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沙湖论坛(十):建设具有文化精神的大学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 编辑: 时间:2011-12-05 字号: 【大】 【中】 【小】

大学文化作为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塑造大学个性、产生名师大家、凝聚师生员工的内核;是一所大学综合能力的软实力,它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精神与灵魂。大学文化既是具体的、物质的,又是抽象的、精神的;既是内在的、又是外观的;既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既体现共性,又有个性;既要有长期的积淀与继承,又要有时代特征与创新。它具有渗透性与广泛性,表现在一所学校的各个方面,每个角落,体现在每座建筑物、每个师生员工身上。可以说,大学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大学文化呢?我认为,大学文化是随着大学历史的演进,由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在教学过程、科研活动、服务社会、生活娱乐等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和认同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环境氛围。”它是一种团体意识、集体习惯和群体行为,它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结合上对所有大学成员具有激励、约束和整合的作用。所以,没有文化底蕴的大学,不是真正意义的大学;追求卓越的大学,如果没有卓越的大学文化,其永远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

因此,从文化建设的高度看待我校的形势和发展,总结我校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既是学校传统“与时俱进”的要求,也是传统“现代化”的要求。大学文化的特征是非常丰富的,结合学校的历史和发展,我将其归纳为“求高、求精、求新、求活”四要点。

求高,就是形成有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大学文化“求高”的特征,是大学文化的学术性、理想性、神圣性、传统性的集中体现。我们湖北大学有求真至善、登崇俊良的优良传统。无论是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还是知识传授、道德养成的融合,实际上就是追求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因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产生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土壤,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水平研究的体现。我们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强调质量是立校之本,就是要创造高水平的大学文化。

求精,就是形成具有特色的标志。大学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先进文化,这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我们坚持“以特色求发展”,强调特色是强校之路,就是为了在发展中“精益求精”,日益强大。 湖北大学的大学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一个成员身上、存在于每一个工作环节中。湖北大学之所以是湖北大学就在于它有别人所没有的、也无法相比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正是这种大学文化,造就了湖北大学,延续了湖北大学,也影响着湖北大学的发展。一个大学,它的一切管理和激励的机制也只有在这种大学文化基础上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否则的话,只能流于形式。这就是文化建设的“求精”特色赋予我们的思维方式的规定性。

求新,就是形成有创造性的氛围。大学文化有传统的一面,更有批判、创新的一面。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必须营造有利于师生创造的氛围。这个氛围就是要有利于师生能够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超越前人,要有利于师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倡在教师和学生中创造公平竞争的空间、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加强理性批判的态度、要有敢于怀疑的精神。在管理上强调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坚持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改革就是革除不利于发展的弊端,创造有利于发展的氛围、条件、环境。这与大学文化求新的特性是一致的。

求活,就是形成有开放的气度。大学的发展历史表明,大学是一个具有高度自我调适能力的组织,开放、包容是大学文化的基本特性。大学文化的开放性,也与我们的一条办学经验相吻合,就是“以开放求效益”,开放是活校之机。高等教育国际化形势要求大学必须敞开胸怀,用开放气度、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来开拓大学的未来。只有通过对内对外的开放,大学才会盘活发展所需的各种信息和资源,并通过文化的辐射永葆自己的生机和活力。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讲过一句话“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的根基血脉”,一个没有文化精神的大学仅仅靠刚性的管理是不完备的,因此抓住大学文化特征,建设好科学的、符合规律的大学文化,将使学校传统内涵建设更加鲜明、深厚、浓郁,更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阅读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