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菁菁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菁菁校园 > 正文

全班学生化身“啤酒商” 课堂实践体验感满分

来源:湖北大学融媒体中心 作者:程楚熙 编辑:何奇 时间:2021-12-08 字号: 【大】 【中】 【小】

本网讯(记者团 程楚熙)“少进点货,不要积压太多存货在手里!”“我之前怎么没有考虑到货物延迟呀,现在亏大了。”“进这么多啤酒,冬天卖得出去吗?”……11月24日,湖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901班供应链物流管理课程的现场,一场热火朝天的“啤酒游戏”正在上演。传递订货单、计算交易成本、制定生产计划,学生们化身为“啤酒商”,运用专业知识还原实际供应链交易过程。

学生们模拟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来实践课堂中学习的供应激励的契约设计等知识点。全班学生被分为五条供应链,每条供应链由学生助教扮演的消费者、供应源,4个学生小组分别扮演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彼此只能通过送货程序来沟通。各组独立决定该向上游下多少订单、向下游销出多少货物,游戏结束进行成本结算。

为了真实模拟供应链长期交易过程,游戏一共进行20轮,一轮代表一周时间,即共计进行20次交易。学生们用一张扑克牌代表一件啤酒,进行交易并计算成本。“刚开始进货的时候我们因为没有经验,就不敢有什么大动作,也不敢进货。”2号供应链的啤酒零售商小组介绍,但因为后期各环节影响,导致严重缺货,她们决定改变策略,改变原先制定的个位数订单,大胆下单最终将成本追平。

相比收支持平的零售商小组,啤酒制造商小组由于在交易的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需求冲击,最终亏损巨大。“我们组作为上游制造商,受下游影响真的很大,由于在交易过程中消息闭塞,需求信息在订单传递的过程中扭曲,并逐级放大,使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吴倩感叹,“而到了后几周,由于下游分销商、批发商手里都还有库存,就都不再向制造商订货,导致我们手里的积货卖不出去,又是一大笔亏损。”

20轮交易过程中,经营得最好的4号供应链仅花费287.5美元成本,而经营不善的1号供应链成本则超过2000美元。当众多“啤酒商”因为旧式供应链间消息的闭塞和顾客、货源的供需不稳定而叫苦连连时,在一旁观察的任课教师肖蕾却满意地笑了,“亏损得越多越能使学生深入理解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决策和‘牛鞭效应’。”

据悉,供应链物流管理课于2020年起将“啤酒游戏”设计进教学内容,为学生专业学习供应链激励知识点奠定基础。“如何有效规避牛鞭效应,减轻需求波动对库存成本的影响也是学生们需要在这门课中继续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肖蕾说。


最新阅读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