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全校学生宿舍调整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比预期时间提前1天。在此次调整搬迁工作中,学校领导靠前指挥,相关部门协同工作,广大教师无私奉献,全体学生积极支持并参与,整个搬迁工作安全、平稳、有序。

为做好此次搬迁工作,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实施方案。校党委书记刘建凡在学生宿舍调整搬迁工作会议上从学校发展大局对此项工作进行重点强调,并要求各单位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工作协同,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此次搬迁圆满完成。搬迁工作期间,校长熊健民时刻关心搬迁工作进展,对顺利有效开展搬迁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全体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注重细节、关爱学生,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确保搬迁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8日凌晨6时许,副校长顾豪爽、校党委副书记邓长青亲临调宿搬迁现场指挥协调,亲切看望工作人员及搬迁学生。此次调宿搬迁区域横跨学校两大校区和校本部东西两端,顾豪爽、邓长青与学生宿舍调整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一道,顶着炎炎烈日,冒着高温酷暑,逐一到各搬迁区域察看,始终坚守在调宿搬迁工作指挥一线。9日清晨7时许,校党委副书记邓长青又率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校内各服务点,迎接通识教育学院回迁的第一批学生,现场指导回迁和入住工作。副校长杨鲜兰电话指导通识教育学院回迁工作,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明确职责、相互配合,确保学生及行李安全、顺利回迁校本部。
此次搬迁工作开始前,武汉普降暴雨,校内不少地段严重积水,为搬迁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学工处与有关单位紧急协商并制定相关预案,协调校园建设处、后勤集团于7月7日在各搬迁区域进行排水,确保路面畅通整洁。7月7日晚,学工处、研究生院负责人深入学生宿舍,询问并了解学生所思所需,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处理有关问题,切实为学生做好各项服务。
7月8日,在校本部三个主要搬迁区域,学工处、研究生院、宣传部、校团委、保卫处、国资处、后勤集团、校医院及各学院负责人,全校学生政工干部,学生志愿者于清晨5时就赶赴搬迁工作现场,负责运送车辆的安排和调度、校内交通秩序的维护、学生行李的装车、运送及安保等工作。校本部学生宿舍调整搬迁工作于当日11时顺利完成,比预期时间提前1个小时。

7月9日,通识教育学院2012级学生开始回迁校本部。通识教育学院负责人和辅导员于当日清晨4时就进入工作状态,有序开展回迁工作。6时,第一批搬迁车队正式从阳逻校区出发,近40分钟后顺利抵达校本部。在校本部,各有关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干部在学院待命,并根据领导小组的指令,及时做好回迁人员及行李的对接工作,学生行李在清点无误后搬运至存放地点集中保管。18时,阳逻2012级学生全部顺利回迁校本部。
此次搬迁工作中,全校师生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甘于奉献,为打好搬迁工作这场硬仗付出艰辛努力。不少学院的书记、院长、副书记亲自上阵,顶着烈日为同学们搬运行李,汗水浸湿整件衣衫;学工处副处长甘珣在搬迁工作加班期间不慎滑倒至水井,奋力爬出后全身多处擦伤,经简单处理后仍在一线坚持工作;楚才学院学生党员帮助身体疾患学生搬运行李,学院负责人用自己的车为学生免费搬运行李,车身浸泡在水中也毫无怨言;国际教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两位“准妈妈”老师叶丹和周瑛,从早上6点起就在搬迁工作一线与同学并肩作战;教育学院康博桉同学为了帮其他同学搬迁,7月7日从家乡京山县购买站票乘车返校;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一名体重仅有90斤的男生,来回负重几百斤仍干劲十足;不少工作人员忍着饥饿工作5个小时,直到搬迁工作完成后才到食堂简单就餐,数计学院班主任余敦辉老师还自掏腰包为搬迁学生买早饭。
此次学生宿舍调整搬迁涉及校内学生13206人,其中校本部10600人,阳逻校区2606人。整个搬迁工作十分顺畅快捷,所用时间大大缩短,原计划3天完成搬迁任务,现提前1天顺利完成,达到了“智慧搬迁”、“责任搬迁”、“友情搬迁”和“安全搬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