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省政协月度协商座谈会上,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教授发言时表示,省政协抓住旅游交通便利化这个热点协商议政,恰逢其时。他放下讲稿说,材料已经印发,再补充几点想法。马勇说,他刚到厦门参加了全国全域旅游发展论坛。论坛上,各省都在谈全域旅游,其中一个基本共识就是要把旅游交通作为最重要的抓手。因此,我们要抓住从重视景区发展到重视全域发展的机遇,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湖北转型升级、提质进位提...
MBA胜任力模型自1991年我国高校开办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以来,MBA教育作为在职企业管理人员能力发展教育项目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为我国开展其他专业学位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杆。我国开展MBA教育的高校从最早的9所,扩大到目前的236所,省属地方高校已成为中国MBA教育的主力军。从早期对欧美MBA教育模式的复制和模仿,到目前寻求差异化、国际化、本土化和本地化的创新,中国MBA院校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24日、25日,2016年全国多倍体生物育种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举行。期间,86岁高龄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现身武汉,受聘为武汉市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特聘院士,指导该研究所多倍体系列特色水稻育种研发。多倍体作为一种水稻育种新途径,解决了水稻结实率以及遗传稳定性的问题。袁隆平院士表示,将与武汉的专家团队共同努力,计划4年之内,实现超级稻每公顷产量17吨。据武汉市农科院院长吴大志介绍,该院作...
历经30年探索,许多共识性成果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就是要着力解决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学校体育的本质是增强学生体质,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全国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表明,学生体质差依然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而锻炼不足是最主要原因。湖北大学把创新驱动作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一、从理论创新驱...
昨天,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在黄陂武湖武汉市农科院北部园区正式挂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莅汉受聘为入站院士。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将主要指导武汉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进行主要农作物尤其是多倍体水稻的育种和研发推广,为该所提供科技咨询、人才培养等。何为多倍体水稻?多倍体指的是个体细胞中含有3套或3套以上的染色体。目前普遍种植的水稻,包括超级杂交水稻,都是...
金秋,收获的季节。昨日,袁隆平院士、谢华安院士、朱英国院士,以及全国100余位水稻育种专家,共聚湖北大学,研讨多倍体生物育种技术。由湖北大学、武汉农科院主办的这次研讨会,围绕“多倍体生物育种与创新”主题,聚焦植物远缘杂交和多倍体生物育种最新成果,探讨水稻育种的前沿方向和应用前景,为武汉“中国种都”建设出谋划策。多倍体水稻未来可期通俗地解释,多倍体水稻,是在杂交水稻(二倍体)基础上,通过增加基因的...
湖北大学、武汉市农科院13日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6年全国多倍体生物育种学术研讨会将于9月24日、25日在湖北大学图书馆思睿厅举行。本次论坛由湖北大学、武汉市农科院主办,武汉市农业委员会协办,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大学生命科学院、武汉市农科院作物所承办,武汉农学会、武汉市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机构给予论坛大力支持。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多倍体生物育种与创新”,聚焦植物远缘杂交和多倍体育种领域原创...
全国首个多倍体水稻育种技术在武汉研发成功,这项技术将使现有水稻亩产提高20%,还将使大米蛋白质含量提高30%,3年内这种“超级大米”将走向市民餐桌。与转基因技术不同,多倍体水稻的生物安全性好,它是水稻基因组的加倍和重组,不涉及生物安全性评价风险。多倍体水稻将是继袁隆平院士多年培育的“超级稻”之后,又一具有突破性的“水稻革命”。对此,袁隆平称:“水稻今后要取得大幅度增产突破,多倍体水稻的应用前景十分广...
人民网武汉9月25日电 (周雯)9月24日,2016年全国多倍体生物育种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举行,袁隆平、谢华安、朱英国院士等出席论坛,共话“多倍体生物育种与创新”。目前,武汉专家团队在多倍体水稻育种的重大突破引关注,专家纷纷指出,多倍体水稻将是继袁隆平院士的“超级稻”后,又一具有原创性的育种技术新途径,为21世纪人类解决世纪粮食危机提供新思路。“世界人口将从2011年的70亿增加到2050年的92亿,意味着粮食需要增...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