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纪念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30周年”学术论坛在湖北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大学不结盟运动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王林聪研究员,吉林大学徐萍教授,武汉大学阮建平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韦红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严成教授,湖北日报时事要闻主编李云清,湖北大学刘文祥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祝欣出席并致辞。论坛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柏权教授主持。
祝欣在致辞中表示,在党的二十大刚刚顺利闭幕之际,湖北大学邀请到我国历史学、国际关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权威专家学者莅临“纪念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30周年”学术论坛,既为我校以学术研究推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校历史学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注入新的动力。我校十分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近五年来,包括高志平教授在内的学者已成功申报8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志平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不结盟运动文献资料的整理、翻译与研究(1961-2021)”项目,聚焦由中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有助于推动学界对于发展中国家及其国际组织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战后以来国际关系的发展演进,为国家外交战略提供决策参考。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重要成绩,期待各位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给予更多支持。
王林聪研究员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30周年,举办此次研讨会很有意义、很合时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要“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为我们研究我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他表示,我们要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不结盟运动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深化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继续深入加强对不结盟运动的研究:一是加强不结盟运动发展史的研究,重点研究联合自强的经历和经验;二是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结盟运动的机制创新、发展定位和方向;三是研究中国如何发展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馗副教授作了题为《全球视野下不结盟运动在冷战后蓬勃发展原因探析》的主旨发言,提出冷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第三世界反殖反霸斗争的继续,不结盟运动自身的经济功能及其对多边主义的探索与实践是支持不结盟运动继续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认为冷战后不结盟运动内部的变化特别是主要力量的变化、不结盟运动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关系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学术报告环节,郭温玉博士作了题为《化危为机:中国对首次不结盟运动峰会的积极外交》的报告,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中国外交抉择取决于新中国的自己选择;赵振宇博士作了题为《邓小平对不结盟运动的认知及其影响》的报告,认为邓小平继承并发扬了周恩来对不结盟运动的友好态度,领导中国继续发展了与不结盟运动的友好关系;周乾博士作了题为《从合作到参与: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的动因、过程及意义》的报告,认为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既是不结盟运动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政府合理应对国际不稳定因素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与不结盟运动长期友好互助的必然产物;王璞博士作了题为《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在人权领域的合作及前景探析——以民族自决权、发展权为例》的报告,认为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在人权领域尤其是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的合作,对国际人权规范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点评环节,各位专家就上述四位博士的学术报告进行了细致的点评。韦红教授提出,在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研究中,除了对事件本身发展脉络及成果的叙述之外,还需分析中国为何能够通过一系列活动达成目标,从而剖析中国外交的特点、方式等。阮建平教授提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既要体现其道德感召力,也要注重其逻辑说服力,要着重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外交政策所面临的矛盾及解决方法。刘文祥教授提出,人权是中西交锋中分歧较多的问题,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人权理念,契合发展中国家对人权的共同需求。
作为论坛发起人,湖北大学不结盟运动研究中心主任高志平教授在对论坛进行总结。他说,30年前的1992年9月,第10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核准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2022年是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30周年。本次论坛以“纪念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30周年”为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表示,专家们围绕论坛主题从不同视角深刻阐述了各自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所作的点评既有独到的理论前沿洞见,也有涉及中国史、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论和理论观点,为推进课题组继续在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关系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审稿:王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