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菁菁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菁菁校园 > 正文

湖大“女排精神”:三场逆转,夺得全国乒乓球赛冠军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团 许若谷 袁聆彬 编辑:史健桥 时间:2019-12-01 字号: 【大】 【中】 【小】

第24届中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体育学院学生李书睿和历史文化学院学生袁婉丽代表湖北大学参加高水平组女子乒乓球双打比赛。从1/4决赛到半决赛再到决赛,在三场比赛分别以0比2、1比2、0比2落后的情况下,二人连续实现三场逆转,最终获得本届锦标赛高水平组女子乒乓球双打冠军。

▲左三为李书睿,左四为袁婉丽

调整心态完成三场逆转

女子双打决赛上,湖北大学队总比分0比2落后,再输一大分意味着她们将与冠军失之交臂。李书睿一次力度过大的击球,湖北大学队又丢了一小分。“这个球不用发力这么大,后面有我呢。”袁婉丽拍着队友李书睿的肩膀说。在0比2落后的情况下,她们放低重心,继续耐心寻找破解对手战术的方法。凭借战术转变,加快出手节奏,她们成功将分数一分一分往回追。最终,湖北大学队连扳3局,以大分3:2逆转中国石油大学队,成功翻盘夺得冠军。

让二人印象深刻的是1/4决赛,当时她们大分0比2落后,单节小分3比6落后,意味着再输五个球,本届比赛到此为止。再加上“最低拿到前三名”的要求,二人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包袱,开始出现失误。湖北大学队教练周溆及时叫暂停,她们终于得以暂时放松一直紧绷的神经,周溆对二人说:“不要担心结果,放开去打。”她们利用这个空档商量战术,再加上教练如“定心丸”一般的话,回到赛场上后,二人开始转变战术,变化进攻节奏,积极抢攻,改变球旋转的方式,变换球的落地位置。在决胜局,面对对手的拉球,袁婉丽直接反打回去,杀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湖北大学队再获一分, “啊!” 李书睿一声呐喊。“每当赢下高质量的多回合球后,自信就会水涨船高,当时特别想赢,就情不自禁喊出来了。”李书睿笑道。

“只要比赛还没尘埃落定,我就不认为我可能会输。”李书睿说,很多人甚至是运动员都会陷入这样的误区,落后时担心自己会输,却没有想应如何翻盘赢得比赛。就算在决赛上,面对对手再赢一局就取胜的局面,二人也没有急躁,而是更加冷静地寻找制敌之术,积极地面对问题,主动找解决方法。袁婉丽回忆,当时自己在比赛中并没有太大的压力,“比赛过程打好了,结果自然就是好的,如果将关注点过多的放在结果上,就会分散比赛时的注意力,最终影响发挥。”

从一面之缘到朝夕相伴

李书睿和袁婉丽从小学开始进入专业队训练,从小走南闯北,在湖大校队成为队友前,二人曾在河北省正定国家训练基地有过一面之缘。从专业队退役后,二人先后来到湖北大学。袁婉丽进入湖北大学后,湖大校队高水平组女子乒乓球只有她与李书睿两名队员,备战锦标赛期间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就是长达7个小时的训练。二人每天一起训练,一起吃饭,关系渐渐密切起来,一面之缘从此变成朝夕相伴。

▲图为李书睿

乒乓球双打规则要求一人一板,轮流拍球,对二人在转换跑位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备赛期间以正反手挥拍、跑位训练等基础训练为主,每天6到7个小时的训练大多都在练习挥拍与跑位,“训练枯燥到自我怀疑”这是两人最开始对集训的评价。但就是在日复一日地挥拍、跑位中,她们渐渐开始发现量变带来质变的乐趣。怎么发球更有威胁,怎么搓球能让球旋转,让落点变得更大,观察并感受每一次调整挥拍带来的不同效果,当挥拍带来理想中的效果时,乐趣就来了。

▲图为袁婉丽

除了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李书睿和袁婉丽还需要参加湖北省乒乓球大赛湖北省乒乓球联赛、全国大学生乒乓球联赛、湖北省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三个赛事。人员有限,赛事的安排又很密集,“以赛代练”成了她们无奈的选择。相较日常训练,比赛对运动员的心态锻炼更有效果,“打过太多的比赛,每一场比赛对后面的比赛都有帮助。”李书睿回忆,几乎每次出去打比赛,身边除了教练就只有彼此,缺少其他队友的加油打气,她们锻炼出了更强大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更加默契,关系更加紧密。

“她的性格偏活泼,我比较沉静。”李书睿这样形容她们二人的性格。性格互补的她们,一起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经历一年的磨合后变得默契十足。“我觉得和她一起打双打时,我可以发挥出比单打更好的水平。”李书睿说。

最新阅读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