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怎样才能讲好“大思政课”,把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呢?我认为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紧密结合起来,科学有力地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过去一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实现经济正增长,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让人民满意的优秀答卷。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以及这场疫情防控治理大考彰显的中国制度优势,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政课生动而鲜活的素材。
一、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作为,当前要用好抗击疫情这一鲜活教材,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教育和抗击疫情实践的统一中使学生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砥砺学生的家国情怀。
用鲜活的抗疫案例讲。在这场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战中,武汉本土医务工作者和从全国各地驰援的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以生命赴使命,以大爱护众生。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等与城市共进退,与千家万户共渡难关。在抗击疫情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在火线上激扬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华章。在4.2万余名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称赞并鼓舞他们“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些抗疫案例中的每一个主人公,如同钻石的每一个切面,闪耀着光芒,必将照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入脑入心,同频共振。
用真实的救助实践讲。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全力奋战、英勇奋战、团结奋战,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有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检验了我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效能。10天建设起来的火神山医院、12天建设起来的雷神山医院代表的中国速度;“全国一盘棋”的总体布局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种救治资源、防控力量迅速向一线集结的中国力量;从城市到农村、从公共场所到居民小区,全国动员、全民参战的中国规模……可以说,疫情防控实践为中国制度优势注入了丰富厚重、生动深刻的内涵,使大学生能更加真切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
用中外现实的对比讲。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扩散蔓延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用行动充分展现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和责任。疫情发生后,我国在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的同时,本着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向国际社会通报情况、分享疫情信息,开展抗疫合作,为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面对疫情防控的同一张考卷,各国做出了不同的答案。毫无疑问,中国在这次大考中的行动和姿态对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担当,怀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情怀,都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以高度、温度和厚度立德树人,铸魂育心
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要能够说服人、影响人、感染人,就要注意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需要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以下几点。
把握高度,做到能够教育人、影响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好建设搞好发展,改革开放已经证明了;但是,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作出回答。这说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性,这是思想政治课程必须把握的高度。要引导大学生在思考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的基础上,定位个人人生价值。要把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道”与解学生切身之“惑”结合起来,讲学生关心的问题,解决学生实在的困惑,这样才能真正教育人、影响人。
充满温度,做到能够打动人、感染人。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触及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思政教育的鲜明指向是,要帮助学生厚植理想信念、坚定信心信仰、提升理想情怀。理想信念、信心信仰、境界情怀,在有学生强大的内心力量做支撑时,才会更高远、更坚实、更笃定、更长久。面对思想、情感渴求更为强烈,青春跃动、快速成长的大学生群体,思政课要有温度地关注大学生的个体感受,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帮助青年学生获得成长力量。
具有厚度,做到能够塑造人、提升人。大灾大难是一块试金石,疫情发生以来的斗争实践充分证明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生动有力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同时,疫情防控过程中所展现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根基的升华,是文化自信的制度实践。因此,不能就疫情谈疫情,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可以互相转换,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要从文化自信中寻找精神力量,以充满厚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提升人,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他们对“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的认同,使其成为激励青年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
(作者系湖北大学党委书记)
原文链接:http://www.policy.net.cn/wap/zcwg/47/770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