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文摘》2022年第14期全文转载了我校历史文化学院覃兆刿教授的文章《作为记忆和史料的档案》。该文系覃兆刿教授做客新华网中国GLAM(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公开课的主要内容,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5月12日理论版。
《作为记忆和史料的档案》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从档案作为人类精神活动、行为方式和作为物质对象、内容实体的特质与价值出发,分析了档案记忆类型和档案记忆在社会治理中的实现场景和路径,强调了作为记忆活动内涵的档案存储、维护和提取的专业目标;二是分析了档案史料特征,并就当下档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史料保真以及蔚然成风的档案史料整理研究中如何体现存真求实表示了关切;三是扼要介绍了档案双元价值观的核心意蕴,阐释了创建这一理论体系的目的在于强调档案工具价值与档案信息价值的共同作用,以促成信息化时代档案工作的“中和”生态和存用并举的记忆建构重心。覃兆刿教授认为档案事业现代化一方面要体现其作为记忆建构和治理抓手(工具价值),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其作为信息实体和知识源泉(信息价值),档案馆事业发展战略应形成方式与对象、精神与物质、实体与信息、管理与内容、安全与开放、建构与共享、治理与文化的双向并重。
《新华文摘》是国内最具权威影响力的文摘期刊之一,是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期刊,也是集中择优推介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领域重要成果的核心平台。
原文链接:http://www.zgdazxw.com.cn/news/2022-05/17/content_333157.htm
(审稿:王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