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学术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湖北大学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第8期举行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 编辑:鲜文涛 时间:2023-12-29 字号: 【大】 【中】 【小】

12月23日,湖北大学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第8期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全球南方视野下的不结盟运动研究”。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近30人与会。

论坛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梁军教授主持。湖北省世界史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邢来顺教授在致辞中说,以“全球南方”视角研究不结盟运动、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关系、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高志平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不结盟运动文献资料的整理、翻译与研究(1961-2021)”,聚焦由中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有助于推动学界对发展中国家及其国际组织的研究,并契合区域国别研究的现实需要。高志平教授举办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在国内也属首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期盼在高志平教授的领衔下,该项目研究取得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继续为我省世界史学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论坛的主旨演讲与研讨由邢来顺教授主持。高志平教授作“不结盟运动的‘全球南方’角色及其中国价值——第十九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召开前夕的思考”的主旨发言。他认为,不结盟运动是天然的“南方”成员、南南合作的重要机制、南南团结互助的典范,是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一面旗帜。对于我国来说,不结盟运动是我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然伙伴,不结盟运动国家身份是彰显我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鲜明体现,同时,不结盟运动也是我国开展全方位外交工作的重要舞台。随着乌干达第十九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的召开,未来三年非洲将会是不结盟运动活动最为活跃的舞台,课题组将组织力量集中研究非洲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问题,推动不结盟运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曾晓祥副教授主旨演讲的题目是“东盟国家在不结盟运动中的路线分歧——以1983年印支局势为例”。他认为,东盟国家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和早期会员国,东南亚国家在不结盟运动事业中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东盟国家在不结盟运动中的路线也有诸多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东盟国家的国家安全观念所导致的路线分歧,当然对国家威胁或竞争的来源及其性质的不同判断并不因共同的身份而被消弭,国家依然可能以不同的身份和视角看待世界。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馗副教授以“从中立主义到不结盟思想:不结盟运动思想基础的建构”为题作主旨发言。他说,学界对中立和不结盟两个概念一直混淆不清,从整个不结盟运动思想基础的建构来看,主要呈现出三个阶段:一是从二战后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形成了新中立主义;二是从1956年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会晤到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成立,基于新中立主义的不结盟思想正式形成;三是不结盟运动成立后,不结盟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扩展、传播到今天被广泛认可。

学术研讨环节,黄冈师范学院张威教授,梁军教授,湖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熊兴副研究员,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煜教授,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宋佳红、刘天乔发表了各自见解。学术发言环节,来自各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分别作了观点分享。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关培凤教授在总结讲话中说,本次论坛聚焦全球南方视野下的不结盟运动研究,研讨主题集中,研究内容丰富,契合现实需要。期待湖北大学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会越办越好。

据悉,本次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论坛同时也是湖北省世界史学会第十六届会员大会暨“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世界史研究与教学研讨会的分论坛,由湖北省世界史学会和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举办,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不结盟运动文献资料的整理、翻译与研究(1961-2021)”课题组合作承办。

(审稿:王义芳)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