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菁菁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菁菁校园 > 正文

体验百味生活 培养创业意识

走出象牙塔 湖大学生摆摊当老板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团 冯佩瑶 娄新雅 编辑:鲜文涛 时间:2020-08-27 字号: 【大】 【中】 【小】

“来,看一下有没有喜欢的饰品,玩偶30元一个,钩针发卡15元两个,都是纯手工制作!”7月3日,湖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大一学生钱千东正卖力地吆喝着自己摊位上的商品。从支架到摆货,不过5分钟时间,小生意就开张了。

为助力疫情之后城市尽快恢复活力,全国各地近期都在鼓励开展“外摆市集”。今年全国两会提出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为大学生摆摊当“老板”提供了契机。从中嗅到了商机的钱千东,开始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

像钱千东这样摆摊做生意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近日,记者针对大学生摆摊现象发布网络调查问卷,对204位湖北大学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8.82%的学生有摆摊的经历或想法,83.33%受访学生认为大学生摆摊能够培养创业意识,积累生活经验,62.75%受访学生对大学生摆摊持支持态度,认为值得尝试。

当上老板,酸甜苦辣齐品味

钩针发卡、小黄人玩偶、杯垫……一件件精致的织品整齐陈列在摊位上,引来不少路人驻足,这些织品都是由“老板”钱千东亲手缝制的。疫情期间,钱千东利用宅家的空闲时间学习钩针编织。随着针织技艺的提升,家里的织品也越来越多,她便萌生了摆摊的想法。

从前期对摆摊地点的人流量调查到后期的置办桌椅、连夜赶制钩针织品,前后花费了5天时间,钱千东如愿当上了“小老板”。

7月3日,钱千东摆摊的第一天就迎来了开门红,不到5分钟就卖出了近100元的商品。渐渐地,摊位前的顾客越来越多,还有不少顾客加了她的微信,线上定制钩针饰品。到目前为止,她只出了4次摊,就已经有了将近900元盈利。

“美女,选粉色的发卡吧,比较衬你肤色。”晚上9点,湖北麻城一家广场前,编辑出版学专业大一学生朱喆正忙着给顾客试戴头饰。她坦言,摆摊本是觉得“好玩儿”,在家“憋坏了”。不过真正当起老板来,她可一点也不含糊。找摊位、买架子、找货源、定价……目前,朱喆的生意慢慢走向正轨,前不久刚实现了收入正增长。

与钱千东和朱喆不同,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学生安昶霖是带着任务来摆摊的。前不久他带队报名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题定为了“地摊经济”,想借助摆摊的契机来积累实践素材。但在摆摊的十多天里,主打产品芋圆却一直处于滞销状态。这让安昶霖一筹莫展,最近他准备转变思路,用其他商品的盈利填补芋圆的亏损。

大学生对摆摊的热情并非说说而已,调查中,22.55%的受访学生有过摆摊经历,售卖的商品以饰品和玩具为主;36.27%的受访学生表示有过摆摊的想法,但由于场地和时间等限制而未付诸实践。

挑战重重,总结方法挣经验

“好几次因为下雨没有出摊,出摊了也总担心下雨。”虽然生意红火,但钱千东告诉记者,最近阴雨连绵的天气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让朱喆更加困扰的是饰品的销售情况。刚开始摆摊时,她的生意并不景气,有时一天只能卖几十元钱,但她并没有气馁,先是更换了一批流行款式,并在抖音上发视频进行宣传。为了帮顾客推荐合适的饰品,她还特意学习了针对不同人群的搭配技巧。父母也为女儿的生意“操碎了心”,不仅为她提供资金支持,还轮流来陪她摆摊,这给了朱喆很大的动力。

安昶霖的摆摊经历则是一波三折。由于当地对不同片区的摆摊管理规划不同,城管会来进行约束,安昶霖只好开启“游击战”模式,前后转换了三次地点,最终在社区的花园里落了脚。摆摊十多天时间里,他只有一百多元进账,最近遇上芋圆销售不利的状况,甚至面临赔本的风险。

摆地摊虽然容易起家,要实现长久盈利却不容易,61.67%的学生认为自己难以承受亏损的风险。在有过摆摊经历的学生中,43.48%的学生表示摆摊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产品滞销,其次是天气原因阻碍摆摊进程(34.78%),觉得风吹日晒太辛苦(30.48%),不擅长表达,无法大方地与顾客交流(26.09%)以及城管的管束(21.74%)。

收获不一,摆摊为创业铺路

忍受风吹日晒,在街头巷尾大声吆喝,只能换取微薄的收入,在部分人看来,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生意似乎并不值当。调查显示,超七成大学生摆摊的收入在一千元以下。受访者小曾就对大学生摆摊行为持否定态度,她觉得现在兴起的摆摊热只是跟风凑热闹,不如做家教或者找实习来得有用。

但在大部分人看来,经济收益并不是大学生摆摊所考虑的首要因素,摆摊是对他们创业的一次“试水”和历练。将摆摊作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践项目的安昶霖说,这次摆摊的经历让他走出了象牙塔,真正接触到了市场和社会。从进货、卖货时做的调研,到地摊点的选择,进货前的成本核算,进货的质量、价格、渠道的把关,以及怎样与对手竞争同时保证利润,这些都是他在摆摊中积累的创业经验。

“原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销量,还结识了很多同好。”钱千东笑着说,她最大的收获是作品被喜欢的成就感。

已经摆摊近一个月的朱喆说,摆摊的经历让一向腼腆的她变得更加自信。“一开始也会有些抹不开面儿,但现在我已经能大声吆喝了。”

在采访中,超八成的学生认为,摆摊的好处在于“培养创业意识,积累实践经验”和“提前体验社会,丰富生活”,他们在摆地摊的过程中,学习到不少和不同人打交道的方法,体验了赚钱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这些在校园里是学不到的。

尽管学生们对摆摊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62.75%的受访学生表示在考虑周全、保证安全且投资不大的前提下可以尝试摆摊。同时,对摆摊是在跟风的质疑仍然存在,仅有19.61%的学生认为摆摊会成为社会新风尚。

对此,湖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徐俊武表示,可以把摆摊作为体验生活、感受市场经济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丰富大学生活,增加对社会和经济的了解。但是作为大学生,要更深次思考地摊经济产生的背景、原因、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性,结合自身专业或特长寻找学习的突破口,认识个人实现社会价值的最优途径。不主张舍本逐末,放弃学业而过早进入社会。

最新阅读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