、张一山、王大治等人主演。
与以往战争片不同的是,此部影片无一3D镜头,演员们全部真实拍摄,影片情节中矛盾冲突明显,场景变换扣人心弦。
观影现场:
潸然泪下互动热烈
近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现场师生全情投入,随着剧情发展时而潸然泪下,时而掌声不断。
影片结束后,现场爆发出长久的掌声,向历史致敬,向电影和主创们致敬。
“真实,才能令人动容。”互动环节,电影导演陈力说,尊重历史、严肃创作是影片主创们的共同理念。“片中毛泽东带领第二纵队,扛着大量铁制辎重行军。这些道具都很重,为了真实再现历史,军人和群众演员常常要扛着沉重的道具奔走几公里。”

观影现场,影片主创与师生们热烈互动
影片中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王霙说,自己演了近60次毛主席,这一次是最特别的、导演抠戏抠得最认真的,这也保证了一个接地气、有血有肉有激情的角色呈现。
大学生们表示,他们中许多人都是第一次深入了解这段悲壮历史,电影中的情节时而令他们流泪,时而让他们禁不住热烈鼓掌。大段沉重的情节、惨烈的场面让很多学生感叹“内心非常压抑”,但同时,革命先烈们所展现出的勇敢、顽强、坚定,以及他们为了大局义无反顾做出的牺牲,也让大家审视自己如今拥有的幸福生活,对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湖北大学学生文化素质高,提出的问题也很好。我们选择在高校进行巡映礼,主要就是为了与大学生在心灵上对接。很高兴今天我们能与湖北大学结下缘分。”八一制片厂常委、生产部主任李天印在结尾的讲话中提到。“争取以后拍校园戏,可以直接到湖大来。”陈力补充道。
师生反响:
“这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或许一开始我是为了看看电影里的张一山和保剑锋,但到最后我记住的是李天佑和陈树湘。”一位观影学生在《血战湘江》放映结束后真情实感地说。在商业大片、热门IP充斥影视行业的当下,一部严肃甚至有些沉重的历史题材作品似乎并不是年轻观众的观影首选。“但当我们真正走近这部《血战湘江》,直观感受到电影中所呈现出的震撼史实之后,大家都深受触动”。

大学生与电影中毛泽东扮演者王霙合影留念
“我看到有几个女生从头哭到尾,还向她们递了纸巾。”湖北大学青年教师刘丽说。不少同学都表示,没想到影片中间有这么多泪点,尤其是看到毛主席充满歉意的转身和设想前线战士血战的场面时,就忍不住落泪了。当影片后期演到遵义会议召开时,全场更是爆发出阵阵掌声。“直面长征的惨烈才更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真是把长征精神深深地植进心里了”,观影学生周佳玲说。
红军浴血奋战过湘江、走长征,有坚定的信念支撑和大无畏的精神指引,启发大学生更应珍惜现在的生活,专注学习,潜心读书,提升能力。2014级广告学的向杨说,影片中的很多红军小战士,只有20多岁,和我差不多大,当我置身在这样的场景时,我也会像他们一样,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奉献祖国。
《血战湘江》巡映礼首进校园,就选择了湖大。我校党委书记尚钢在致辞中说,《血战湘江》巡映湖北大学,是加强对高校师生红色教育和思想引领的举措,充分体现了省委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与关心。影片的放映,对于湖大师生深入学习长征历史、深情缅怀长征英雄、深刻理解长征精神,都有着十分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影片告诉我们,没有革命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要实现富国强军的中国梦,仍然需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短评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
□ 吴 珊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年前的苦难与辉煌,长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201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4个“伟大远征”回顾长征的伟大壮举: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电影《血战湘江》,展示了红军长征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湘江战役,中央红军几乎遭遇毁灭性打击,8万人的队伍锐减至3万人,左倾教条主义直接导致中国革命涅槃重生。通过影片对历史的呈现和对细节的刻画,我们看到,无论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袖人物,还是林大哥和他三个儿子等普通战士,抑或是红三军团中全部牺牲的十八团战士,陈树湘率领的为保证红军主力渡过湘江而牺牲的几千名红34师将士……没有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英勇的红军战士们就不可能渡过湘江,不可能纠正错误路线,不可能涅槃重生。
湘江战役中,承担掩护任务的红5军团第34师被阻于湘江东岸,陷入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包围之中。5000多名战士英勇拼杀,浴血奋战,最后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血染湘江。师长陈树湘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敌人企图把他押往长沙邀功。途中,陈树湘用手绞断受伤流出体外的肠子,壮烈牺牲。陈树湘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实现了他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誓言。
理想和信念,激励着红军战士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拼搏,奋勇前行,他们用鲜血与生命成就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80年时光荏苒,长征精神历久弥新。作为当代青年人,我们在为长征故事和长征精神所感动和激励的同时,更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定理想信念,克难奋进,勇往直前,走好我们当前新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