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学术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深化德国哲学研究,加强德国哲学国际交流”学术研讨会举行

来源:哲学学院 作者:通讯员庄威 编辑:鲜文涛 时间:2021-06-25 字号: 【大】 【中】 【小】

6月21日,中国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德国哲学》编辑部和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举办“深化德国哲学研究,加强德国哲学国际交流”学术研讨会,十余位《德国哲学》编委参加讨论交流。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名誉院长、哲学学院教授江畅主持研讨会。

《德国哲学》主编邓晓芒教授回溯了《德国哲学》的历史和发展,总结了自己的办刊经验和思想,希望刊物未来发展和德国哲学研究能更多地反映德国哲学的当代发展。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黄裕生借《德国哲学》进入C刊的契机,提出对未来德国哲学研究和刊物发展的见解,希望德国哲学研究能反映德国研究的新风向。哲学学院院长舒红跃教授以及戴茂堂教授等介绍了哲学学院的发展历史、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情况,希望参会专家对深化德国哲学研究提供宝贵意见。

参会的《德国哲学》编委就如何深化德国哲学研究、加强德国哲学国际交流畅所欲言。山东大学教授、《中国诠释学》主编傅永军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办刊经验,提出《德国哲学》在编务上应注意的各种细节和事项。安徽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张能为教授主张在德国哲学发展和刊物建设上不能忽视实际情况,稿件的获得要在规范和现实、原则性和灵活性上取得平衡,要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术交流和扩展。厦门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张会永教授提出了学科发展和刊物建设的具体建议,如刊物栏目设置和学术议题引领等都可以作为学科和刊物发展的推动力。华中科技大学张廷国教授强调德国哲学研究应更加重视与当代德国哲学、与中国现实的结合,同时建议《德国哲学》刊物完善审稿制度。武汉大学曾晓平教授也建议《德国哲学》需更加完善审稿制度,注意通过制度建设来实现学科和刊物发展。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苏德超教授根据《哲学评论》出版经验,指出学科和刊物发展要处理好各种矛盾,学者身份和编辑身份要能适当分离,在学术和事务性操作之间“两条腿走路”。

(审稿:汤德森)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