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至7日,湖北大学迎来了4829名大一新生和1884名硕士、博士新生,他们即将在湖大放飞青春梦想。为欢迎他们的到来,各学院也是放出大招,一个个别出心裁的小创意让新生和家长直呼“湖大迎新真够走心!”。

记者团摄影部 吕孟杰 摄
“结对成长”精准迎新
今年,资源环境学院以“人文迎新、朋辈迎新、精准迎新、温情迎新”为目标,推出一站式迎新、结对帮扶政策。
为了能给2017级新生带来更优质的导航服务,学院精心选拔了2015、2016级学生导航员共91名,提前开展导航工作培训。新生只需提前在学院微信公众号上填写姓名、专业、联系方式、报到时间和地点,学院就会配备对应的导航员。
2017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王祺炜表示:“刚来学校,对学校情况不太了解,幸好有迎新导航员,能够带领我办理入住批准单并办理报到的相关手续。”
资源环境学院团委书记王文锋介绍,导航员不仅在迎新期间为新生提供帮助,还会在大学四年结对帮助学弟学妹,进行朋辈教育。
新闻传播学院、教育学院组织高年级学生为迎接新生准备了写满祝福的明信片、笔记本,并附上各自的联系方式。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将为新生提供一对一帮助。2017级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于溪溪收到了2016级邓宇的明信片。于溪溪说,有了前辈的帮助,能快速适应大学生活。

记者团摄影部 魏艺璇 摄
个性化大礼包 祝福寄厚望
报到现场,部分新生手中的绿色“福袋”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新生礼物,里面装有学院宣传手册、学院特色活动扇、DIY钥匙扣、学生成长手册以及安全手册等。专属定制的钥匙扣上印有学院名称和自己的姓名学号,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杨宇凌说:“我最喜欢的是DIY钥匙扣,很开心收到这份礼物,既简单又有纪念意义。”
考虑到当今不少大学生沉迷网络、忽视纸质图书与练字的现状,哲学学院在报到当天赠送新生“四大件”,其中包括笔记本、字帖、钢笔和图书。“钢笔和字帖提高外在水平,图书和笔记本提高精神境界。让新生们多练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015级哲学专业的刘大吉说。值得注意的是,“四大件”中的图书是由哲学学院院长江畅所著的《德国哲学》、《幸福与和谐》等书,旨在让同学们在进行专业学习之前感受到哲学的魅力,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哲学专业新生刘琦刚领到“四大件”,就迫不及待拍照留念,她笑称“这下有动力练字了”。
外国语学院的学长学姐则是拿自己的私藏书籍,作为见面礼送给学弟学妹。从杂志、教辅资料到外国著作,种类繁多,让凡在迎新点进行报到的新生都选到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据了解,来自翻译专业的唐琳共捐赠了三本,其中两本外国文学上密密麻麻都是她的英文笔记和读书心得,“我觉得这些书的笔记有我努力的痕迹,将书赠给学弟学妹,是一种学习精神的传承。”
翻开每一本书的扉页,上面都写下了学长学姐对新生们的寄语,内容除了希望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外,更多的是希望他们不要放松警惕。

记者 鲜文涛 摄
行走的二维码 落地的朋友圈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生发了一条不一般的“朋友圈”,书记、院长纷纷留言点赞。原来这是形如社交软件微信的朋友圈的板子,上面配文“湖大政法我来了”,中间相框空白处供新生和家人合影留念。并且政法学院的书记、院长、辅导员以及各大院级组织纷纷在下方留言点赞。“欢迎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相信你们会拥有快乐的大学生活!”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书记袁新在下方留言。
此外,新生在该学院官方微信后台以“我爱政法”“政法我来了”等关键词留言,就可以看到师生们录制的近二十条小视频。“学院还设计了专属校园卡卡套,上面印有学院的院徽‘一盏天平’,天平不偏不倚,代表着公平和正义。”该院学生会副主席张瑜说。
在生命科学学院迎新点,一个背后贴着大型二维码的男生吸引了很多新生的注意。二维码上写着“湖大生科院官方微信号”字样。该生名叫毛异之,是生命科学学院官方微信的运营者之一。在开学之前,他们做了很多关于新生的基本事项和介绍在校本部吃喝玩乐攻略的推送,为了让更多的新生可以了解到相关讯息,他们灵机一动想出这个 “背着二维码迎新”的主意。

记者团摄影部 熊程晨 摄
校领导亲手送上礼物
湖大18名新生开学典礼上过生日
“在湖大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与你相遇,与你同行。李琪同学,生日快乐!”9月8日,湖北大学开学典礼上出现暖心一幕。在全校几千师生的注视下,18名当天过生日的本科新生从校党委书记尚钢、校长赵凌云手中接过学校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

记者团摄影部 邵壮 摄
当天过生日的18位“寿星”中,校本部11位,通识教育学院7位,他们都在开学典礼上收到了学校准备的生日礼物。据了解,礼物是纯手工订制的红酸枝精美书签,木头具有天然清香,流苏也是纯手工制作,落款为“校党委书记尚钢”和“校长赵凌云”,寓意在于希望大家勤奋努力,为个人梦、湖大梦、中国梦而好好学习,早日成才。
化学化工学院新生李贝在收到这份礼物后心情十分激动,“我很喜欢这个暖心的礼物,上面写着对我的生日祝福和学习寄语,学校的这份心意会一直激励着我,莫不敢忘。”他说。
此外,各学院也为在报到这两天过生日的同学准备了生日礼物。2017级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杨泽栋、蔡奇也收到了来自学院准备的惊喜———“湖大计信寿星纪念册”,作为他们的成人礼,该纪念册搜集了往年在他们生日当天全球电子信息领域发生的事件、湖北大学在该生户籍所在地的优质生源基地、优秀校友、校企合作单位等信息,还有该学院简介等图文资料。教育技术专业新生郑明花则收到了学长学姐和老师准备的湖北大学精美笔记本和蛋糕。“收到了礼物很开心,老师和学长学姐真的太贴心了。”她说。(记者团 陈茵 范琦琳)
迎新现场频现“湖三代”
跨越时空 和家人成校友
9月6日,是湖北大学迎新生工作的第一天。校友家长重返校园,陪同湖大新生来报到。扎堆报读湖大,“湖二代”“湖三代”频现,成为今年迎新现场的一大特色。

记者团摄影部 童銮 摄
把儿子送回“娘家”上大学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李凌云就是一个“湖三代”,他的妈妈汪慧奇曾在27年前就读于湖北大学历史系。汪慧奇还清晰记得自己1990年报到的场景,当时她只身一人背着行囊,走水路从阳逻乘船到武昌区的湖北大学报到,“就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几十年过去,儿子跟自己进入同一所大学,让汪慧奇对时间有种特别的恍惚感。“当时坐火车出去,车厢里一个和我现在年龄差不多的阿姨对我说,现在处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时代变化很快,要好好努力。而一转眼,我的孩子都上大学了。”她感慨道。
作为 “湖三代”,1998年出生的李凌云对湖北大学并不陌生,除了母亲以外,他的舅爷爷袁西明也是湖北大学1987级生物系校友。从小在母亲及舅爷爷的耳濡目染下,李凌云对湖大的历史、校歌都很熟悉,“当家里人知道我考上了湖大,都特别高兴,激励我一定要在这儿好好学习。”李凌云说。
与舅爷和母亲所学专业不同,李凌云选择的是计算机专业。“感觉这个专业前景很好,想在这块领域好好学习深造。”李凌云说,“我妈说她上了大学才通互联网,对网络陌生又兴奋,当时一寝室人都勤奋地练打字,如今我学的计算机专业让他们可有点羡慕呢。”
横跨59年 和爷爷成校友无独有偶,商学院2017级会计专业周琦也是一个“湖三代”。爷爷周杰是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1959级数学专业的校友,59年前,他提着行李来湖大报到。今年,已82岁高龄的他又带着孙女来到湖大报到。据周杰老人介绍,孙女的大伯也是湖大学生,当年就读于湖大化学专业,家庭三代都是湖大人,每当提及这个,老人总是十分自豪。
“我上学的时候是两年制,那时学校还只有几栋楼,校园里都是低矮的平房和土路,条件可比现在艰苦多咯。”周杰说,母校的楼在变多,但务实的学风一直在传承,孙女来自己的母校读书,他很放心,所以当初填报志愿,他让孙女把湖大填在了提一个。
“和爷爷、大伯成为校友,这种缘分很奇妙,全家人都觉得很难得,我要好好珍惜在湖大的四年时光。”周琦说。(记者团 杨焱雯 徐民森)
湖大新生大数据
男女比例适中“90”后仍是主力军
9月5日,学校官方微信根据招生就业处提供的信息,推出了湖北大学2017级本科新生大数据,点击量很快破万。
数据显示,4829名本科新生中,“90后”4218人,仍是主力军,1999年出生人数达到 2893人,“00后”新生增长明显,达到541人,明年有望成为新生中的主力。男女比例悬殊不大,女生占比56%,男生占比44%。
“和我同姓的人有多少,一看就知道。”新生中共有331个姓氏,超过百人的姓氏依次是“李”“张”“王”“刘”“陈”“杨”“黄”“吴”。这届新生中还有一些少见的姓氏,如“昝”“别”“阚”等112个独一无二的姓氏。
湖北大学新生们来自哪里?数据显示,该校新生湖北籍的最多,占65%,新生籍贯比较多的还有河南、贵州、山西、广东、广西等地。
该校今年录取的新生中,女生中人数最多的身高在1.60米至1.64米之间,男生中人数最多的身高在1.70米至1.74米之间。
根据报考信息显示,该校今年有一位14岁的新生,全校最小,年龄最大的新生25岁,全校有一位。多数新生在18岁到19岁之间。(记者 向正鹏)
写嘱托 话期待
新生心愿墙成“家书墙”
“孩子,我是妈妈,你一个人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啊。”9月6日、7日,在通识教育学院迎新点,一个巨幅心愿墙引起了很多新生的注意,大家纷纷在上面留言,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定目标。但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的心愿墙上多了许多家长的面孔,他们提笔写下祝福语,寄托对孩子的期待,心愿墙变身“家书墙”。

记者团摄影部 邵壮 摄
经过粗略统计,约有50余名家长在心愿墙上留言。大多数父亲是十分理性的,表达对孩子的期望,母亲则更感性,表达着对孩子的关心与担忧。“希望你在湖大四年能学到实用的知识,摒弃华而不实的东西。”新生陈欣的父亲给她写下了这样的话。而另一位新生的母亲则这样跟她孩子说:“希望你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度过大学时光。”(记者团 徐民森 邬婷婷)
“二胎效应”初现
新生带着弟弟妹妹来报到
近年来国家实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很多家庭有了新成员。今年迎新现场,不少父母带着家里的 “老二”来送“老大”报到,有的“二孩”才几个月大,被父母抱在怀里就出了远门。
送艺术学院新生孙薇来学校报到的,除了她父母,还有她4岁的弟弟孙磊。当弟弟听说姐姐要到武汉来上大学,他主动要求和爸爸妈妈一起送姐姐报到。孙薇妈妈说:“姐弟俩感情太好了,我便答应了,也顺便让孙磊感受一下什么是大学,将来以姐姐为榜样好好学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生冯湘辉也带着弟弟一同前来报到。为了送姐姐来上学,年仅4岁的弟弟冯一城从幼儿园请了假,一家人从深圳赶来,送姐姐步入大学。(记者团 黄佳佳 李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