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一群女教师,她们如春风般和煦,如春花般灿烂。她们以其独有的细腻、耐心、博爱、拼搏等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第107个“三八”妇女节已经到来之际,我们采访几位女教职工代表,彰显她们的闪光品质,弘扬她们的进取精神,为她们喝彩,为她们骄傲!
十年坚守:蔡莹成古钱币专家
湖北大学博物馆作为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实践教学基地,现被纳入国家文物数据库。开馆后接待过众多中外学者,对武汉市中小学进行展板科普教育。十年春去秋来,这些工作基本都是蔡莹一个人出色完成的。

蔡莹(左一)为湖北省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中)讲解我校博物馆珍藏的钱币
给8000枚钱币做清洁必须掌握好力度,顾不上保护皮肤,她买了把牙刷一点点小心地清洗,为此磨烂了五指。而这只是整理钱币的第一步,必须要了解钱币的朝代年份等等信息,才能把它们分门别类的安置好。于是她只能加班加点的翻书查阅,手上磨出了一层茧。
蔡莹不仅是文物管理,同时作为博物馆唯一的讲解员。谁又能想到蔡莹以前的工作竟跟文物没有半点干系。“一开始我也就是个门外汉,”蔡莹这样形容当时的自己,“只能多下功夫努力补一补了。”入手研究先秦时期钱币时,她不仅记下钱币的制式和背景,还专门绘制地图,了解各式钱币的分布情况。古钱币的知识十分繁琐,她先后翻阅了十几本书,做了四本厚厚的笔记。“有的时候看完一本书都不一定找得到一枚钱币的信息,”她说。有一次为辨认先秦垣钱上的一个字,她查阅了四五本书籍才找到资料。
在博物馆独自坚守十年,蔡莹把这些古钱币当作自己的孩子。“在这里工作很孤独,它们是陪伴我最久的,”她有些动情地说。因为担心古钱币受损,蔡莹每天亲自维护它们,检测它们的完好程度。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让她时常顾及不到家庭,博物馆经常有人预约参观,就算是休息日她也会准时赶过来讲解。
现在,蔡莹已是古钱币行业内小有名气的专家。2016年5月,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乔治·斯穆特来此参观博物馆时称赞她“十分专业”。她还于2015年编写出版《湖北大学博物馆珍贵藏品选》。
细腻用心:“活电脑”赵菲,多年热心服务老人
“有事找小赵,绝对放心!”提起离退休工作处主任科员赵菲,领导、同事和千余名老同志都对她称她赞不绝口。从1997年10月调到湖大离退处工作,赵菲这一干就是20年,守成了处里最资深的“年轻老人”。

工作中的赵菲
要说是“年轻老人”可不是白白守出来的称号。赵菲的记性好可是在工作处出了名的,人送外号“活电脑”。学校千余位离退休教职工的住址、家庭情况、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她都熟记于心。平时工作上只要有人对老同志的信息有什么不清楚的,大家都会直接来咨询赵菲。
除了老同志的信息,赵菲对同事也十分关心体贴。了解到后勤集团退休的陈瑞兰有怕风吹轻易不出门的毛病,学校有什么信息赵菲都会特地通知她,有事也经常帮她代办。
一向心思细腻、记性好的赵菲,在一件事上却显得毫不在意。做老同志工作,被老同志误解和当面指责在所难免,赵菲表示只要老人们顺心,自已受点委屈没什么,也不会放在心上。到后来,帮老同志报销医药费、通知老同志体检、下发工资单、去医院看望生病的老同志、帮忙处理逝世老人的后事……事无巨细,总得是“小赵”来,老人才安心。
上了年纪的退休老人们,不少是子女不在身边,随时都可能遇到问题,所以赵菲19年都保持24小时随时待命。就像文学院93岁高龄的章子仲教授,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将自己的贵重物品包括存折都一并交给赵菲保管。章教授每次去医院,急救通知单上“亲属”一栏写的都是赵菲的名字。
提到赵菲,老同志王修和连用了5个亲切来形容。“只要能办到的,她都能及时解决”王修和说,“她好像我们的依靠,我们为她点赞!”这无疑不是曾与赵菲打过交道的千余名退休教职工的心声。
专注执着:周芳的跨学科研究之“美”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与有效性,发生于真善美的统一。长期以来,从真与善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甚众,但从美的角度开展研究者相对较少;且在公众心目中,思想政治教育被误为呆板说教的现象还多有存在。“周芳教授所著《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之意义,由此更为彰显。”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壮海教授评价说。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芳教授在每年平均近400学时的思政教育过程和“双学科”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如何巧妙运用美学观点和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矛盾和现象,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引领大学生思考和关注审美问题,提升审美高度和深度。
如何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枯燥”的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将对“美”的追求“外化于行”,让学生欣赏与接受是思政课教师需要思考的。周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审美介入,开创“六个一”教学法,即熟习一系列丰富人生哲理的故事、品读一部对人生有启发意义的好书、观看一部励志的电影、凝听一曲激励情感的音乐、欣赏一首有关理想信念的诗歌、开展一场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讨论或辩论。以此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进行思想教育审美。课堂教学中,这一系列与审美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201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周芳教授所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一书出版。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本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的个人专著,该书以新颖、独特、别致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到学界专家高度赞誉。同时,它也得到众多高校青睐,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一百多所高校图书馆都藏有该书供师生借阅,武汉大学更是将此书列为研究生必看书目。
2016年11月,周芳专著《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这是我校自首届获奖后再次荣获该奖项。
近年来,周芳教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不少青年教师的兴趣,周芳表示,她也希望借不断壮大研究队伍,更大范围的推广审美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到实践教学课堂中来,让思想政治教育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