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纪阿拉伯人在埃尔切地区修建的埃塞克亚拦水坝
在人类历史上,灌溉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支撑。研究表明,包括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在内的人类早期文明的兴起和发展都与灌溉有直接关系。早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2500年,尼罗河谷就开始了灌溉。在非洲、亚洲、美洲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也存在了数千年历史。灌溉使得人们能够拓展水资源的利用,扩大生产规模,维系人类生计。对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灌溉成为农业生产的补充,而对于地球上广袤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或受季风影响的地区,灌溉则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手段。埃塞克亚灌溉系统正是一种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跨越了时间、空间乃至于文明的水利系统。
埃塞克亚灌溉系统起源于中亚、北非地区,其具体的起源时间已经很难追溯。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区域的灌溉发展较早并且较为成熟。文献记载,在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已经修建了庞大的坎儿井灌溉系统进行生活用水供给和农业灌溉,坎儿井引水灌溉系统在中亚和北非都有广泛分布,成为当地重要的生计支撑。除了坎儿井以外,结合了技术和管理制度为一体的小型灌溉系统在当地社区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刺激了灌溉技术在当地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就。
埃塞克亚灌溉系统由上述结合技术和管理制度为一体的小型灌溉系统发展而来。从技术层面来说,这种灌溉系统是一个河流引水系统,通过在河流上筑坝提高水位,应用自然的引力原理,修建水渠将水引到农田中进行灌溉。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农田用水的数量、农田分布、所有权等条件,修建更多的水渠水沟,使水能够到达每一块农田进行灌溉。从制度层面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分配水的规则、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正是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才使得这一灌溉系统在人类历史上有效地发挥了作用,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系统之一。
公元8世纪初,来自中亚地区的摩尔人和北非的柏柏尔人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开始了长达近800年的统治。伊比利亚半岛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暖,夏季酷热,水资源的获得主要依靠降雨。为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必须修建灌溉系统进行引水灌溉。阿拉伯人将中亚的灌溉技术带到了伊比利亚半岛并且传播开来,在伊比利亚半岛上修建了很多灌溉设施。埃塞克亚灌溉系统在此期间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它集合了阿拉伯人传统的历史经验、智慧和知识,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水利技术,从而融合创造了适应当地的水利灌溉系统。到了公元10世纪和11世纪,灌溉系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并且改变了当地整个农业灌溉的面貌,甚至是自然景观。如埃尔切地区就是由于埃塞克亚灌溉系统的修建而由沙漠变成绿洲,今天这里仍然可以看到大片椰枣树林环绕着的农田以及掩映在椰枣树林中的城市。在埃尔切市的郊区,多条修筑于公元10世纪前后的引水渠至今依然在运行,成为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的重要补充。
瓦伦西亚地区是伊比利亚半岛上埃塞克亚灌溉系统发展最完善的地区。这是一个半干旱地区和海岸沼泽地组成的地区,灌溉系统的修建使得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和农业发展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中世纪时,该地区修建了八条引水渠将河水引到农田中进行灌溉,从而成为伊比利亚半岛最重要的农业产区。瓦伦西亚的农业灌溉发展和管理也最能反映出埃塞克亚灌溉系统的特性。当地的农田从中世纪以来就是私有化的,产权关系复杂,农田被不同的产权关系分割成碎片状态,最大的一块独立产权的农田面积不超过10亩。在这里,土地权和水权是合二为一的,拥有土地首先要拥有水权。水资源也决定了人们的社区组织和社会关系。因此,将引水渠中的水科学有效地分配到数以百计甚至上千块农田中,并且保持水的畅通和有效灌溉,就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难题,更具有制度管理上的复杂性,而埃塞克亚灌溉系统正是一个在技术和管理制度两方面结合的灌溉系统。
为调解水资源纠纷,公元11世纪初建立了瓦伦西亚水法庭。今天这个法庭每周四上午依然坚持开庭,法官和当地的灌溉农户代表协商解决相关的水资源管理问题。正是因为有了水法庭对当地农业灌溉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才使得当地水资源利用和农业生产获得了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该地区的基本社会单位是由每条水渠的灌溉者组成的社区,每个社区选举代表,最终由代表组成社区的管理委员会,管理水资源分配。
灌溉的发展也使得新的作物种植成为可能。阿拉伯人把其他地方的农作物引入伊比利亚半岛进行种植并获得了成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例如从大马士革引进椰枣树,从君士坦丁堡引进无花果,从中亚引入棉花等。
到13世纪,阿拉伯人被逐出伊比利亚半岛以后,这一灌溉系统虽然有深深的阿拉伯文化烙印,但是并没有被信仰基督教的西班牙人遗弃,而是被完全继承下来并且加以发展。16世纪,以胡安-奥菲亚特为首的西班牙殖民者将西班牙灌溉知识带到了美洲,包括相关技术和管理的法律制度,尤其是直接来源于瓦伦西亚水法庭已经成熟的法律法规。西班牙殖民者运用成熟的埃塞克亚灌溉系统,将河流中的水引入河谷更宽阔的地带,建设居民区并且进行农业灌溉、发展畜牧业。对这种灌溉系统的依赖,至今已经延续了近500年。在今天的美国新墨西哥州北部,仍然有800多条埃塞克亚引水渠。当然,美洲当地的印第安人使用灌溉系统进行大规模农业灌溉也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历史。西班牙殖民者随后也吸收了当地印第安人的灌溉知识,发展起了有别于西班牙的灌溉系统,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西班牙文化与当地印第安人文化的融合。
埃塞克亚灌溉系统对美洲西班牙人的社会组织构建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人们的社会组织关系往往围绕着灌溉系统展开,基层的社会组织实际上就是管理水资源的组织,社区也是以引水渠流域为范围构成的。引水渠灌溉农户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的社区管理委员会,在管理水资源、调节水资源纠纷的同时,管理当地的其他社会事务。因此,在新墨西哥州,社区灌溉组织往往是一个县管辖之下唯一的基层社区组织。除了日常活动之外,他们还召开会议讨论批准当地社区的管理条例、选举当地政府的组织机构人员。一个灌溉区往往还有自己的教堂。总之,水利灌溉对当地基层社会组织的构建和社会生活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班牙人在17世纪以后也将这种灌溉技术带到了菲律宾。在菲律宾北伊洛克斯、伊洛卡洛斯等省区都存在一种称为桑耶拉的灌溉系统。这种灌溉系统所实行的技术和管理制度,与埃塞克亚基本一致。相关的历史文献和民族志研究也表明,桑耶拉灌溉系统是由17世纪西班牙传教士在当地推广建设并融入当地社会中的。尽管今天在使用这种灌溉系统的社区中已经找不到西班牙人的痕迹,但是灌溉系统中的很多词语都来源于西班牙语,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的一些社区中仍然保留有西班牙语写的关于灌溉管理的文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诺姆在其著作《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一书中探讨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埃塞克亚灌溉系统和菲律宾的桑耶拉灌溉系统之后,指出桑耶拉是一种融合了西班牙传统的灌溉系统。
从中亚、北非地区到伊比利亚半岛等其他地中海地区,再到美洲、亚洲,埃塞克亚灌溉系统完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跨越,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文明的交融,时至今日依然对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郑晓云,系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9-04/15/nw.D110000gmrb_20190415_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