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海华,湖北大学商学院退休教授、原副校级调研员、原湖北大学老协、老教协会长。在湖大执教40余年,长期承担《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退休后,被推举接任校老协老教协会长一职,继续发挥余热。作为一名教师,他始终保持学者本色;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他始终保持仁者风范,不管在哪个岗位都倾情奉献。正如他的学生评价的那样,“我们眼中的幸老师,是一位对教学痴痴投入,对事业兢兢业业,对生活满腔热情的学者、仁者。”
教书楷模求知若渴
幸海华1937年8月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印尼归侨家庭,1960年7月毕业于原湖北大学政治系(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后分配至原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政教系执教,特定的家庭背景使他对政治经济学情有独钟。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辩性和实践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包含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而现成的教材往往内容更新比较滞后,因此要教好这门课程,并非易事。幸海华走上讲台后,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拘泥于现成的教材,而是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有关理论和材料尽量充实进去。幸海华说,自己深受读大学时老师李啟欣的影响,一生都杜绝照本宣科的教学理念,“我上课从不对着讲稿念,必须认真备课,熟悉课程内容,而且我的教案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做足了功课,及时更新知识。”他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我校商学院副院长朱小梅教授是幸海华老师的学生,受访中她回忆:“幸老师上课深入浅出,总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给朱小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课是在《政治经济学》的课堂上,幸海华讲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向学生抛出疑问,引发学生独立思考,随后又引导学生讨论到底应该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朱小梅说“我们同学当时讨论的特别热烈,都踊跃上台来各抒己见,一直到下课了还停不下来。”这种彻底“活”起来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激励了学生独立探索真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幸海华也因此多次荣获“湖大教书育人奖”,还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幸海华生长在广东梅州,在当地属于客家人,客家人勤奋好学的特点在他身上非常明显。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家里的兄弟姐妹多,经济收入主要靠父亲出海谋生和母亲在家务农,即便再艰苦,父母也坚持要让每一个子女都上学。幸海华自己从小打赤脚上学,一直到初中才有了人生的第一双鞋,他之所以能够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上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与自身勤奋钻研、积极进取的求学精神是分不开的。年轻时的他,坚持每天清晨在校园里背诵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为了提升自己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工作一年后主动前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资本论》进修,反复研读有关著作,并写下大量的读书心得。他坚持不懈地钻研马克思主义。1982年,他已经45岁,已是三个女儿的爸爸,仍去福建师范大学专门学习《资本论》一年。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曾先后担任多个岗位的领导工作,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始终克服困难,靠着拼劲挤压一切有效时间坚持学习研究。自1985年以来,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他坚持“双肩挑”,先后兼任政教系总支书记、马列主义理论课部主任;并于1994年10月,被任命为湖大副校级调研员。他不仅承担研究生《资本论》、本科生《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外贸易概论》等课程的教学,还要为马列课部的建设和发展操心,但这并未影响他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他总是怀着满腔信心和热枕之心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他还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深入工厂、农村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在充分调查和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专著《中国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纲要》、《两种不同经济制度比较论》和他参与主编的《中国市场经济论析》一书,被湖北人民出版社列为经济体制改革十本丛书之一。
为老护老晴霞满天
幸海华退休后,先是被推举为校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后又任校老教授协会会长、校老年协会会长职务,这一干就是十多年!作为一所具有80年历史的老校,湖北大学离退休职工人数众多、离退休工作非常艰巨,压力很大,但“党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志愿,”幸海华笑着说,“参加工作56年来,我都是本着这个信念,努力工作。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要尽力为学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尽管上任时候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真正投入其中,幸海华才深切体会到,学校老年协会老教授协会的工作并不比教课育人轻松多少。学校离退休的老职工基数大,困难多,孤寡病残各种情况都有,要做好他们的工作,就必须协助学校党委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尤其是要做好老职工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物质困难两方面的问题。“在年轻人看起来很简单的剪指甲、理发、散步等活动,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是年迈多病的老人,其实是困难的。”为了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学校老年协会坚持实现五个“老有”目标,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而作为会长的幸海华则努力扩宽平台建设,将“老有所为”做到极致。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老年协会成立自考助学班、研究生班,由幸海华领头的一批老教授亲自去授课,获得的经济收益虽然不多,但解决了以往学校老年活动经费不足的困难。此外,校老协还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在老年春季运动会开幕式上,校老年舞蹈队、老年太极拳队的老同志带来的《快乐夕阳》和《太极功夫扇》让人眼前一亮、校老年合唱团在“春之声”合唱比赛上为庆祝建党95周年倾情演绎的《共产党好,共产党亲》激动人心、学校退休职工创办《琴园枫韵》期刊上面记录下的老同志们的诗词、楹联、书画、收藏等作品。幸海华连续担任了校老教授协会,老年协会三届会长,期间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的充实和提升了退休老同志的精神世界,受到了退休老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开创了校老协会发展的新局面。不仅如此,校老协会的工作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校在2015年被中国老教授协会授予年度全国“老教授事业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
育人助友全力以赴
“我最喜欢的就是老师这个称呼,不管按组织要求担任多少事务,老师永远都是我的本职工作。”幸海华作为老师,更像慈父一样对学生爱护有加,包容学生的不成熟,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扮演谆谆教导的角色。在他眼中,“青年人是需要被包容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不能让学生在校园中留下遗憾。”采访中,幸海华回忆起他的一个学生,在校期间有一些不适的言行。幸海华得知情况后,并没有因此责怪他而是站在一个还未成熟的青年学生的角度,主动与他心与心的沟通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让其意识到误区所在的同时,继续鼓励他不能自暴自弃,仍然要对自己有期许。在幸海华的鞭策和帮助下,这名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找准方向考取了硕士研究生。正是幸海华这种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育人理念和执着情怀,才铸就了学生的辉煌成就,并让这份大爱情怀继续在师生中传承。
几十年来,不论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幸海华都十分关心群众,在任政教系总支书记时,年迈的唐星跃老师体弱多病,繁重的医疗费用,加上家中还有两个小孩需要抚养,小孩的学费、生活费零零星星加起来,让经济上本身就存在着较大困难的唐老师一家更加捉襟见肘。幸海华知道此事后,立即与刘康义老师一起专程到湖南乡下拜访唐星跃的家属,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家庭情况。他对唐老师说“你就放下心理负担,安安心心的好好养病,家里的一切有我、有我们系里给你帮扶着。”在唐星跃生病住院期间,幸海华每每去医院探望时,便将他换下的衣物拿回家,让妻子洗干净后再送去医院。不仅如此,在唐老师去世后,幸海华还不忘当初的承诺,竭尽全力四处奔走,联系相关部门将唐老师的两个儿子的户口迁至武汉,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完成了唐老师的心愿。
帮助别人例子在幸海华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退休老教授刘开运曾患病,需要住院动手术,但是当时家中只有他与老伴儿相依相守,老伴儿年纪大了加上身体抱恙,无法照料术前术后的刘老师。幸海华得知后,不仅为刘老师的手术忙前忙后,时时去医院看望刘老师,还主动将其老伴儿接到自己家中,交由自己的妻子悉心照顾。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对有困难的同志,总是热情相助。”他对退休老人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校老协的每个职工都看在眼里,他对老职工尽心尽力的帮助,也早已成为他自己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除了对老协的老人们关怀备至,对自身家庭的老人也是如此。从1977年开始,家中的岳父岳母就和他住在一起,这一住就是30年,岳父晚年小便失禁,吞咽食物困难,幸海华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他的妻子也操持家务有方。尽管家里条件一般,但他从未和家人发生过任何争执,“家庭有矛盾,一定是双方都有问题。”幸海华总是站在老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而将家庭小爱放大到老协管理中,尽心尽力的服务好老协的每一位教职工。正是遵从这样的观念,加上妻子的全力支持,幸海华的家庭才会幸福而美满,拥有了家庭稳固的“后方”,才能轻松上阵到工作中来。
淡然处世怡然自得
幸海华将自己一生的精力都倾注于湖大的发展与建设工作事业中,年轻时将自己的热情灌入到教学和行政工作中,退休后又一心投入校老协校老教协的服务工作。而他之所以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神待人处事,则与其平日里良好的生活习惯分不开。
“我这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睡午觉和散步,”幸海华笑着说,工作几十年来,幸海华一直坚持睡午觉的好习惯,很少有事情能耽误他的午觉时间。对小事从不斤斤计较、遇焦虑也都一笔带过的心态,让他养成了沾枕即眠的习惯。另一方面,为了充分保证自己的休息时间,幸海华一直以来都讲究高效率。“惜时如金”,这是幸海华教授对自己的评价。他表示自己从不浪费时间,不打牌也不外出游玩,甚至连寒暑假都很少休息,利用一切时间来看书读报及写作,一直到现在仍持续学习,是现实生活中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幸海华怡然的生活态度,与家庭及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父亲曾是一名“水客”——往来于家乡与印尼,为华侨递钱递物。“我父亲很诚实,做水客的时候从不弄虚作假,做人也是。”幸海华回忆道。从父亲身上学得的诚实守信的品质,让幸海华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大大受益。童年时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对其性格的塑造奠定了他的成功,然而现已年近八旬的他,能在工作与生活之间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平衡,与他良好的和谐的家庭关系也分不开,“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极大的,我的生活就是工作和学习而已。而家庭的琐事从来不需要我去担心,家人为我打理一切家务。”也正是因为这样,幸海华教授常常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对待家人,对家人给自己提供的帮助与支持十分感激。谈及今后的生活,幸海华坦言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安度晚年,平平淡淡地生活,回归生活的本真。他并不奢求大富大贵,反而十分容易满足,并且笑言“就想再多活几年。”
【走访后记】
初次见到幸海华教授的时候,他对我们几个大一的学生十分热情,招呼我们在办公室坐下。幸教授让我们感受到十分亲切,原本是按照顺序进行而略显严肃的采访,也因为他的平易近人而变得轻松愉悦了不少。
正如团队中的一个同学说的那样:“采访他,就好像是和一个许久未联络的老者聊天。”回想起采访的场景,幸海华过去的八十年故事鱼贯而入。他将已逝去的抽象岁月活灵活现地描述,我们即使置身事外,却也能同身感受这位学者丰富精彩的人生阅历。
他与岳父岳母三十年朝夕相处,是一位忠厚的孝子;他对学生开明宽容,对学术勤勉痴爱,是一位本色学者;他不管身在哪个岗位,都始终对工作兢兢业业,关爱他人,体现了一位仁者的仁心情怀。他以自己平凡的生活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学者的本色和仁者的风范,一位一生勤勉情系琴园的湖大人的人生。
本次走访及成稿过程中,部分参考了宣传部有关幸海华的报道,得到了离退休处和通识教育学院等有关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新闻传播学院学通社对文稿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文/通识教育学院2015级学生:张诗琪、徐洋、杨博翔、胡金月、张煜琦,指导老师/税卫华,完成单位/通识教育学院、离退休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