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学研融合是理工科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路径。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并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力求满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以“产学研”多元多方协同育人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育人成效显著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2011年以来,学院基于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节能环保方向),不断探索,从试验班到“小班”,再到构建“专业+企业(行业)+项目”嵌入式天鸿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了学院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协同育人模式。环境工程天鸿班,每年招收10人左右,班级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由企业资助,学生有顶岗实习的机会。学院以“零距离”方式培养环境工程专业人才,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一次性毕业生就业率100%。“天鸿模式”是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一次创新和探索,推进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地生根,育人成效明显。
为激活企业融进高校的动力,促企业身份实现从被动接受的配角到积极参与的主角的转变,学院提出“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多元协同相融”的校企合作理念:从“教学”单一方位向“教学、科研、服务”多方位拓展;合作深度从“资源共享”向“全程参与”转变;合作宽度从“校企合作”向“校企、校地、校校、校研”多元协同相融;合作目标从“学用结合”向“学用创融合”提升。
依据企业需求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契合度,学院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学院树立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来自行业企业、其他高校的专家占比50%,邀请专家参加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精准把脉,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就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等内容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依据行业企业需求以及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动态完善和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改变过去企业兼职教师聘用“个人化、游击现象”的模式,学校教师进入企业至少研修半年,企业工程师进驻学校实际授课,深度有机融合,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学院开设《给排水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等课程,引入企业人才、技术、案例,共建专业、课程、教材、教学与训练项目,有机开展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同时,将科技资源、“校内+校外”产学研转化成果转变为教学资源,构建探究型的专业教学团队。例如,由校内教师与校外工程师组建的水环境治理教学团队、生态修复教学团队等。教师自主设计A2/O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M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UASB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模拟实验装置,自主研发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微污染水净化设备、生活污水脱氮除磷一体化装置、曝气孔管及曝气管装置等,自主开发湖泊生态系统修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深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合作深度,以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训练为主要目标,学院构建“实验室—校外基地—合作企业”阶梯式的实验教育教学平台,强化硬件平台支撑。形成了涵盖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创新实验、社会实践四个模块,跨越基础型、综合型和创新型三个层次的“三层次、四模块”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实验教学中,模块跨越层次通过课程交叉形成综合实验,层次跨越课程通过实验项目梯次推进教学,课程沟通模块通过实验过程链接知识节点。实验实践教学按模块安排,实验项目按层次布局,模块之间可以交叉,体现实验教学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基础实验层次——注重夯实基础,强调每个学生都应受到单独严格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实验层次——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开设部分综合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验层次——教师结合自身承担的科研项目,为5-8名学生推荐学习内容,建立一种根据自身兴趣或就业意向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的机制,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基础技能模块——学生应掌握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环境工程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实验操作技能。其总体要求是“通”基本技能。专业基础模块——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废水净化、大气治理、固废处置等专业实验内容。其总体要求是“精”专业训练。专业实践模块——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一系列课外教学活动,以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为活动场所。学生也可选择其他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为实习基地,通过双向选择,完成该模块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其总体要求是“强”动手能力。创新实验模块——以DIY实验室为场所,以指导教师科研项目或自我设计的实验项目为内容,开展创新性综合实验训练。其总体要求是“专”创新训练。
校外基地实践内容包括认知实习、毕业生产实习、综合创新实习实践等,尤其是在企业实践学习阶段,毕业设计与企业岗位匹配,学生不仅学习企业的管理文化,而且学习企业的工程技术,实际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等。此外,学院还构建了贯穿学生四年培养的“启蒙—参与—训练—实战”层递式实践训练体系,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引入行业企业工程师、专家参与学生指导与成绩评定,行业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参与毕业设计指导答辩、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活动都已成为常态。学院为强化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业基地和创客空间,紧密联系工科发展与市场的需求,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全面助力学生参与各种创意、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活动。自2012年以来,超过80%的学生承担或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超过90%的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各类竞赛和比赛等,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0余项,授权专利80项以上,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120余项。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是新时期全面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系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和尝试。资源环境学院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工科人才为基本目标,产学研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传统教育与企业行业产业技术需求脱节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培养质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敬业精神、执行能力等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新工科”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高校推进自身的人才培养改革,更需要行业企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形成产学研协同育人效应,立德树人、德学兼修,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工科人才,为建设祖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12/02/nw.D110000gmrb_20211202_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