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2月29日电(俞俭 刘爽 邱睦)教育部主办的第23届“华夏园丁大联欢”正在武汉举行,期间的教育论坛上,近百名幼儿教师围绕如何做一名有职业幸福感的幼儿教师进行研讨,创新孩子娱乐方式、加强孩子的家庭生活教育、精细化管理孩子卫生保健工作备受幼儿教师们关注。
创新娱乐方式,让孩子在阳光下游戏。海南海口市中心幼儿园园长王珊珊致力于一日活动游戏化的研究,希望形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让儿童在游戏中积累并构建知识经验。在王珊珊的介绍视频中,高低杠、竹篮、纸盒等一系列生活器具,成了孩子们课间活动的“法宝”。
来自新加坡PCF 淡滨尼尚育幼儿园的华文教师林惠兰介绍,他们通过音乐和戏曲教学,让幼儿们欣赏表演,在轻松娱乐的同时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学,戏曲表演可以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开拓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她说。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的关键。台湾名人文教事业机构教育总监蔡玉钦认为家长参与十分重要,是帮助孩子成功的第一步。
蔡玉钦为育儿工作者和父母们提出“三明治”沟通原则,建议在与孩子沟通时,先说好的一面,再说坏的一面,最后说鼓励的话。
“家长,是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的桥梁,是教师的评价者,是教师工作热情的来源。”澳门教业中学的园长叶影红表示,得到家长的信赖和支持,让自己能够一直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做好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甘肃省保育院责任督学张晓灵提出保教结合,严格、精细管理做好儿童保健的工作方法,得到老师们认可。
张晓灵介绍,实行卫生保健透明制度,不仅要将孩子们的卫生保健工作落实到个人,还要加强膳食管理,以明厨亮炤为依托,保障孩子们的饮食卫生、营养均衡。
幼儿教师们表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才是他们职业幸福感的来源。(完)
原文链接:http://www.hb.xinhuanet.com/2016-12/29/c_1120216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