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36届楚才写作大会暨“学习强国”主题征文活动评奖结果揭晓,柯松宁、钱静怡、韩炜3名湖大学子突出重围,荣获大学组特等奖。
“疫情期间,我在老家湖北十堰生活,目睹了村民抢购物资的场景,也听闻了很多村民关于疫情的谈论。”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柯松宁说,当时他就把这些话默默记在了心里,“一颗心,三观情”也成为他参赛作品《新冠之变》的核心。
2020年4月,柯松宁去工作单位实习,同事间的一些交流为他的写作埋下了“种子”。他把自己当做《新冠之变》的主人公“我”,文中“柳老头”的原型则是他热爱书法的父亲。疫情严重时,柯松宁曾想去做志愿者,但父亲不理解,为此还有过争吵,这些都在他的文章中有所体现。“写作以保持真实为前提,再追求真善美。”
“其实一开始,我是想以城市生活为背景进行写作,但反复斟酌后觉得乡村题材更能‘往深处写’。”为此,柯松宁还被同学笑侃“城府深”。
无独有偶,基层工作的经历同样为韩炜写作《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崛起》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宏大的文章里也要有自己的‘影子’,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
他是2018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初中时曾在大学食堂兼职、做过酒店服务员、凌晨四五点去菜市场批发进货、和朋友摆过路边摊……这些经历让他认清了现实,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艰难,也让他更有底气以一个中国青年的视角真诚、朴实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以小我见大我,把所学的历史知识、平时的思考、我的现实生活与这种宏大叙事结合起来,才能让文章有血有肉。”韩炜说。
与另外两名同学不同,2020级生物科学类本科生钱静怡能够获奖,则有赖于她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一次她和妈妈帮奶奶买衣服,挑中了一款印花的外套,但是奶奶不愿意买,觉得年龄太大穿这么花的衣服不合适。“谁规定六十岁就不能穿花衣服了?”妈妈的一句话启发了她对“年龄焦虑”话题的思考。
在楚才作文竞赛前一天,钱静怡正巧看了咏梅《不要修掉我的皱纹》的演讲。她惊叹于其对年龄和外貌通透坦然的态度,也进一步思考起潜藏心中的关于年龄焦虑的看法。“没有任何人规定六十岁的你不能穿上一条漂亮的碎花裙。”钱静怡说。正因此,她在参赛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命题四“年龄焦虑”,不只是为了劝诫部分焦虑的中年人,也是为了告诫正年轻的自己,“年长不会成为阻碍,年轻也不该当作资本,将当下的自己活得精彩才是我们该有的人生姿态。”
除了日常思考,善于积累是三人共同的“法宝”。韩炜每天利用碎片时间,浏览学院老师创建的读书交流群中的信息,有时会专门空出一段时间静下心读书。“看到一些有价值、有内涵的文字时我经常用备忘录或者截图的形式留存下来。”钱静怡在高中时期养成的阅读积累习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学校发布的征文比赛,我一般都会参加,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柯松宁曾参加21天读书打卡、古诗词打卡活动,保持每周两到三本书的阅读量,目前已经看完10余本古诗词全集,书上推荐的作品也在有针对性地阅读,这为他的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写作是我选择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初衷,也是情怀所在。我想做一名语文教师,把这份情怀带给更多的人。”柯松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