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要在奋斗中摸爬滚打”……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频频点赞中国青年,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当前,国家“十四五”新开局,湖北大学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湖大青年朝气蓬勃,大有可为。
4月30日,湖北大学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暨表彰大会隆重举行,王正帮等10位教职工、校友、学生荣获第三届“青年五四奖章”。面向“十四五”,湖大青年怎么干?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创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授王正帮,2021年同时获得了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与湖北大学第三届“青年五四奖章”,“这是激励更是一种责任,奋进‘十四五’,我们青年教师大有可为。”
2017年9月,王正帮从德国回到母校湖北大学,牵头组建了微孔功能薄膜科研团队。团队主要致力于微孔功能薄膜材料在能源和环境中的应用研究,先后在《NANO LETTER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授权或申请国际或中国专利10余项。王正帮也先后获得湖北省“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北省“百人计划”科技创新特聘专家、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等荣誉。
“本着一颗爱国热忱,我选择了回国。湖北省和湖北大学都为我提供了政策、设备、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让我有条件教书育人和进行科学研究。”王正帮说,作为青年教师,当前最重要的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努力探索能够解决瓶颈问题的核心技术,这是时代所需,更是科研人员的使命担当。
专业
2010年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张冬卉先后在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开展博士后研究,2017年,她回国后入职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建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实验室。“这个领域的研究,国内目前非常稀缺,关于人心肌微组织的疾病模型和功能检测,国内基本只有我们这里能做。”
几年来,张冬卉已成长为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获得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实验室科研成果带动了整个武汉地区关于干细胞类研究的发展。
为增强学校学科建设提质进位、促进学科间交流,她牵头举办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访问琴园,分享科研成果。科研上的悉心指导、生活中的真诚相待,让学生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张冬卉也因此获得了湖北大学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称号。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深耕专业领域,努力探索科研高地,培养优秀学生。”张冬卉说。
育人
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优秀率100%、指导本科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方伶俐精于教学,勤于科研,潜心教书育人。
课前搜集案例,设计上课流程;课堂采取小组讨论、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想法;课后注重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学。任教13年以来,方伶俐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与学生共同成长。
第二课堂上,她同样一丝不苟,指导论文的每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她还紧跟社会热点,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先后获批立项国家级2项、省级3项、校级1项。在担任2014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班主任期间,方伶俐与班上学生逐个谈心,并组织学生设立互助互学小组。最终,班级33名学生中,14人考上硕士研究生,1人出国留学,2人顺利通过国考。
“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学习、积极实践是我们的育人使命。”方伶俐表示,未来会更加认真负责地做好教学工作,在教书育人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责任
为母校捐赠口罩10万只,在校友会发起募捐活动集资近20万元……这是商学院200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友李德红,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所作出的贡献。
李德红校友现任宁波酷尔集团董事长、湖北大学宁波校友会副会长,他长期加强校友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凝聚校友力量为母校发展献计献力。作为一名企业家,李德红也一直致力于搭建校企深度、长效合作的平台。一方面,他定期回校交流,除了帮助在校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外,还在学校开展专场招聘会;另一方面为宁波当地青年企业家进行政管理知识培训,同时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建立常态化、系统化的合作机制,创办联合实验室,促进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作为湖大校友,我们有责任发挥自身企业在母校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训中的重要作用,培养更多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李德红表示,未来也会继续加强与母校的良性互动,实现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担当
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被评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十余篇,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总共被SCI引用25000余次……这是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01级校友游经碧的学术成果。
游经碧校友现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光电器件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近年来,游经碧也应邀返校讲学,开展“钙钛矿半导体光电器件”“从有机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主题学术报告,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难点,同时从自身的科研经历出发,与入会师生进行学术交流。
“青年学生要敢于创新、脚踏实地,做科学研究要沉得住心、耐得住性,把研究做好、把学问做透。”他寄语学弟学妹,要用实干践行校训“日思日睿 笃志笃行”,主动担当时代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实干
历时15年打造“党性砺炼工程”,培养百余位实力强劲的优秀青年党员……这是商学院党委组织员郭田田实干笃行、聚力担当的生动写照。
2006年,在商学院整体党员数量和质量问题亟待解决的情况下,郭田田大胆创新,拓展新思路,与同事们探索出一套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党员党性砺炼模式。
从搭建党员学习理论、实践和信念三个平台,到成立以优秀学生党员为主体的“党性砺炼宣讲团”,再到以一个学生党员带动一个寝室的方式进行网格化管理的“星火计划”……现阶段,“党性砺炼工程4.0”形成了党建引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一批批党性修养好、特色鲜明的优秀青年党员在该模式下涌现,该工程也引领校内各个党建品牌如雨后春笋萌发,开创了全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打铁还需自身硬,青年教师要给青年学生做出榜样。”郭田田表示,未来将不断汲取新知识,提升能力,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规律创新培养模式,培育更多有能力、有眼力、有创造力的青年学生。
奉献
日均“跑腿”10余次,月均加班80余小时,年均输出请示报告、计划总结、会议纪要等文字性材料10万余字……湖北大学后勤集团综合办公室主任谢凤娟凭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后勤精神”,为学校贡献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力量。
在工作中,谢凤娟始终践行后勤“师生为本,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把对学校的责任感融入到日常的服务中,搭建起后勤集团和学校之间的桥梁。
疫情期间,后勤集团成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战场,谢凤娟及时上报疫情期间的相关信息,协调湖大社区物资供应,累计协调完成校内考试防疫工作17次,大型活动防疫工作5次,将集团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在一线传达、一线部署、一线落实。
“五四奖章不仅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更是后勤集团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谢凤娟说,未来集团会聚焦优质服务品牌建设,努力推动后勤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湖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青春
曾任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现已改名为校学生社团指导中心)主席、马列学会副会长,连续4年学习成绩名列年级榜首,各类奖学金、荣誉称号近20项……每天都充满干劲儿是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届毕业生胡双的大学生活真实写照。
课堂上,她积极思考,与老师探讨学术问题;课堂外,她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奉献自我、服务同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胡双大一时便定下目标,要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者和践行者。2014年6月,她经过层层推荐选拔成为湖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首期学员,多次在假期里奔赴基层一线。几年来的学习与实践,更加坚定了她投身农村建设的决心,2015年9月,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融入到群众中去。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现任湖北省利川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团委书记的胡双表示,未来将继续扎根农村建设,密切关注贫困群众生活需求,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为基层建设注入更多新鲜的青春血液和青年力量。
自强
求学15年,从未落下一节课;每天早上6点45分起床,永远坐第一排;几万字的报告,单手用两根手指敲击键盘完成……虽然“肢体不协调”“口齿不清”等标签贴满了2017级软件工程专业谭于映的童年,但她勤学笃行、克难奋进,出色地完成了专业学习任务。
大二时,谭于映如愿考进学校软件所,成为学院科研平台、省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成员之一,与软件所的项目组成功开发“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检测系统”“大班额多维数据分析系统”两个项目。作为核心开发成员,谭于映负责项目分析、设计、代码实现等工作,成为软件所唯一一个申请到这两个项目软件著作权的学生。
未来,她想成为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在精进专业能力,完善自我的同时,主动担当,其实也是在成就自己。”
坚守
自2010年成立以来,沙湖环保志愿队坚持定期开展湖泊每月清洁、环保课堂、环保宿舍、数字沙湖———水质检测等活动。截至目前,这支由资源环境学院专业教师和大学生组成的志愿队已连续守护沙湖11年。
11年来,志愿者们不断尝试开创大学生环境保护与公益护湖新模式。从最开始的“湖泊每月清洁日”活动改善沙湖周边环境,到放置生态绿植浮岛净化沙湖水质,再到“数字沙湖”利用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动态监测水质,将沙湖的面积变化用遥感影像的方式进行对比呈现,沙湖环保志愿队在十余年的志愿服务中,摸索出“志愿+专业”“行动+传承”的运行模式。志愿者们在沙湖水质的综合治理、水质检测分析、垃圾分类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沙湖环保志愿队每年开展活动90余次,累计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相比以前,沙湖的水质变好了不少。”沙湖环保志愿队队长欧阳金泽感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志愿者,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沙湖水从劣五类变成五类或以上的水质,更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公益环保事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