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徐振祥校友寄语母校新生勤奋求学、培养责任、追求创新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徐振祥 编辑:党宣 时间:2016-09-15 字号: 【大】 【中】 【小】

人物简介:徐振祥,男, 1988年7月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系,同年8月分配到宜都一中工作至今,现为宜都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宜昌市第二、三届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首届宜昌名师,湖北省骨干教师,宜昌市首届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宜都市第十二届十佳青年,宜都市劳动模范,宜都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宜都市十大优秀校长。有30多篇论文获奖或在省级报刊上公开发表,参加了10本专著的编写工作,获中央教科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

 

勤奋求学 培养责任 追求创新

——在湖北大学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宜都一中党委书记、校长   徐振祥

 

尊敬的母校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受母校之邀,今天回到这里参加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我非常荣幸。同时也感慨万千。1984年的9月上旬,我与今天所有的同学们一样,也参加了这样的仪式,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作为早你们32年的学长,我首先要恭喜你们。你们经过10多年的寒窗苦读,奋力拼搏,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进入这所湖北第一、全国有位的大学名校,毫无疑问,这将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篇章的起点,今天以后我们也成为了校友,这是我们的缘分,虽然我年长你们32年,但很荣幸能代表所有的学长欢迎你们年轻一辈的校友进入湖北大学的殿堂!

自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我在这所美丽的大学历史系学习了4年,徐章煌、徐善广等是我们的老校长,冯天瑜、黄邦和、周积明、葛金芳、彭池、徐汉燕、谌宗仁、李泰斗等一批老一辈优秀的教授教导了我们,他们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才能当好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我也因此由一个农家子弟而变成吃皇粮的人,感觉很是自豪。那时候物质生活很贫乏但校园里师生关系融洽,同学间纯洁,在这里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非常满足,也学到了真知。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最值得珍藏的一段岁月。

1988年7月湖大毕业后,我被直接分配到了宜都一中,这一干就是28年,从一位普通教师到现在的校长,其间经历了5年的班主任、4年的中层干部、7年的副校长,2012年10月经面向全市公开招考而成为一中党委书记、校长。虽说不易但很充实,虽不优秀但也有成就感,这成就也离不开湖大的支撑。我校为湖北省示范高中,高考成绩始终居于宜昌各县市区前3位。

我之所以被邀请来参加此次盛会,并不是因我有多优秀。仅在宜昌范围,论官位,我不如毕业于湖大数学系的陈行甲,曾任宜都市市长,现为巴东县委书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刘学甫,宜昌市委常委、宜昌市总工会主席、宜昌市委统战部长,毕业于湖大历史系。还有宜昌市一中校长陶三发,我们的校友。葛洲坝中学校长谭子刚,我们的校友。论财富与诸多校友相比,不值得一提。主要因为我对母校浓浓的爱!因为有浓浓的湖大情结,我把侄女2000年送入湖大,现在北京工作,2014年我又把儿子送来,现就读商学院三年级。今年我的内侄又考入湖大物理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每年有20名左右学生考入湖大,今年更是来了24位同学,他们和我一样非常热爱湖大。而且学校班子成员6位其中有3位毕业于湖大,全校在岗教师有20位毕业于湖大。所以,我仅以一个普通校友的身份、以学长的身份对我们在座的全体新生提以下几点希望。

第一,勤奋求学,积累真知。都说现今中国很浮躁,但若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能从自身做起,静下心来,真抓实干,做出成绩,定会改变现实不少。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只有扎实学习,勤奋学习,我们才能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互联网+时代,我们学生应远离游戏,多用信息化手段积累真知,精通计算机的某一项或几项技能,为今后事业发展作铺垫。多进图书馆,多读书,读经典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西南交大的徐飞校长向他的学生新推荐96本经典阅读书目,建议大家有空必读。

第二,培养责任感。9月2日微信上推出一篇文章,题目是《龙永图:从我送外孙女去美国谈谈中国的教育》,文章中龙博士引用澳大利亚一家报纸对中国提出的三问:第一、什么时候全球的精英会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而不是像今天都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美国、欧洲留学?第二、什么时候全球的年轻人会最欣赏中国的电影、文化、书籍而不是像今天他们最喜欢的是美国、欧洲的电影、书籍、音乐?第三,什么时候全球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会首选中国的品牌?这三问确实击中了中国的要害,也深深触动了我。他进而列举了许多现象和分析了很多原因,最后向国人提出培养孩子问题上的2个建议,一是培养孩子的诚信,二是培养责任感。这是培养优秀社会公民最核心的问题。有了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的意识我们就会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会坚韧挺过,就不会两脚一抬高空自坠。对社会负责我们会自觉求知,培养技能,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多做贡献。责任感不是包袱,而是一生奋斗追求的内驱力。

第三,追求创新。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送我一本他自己写的书《亲历日本教育---一位留日教师的点墨走笔》,引言中他写道:迄今为止,共有19位日本籍(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其获奖人数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引我深思,为什么弹丸之地的日本能产生众多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而我国还只有屠呦呦一位?答案自明,日本民族的创新精神。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自进大学校门之日起,点滴积累,利用湖大优越的办学条件,以创新为指灯,自我加压,不断进步,未来10年、20年或30年之后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我们湖大的校友。

最后我祝愿母校在尚钢书记及其团队的带领下越办越红火,越来越兴旺,愿母校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愿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