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学者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学者 > 正文

王国成:看他如何诠释“深入浅出”

来源:校报记者团 作者:周敬启 佃恒 编辑:阙小琴 时间:2011-09-26 字号: 【大】 【中】 【小】

  王国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副院长,1998年硕士毕业于我校化学系并留校任教,2004年于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后,他毅然再回母校,讲授高分子物理学。在近日公布的2010年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结果中,他被评为二等奖,还收获了湖北青年教学能手称号。
  我校材料学院2006年成立,分别从化学化工学院、物电学院分出材料化学、材料物理两个专业,另设立材料与工程专业。由于不同于化学系、物理系的学科思维、理论基础,王国成和学院一批骨干教师付出艰辛努力,将三个专业的教学方案进行大幅调整,以符合材料科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而他的高分子物理学教学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核心便是——抽象知识实例讲解。
  橡皮筋,这个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用到的小物件,成了王国成课堂上的常客。高分子链的构象和构象统计,是这门课较难分辨的两个知识点,许多学生在这两个章节卡壳。讲到此处,王国成笑着问同学们,橡皮筋和塑料谁的弹性大?学生一听乐了,齐声答橡皮筋。那大多少倍?王国成又问。同学们便开始按二者的高分子结构开始计算。比弹性是定性分析,反映高分子的构象,算多少倍是定量分析,就是构象统计喽!他此话一处,全班同学这才恍然大悟。
  在王国成的课堂上,常出现他自问自答的尴尬场景。而实际上,这是他的又一秘诀。在问、答中间,他留数十秒的时间,一是让学生坐着自由回答,但更大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他提问的方式是十分讲究,一个重难点的分析解释、两个知识点的衔接过渡,都是他提问的上佳契机。
  为什么衣服会皱,熨斗一熨又变得平整、为什么事物包装袋从小缺口那儿撕开很容易,这些问题他在课堂上信手拈来,用分子链的微观构成,解释生活中各种材料的特性由来。身为高分子物理学的主讲老师,他的绝活是用浅显易懂的生活语言,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高深理论知识,生活中随处可用,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该院07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为54%,学生愿意在这个学科继续深造,说明我们老师培养起了学生的研究热情。
  担任分管学院教学工作的副院长,王国成总结出四定原则,包括定老师、定教材、定大纲、定讲义,是他每学期开学前势必完成的四项工作。他介绍,材料学院常年有近十名教师出国游学或学术交流,在做下一学期的课程安排时,他会按教学计划通知到每一名教师,并督促他们制定出课程培养计划,以确保全院教师保质保量完成一线教学任务,保证学院下一学期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有空就钻进实验室,王国成一直以来醉心于高分子合金及聚合物结晶的研究,硕果累累。在有机化工、化学、汽车工业等领域,牵头或参与完成近30篇研究性论文,被中国期刊、专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其中多项成果获得奖项,并被利用到实际开发、生产中,创造了诸多社会效益。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