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湖大要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湖大要闻 > 正文

《经济日报》聚焦湖北大学宜都产业技术研究院

来源:湖北大学融媒体中心 作者: 编辑:党宣 时间:2025-01-11 字号: 【大】 【中】 【小】

1月11日,《经济日报》刊发整版报道《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关注全国多地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让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挥作用。其中,以《科研“外脑”提供支持》为题,聚焦湖北大学宜都产业技术研究院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原文如下:

科研“外脑”提供支持

本报记者 董庆森 柳 洁

走进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湖北大学江叔芳教授与宜化集团研发部门实验室负责人覃继磊正在讨论脱膜剂产品改良。“一年前,脱膜剂产品在国内还属于新兴事物,我们担心研发和应用脱节。随着产业技术研究院功能逐渐发挥,我们联手楚星公司、宜化集团共同攻关,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江叔芳说。

江叔芳提到的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名为湖北大学宜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主要围绕宜都主导产业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帮助企业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支撑宜都蓬勃发展的,正是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宜都市科技局局长沈锡阳表示,政府通过搭建平台,解决了供需错位,让科研资源用在刀刃上,“主导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就是要打造‘外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宜都造’产品的科技含量”。

“科研成果的最终归宿应该在生产线上,有技术更要去应用。”湖北大学宜都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军说,宜都既聚集了行业优势企业,又有中试平台,雄厚的产业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片热土。

目前,该研究院已邀请专家教授团队500余人次到宜都开展调研,走访企业105家,收集企业技术需求55项。根据企业需求,研究院引入6个研发团队开展科研攻关,签订技术合作项目21项,全面合作协议6项,有多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预计为合作企业新增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研究院成立后,宜都出台了人才新政、人才贷、科创贷等政策,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企业单点突破后更要串“珠”成链。宜都市市长夏明海告诉记者,研究院的重要性不仅在解决企业需求上,更要促进产业发展。研究院深入企业,不仅是在找项目,也是在塑造产业链。研究院成立以来,其已为多家企业量身定制了产业链报告,帮助企业明晰产业发展阶段及未来前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做强产业优势。为进一步培育宜都新质生产力,研究院还依托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等为宜都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研发保障。

“宜都的化工、医药基础雄厚,有多家大型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产业优势显著。打通解决需求、研发、测试、中试到产品市场化、商业化的全链条大有可为。”姜军说。

数据显示,宜都市近年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2022年8月,宜都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型县市,2024年度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75位。宜都先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7家,湖北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创新物种企业25家。

原文链接:https://proapi.jingjiribao.cn/readnews.html?id=318827

审稿:刘怀元)

最新阅读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