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学者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学者 > 正文

【湖大学人】王敬文:实事求是 学者初心

来源:湖北大学报 作者:记者/吴珊 魏世钰 编辑:吴珊 时间:2018-05-22 字号: 【大】 【中】 【小】

4月15日,湖北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敬文学术文集《王敬文选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举行。座谈会现场,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和业内专家汇聚一堂,走进王敬文先生的学术世界和精神世界。

研讨会上,我校校长赵凌云说,湖北大学当前正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中国语言文学与哲学文化被确定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对象,这首先归功于王敬文老师等老一辈学者奠定的坚实基础。一流学科建设的过程,就是在历史积淀基础上创新的过程。建设一流学科,必须学习老一辈学人的学术精神,弘扬老一辈学人开创的学术传统,延续老一辈学人造就的学术根脉。

 

学者之路:湖大现当代文学学科开创者之一

王敬文先生1933年12月出生于武汉市青山区青山镇袁家湾。1956年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进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先后师从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文学理论家许杰先生,知名作家与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先生、作家魏金枝先生。

研讨会现场/魏世钰摄

毕业后,王敬文先生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放弃给时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会长叶以群先生做助手的机会,远赴东北,任教于黑龙江省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该校后并入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

1974年,王敬文先生携妻女返回武汉,任教于武汉师范学院 (湖北大学前身),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研究》等课程,其间担任过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副主任、中共湖北大学中文系总支书记,1988年晋升教授,1998年退休。

上世纪70年代末,以王敬文、李凯玲、文振庭等老师为中坚力量的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学科开始发展壮大,1984年该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入选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成为楚天学者设岗学科。“王敬文老师是我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开创者之一,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王敬文老师与学科组其他教师共同指导了多名优秀硕士研究生,为学科的传承与发展,扩大湖北大学学术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王敬文先生学术研讨会上,我校校长赵凌云说。

 

治学之道:忠于史料 实事求是

研讨会上首发的《王敬文选集》,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选集收录的文章除一篇为合作撰写外,均为王敬文先生自著文字。共收有论文22篇和著作《鲁迅小说研究》的一部分,分为“鲁迅研究”“鲁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三编,全书约25万字。

王敬文老师(中)1987年与第一届研究生合影/资料图

王敬文先生长期致力于鲁迅及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研究,他崇敬鲁迅,传承鲁迅,在鲁迅思想、小说创作和《野草》研究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学术成果,他倡导的回到史实、注重比较和关联的研究方法在鲁迅研究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1979年,王敬文先生在大型理论刊物《美学》上发表长篇论文《形象思维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流传》,1981年获湖南省文学艺术优秀论文奖。《漫谈鲁迅与茅盾的小说》等鲁迅研究论文,获1986年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鲁迅与国民党》一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阿Q正传>与国民性》等三篇论文的主要观点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的《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摘要介绍。

《鲁迅小说研究》是王敬文先生1983年根据讲义油印的小册子,内容从具体的文学作品出发,将鲁迅作品与国外文学作品、国内传统文学作品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鲁迅小说的特色。

“重视小说文本本身的研究是王老师学术研究非常突出的特点,在这个前提下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个性,就是从古今中外的具体联系中来研究鲁迅,这种研究方法对做学问是有帮助的,我后来的研究无形之中也是这么去做的。”研讨会现场,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方长安教授说。

我校校友、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李俊国教授表示,王敬文老师对学术极为严谨,同时具有开创精神。比如鲁迅小说与俄罗斯许多作家的研究,都是从国际视野当中做过扎实开拓的,一篇一篇、一点一点地比较。他的《鲁迅小说研究》后来成为了中文自考本科的专门课程,“这个课程让学生受益非常大”。

《鲁迅的<长明灯>与迦尔洵的<红花>》一文让校友、武汉大学文学院昌切教授印象极为深刻。他说,王老师谈鲁迅与《红花》关系的时候跟一般人谈法不一样,他不是以宏观抽象来把握,而是完全用文本进行对应分析。“因此我写文章的时候绝不随意出语,即使是1000字的文章也不会随意写。这是王老师给我的直接影响。”

校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许祖华教授回忆,王老师当年讲课时一直强调,观点必须是从材料、而且是经过了验证的材料中得出,这样才站得住脚。“所以王老师的研究成果虽然是80年代的,但是到现在也不可推翻,因为材料是真实的,结论肯定是经得起推敲的。”

《王敬文选集》由校友、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教授选编。结合选编经历和感受,王本朝教授用三个词概括对王敬文老师鲁迅研究及其现代文学教学研究的感受:一是实事求是,回到史实是王敬文老师的一个重要特点;二是开放眼光,王敬文老师谈的《野草》三题,从《野草》回到鲁迅的精神主体,这些判断在80年代可以说是《野草》研究的转向,这体现他开放的眼光;三是比较眼光,比如鲁迅和梁启超、鲁迅和显克微支、鲁迅和茅盾,而不是就事论事,这种思维眼光在比较中可以凸显某一个对象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这是他的一个思路。“此外,先生的语言风格也很平实、干净,没有多余的话,但是很惊艳。”

文学院老教师邹贤敏教授与王敬文先生相识40余年,可谓“君子之交”。他说:“王老师一生,做学问不跟风,做文章不走极端,文章用史料说话,这样的文章才是有价值的。”

“做学问不能随便。我这一生坚持一点,就是文章里面不讲空话,实际做到什么程度就讲到什么程度。”研讨会现场,王敬文先生说。

 

先生之风:严谨认真 山高水长

“王老师给了我们一双隐形的翅膀,指引了我们每个人前进的方向。我们现在有的成为了学报主编,有的成为了文学院院长,有的成为了长江学者,有的成为了出版社老总,也有网络大V等等,这些都得益于老师的精心教导,得益于湖北大学整体的学习氛围。”校友、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顽强教授说。

“我硕士阶段发的第一篇文章发在了《鲁迅研究月刊》,这篇文章就是在王敬文老师指导下写的,我记忆非常深刻,王老师的指导铭记于心。”文学院院长刘川鄂教授回忆说。

“王老师讲课非常严谨,逻辑非常严密,他当时关于鲁迅研究的选修课,对我们启发很大。”中文系77级学生、《湖北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陈道德教授回忆说。

“为人力求讲真话,为文务求不讲空话,这是王老师最真实的写照,对我们为人为学的影响非常深远。”王敬文先生弟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熊显长编审介绍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韩文革当年的毕业论文也是在王敬文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四万多字的初稿,王敬文第一次删掉了一万多字,初稿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圈改笔记,之后还三易其稿,“当时没有电脑,都是手写的笔记,王老师还先后给我改了三次。这种认真不仅让我深感敬佩,更感受到老师的方正、稳健和宽容。”

同样被王敬文老师指导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许祖华教授回忆,他的论文《<二心集>在鲁迅思想发展及创作中的意义》,最初的论文框架被王老师以“选题太宏观”去掉了90%,初稿成文后被认为 “思路可以,但证据不足”,文章修改后王老师又指正其“有说服力的证据要以事实为主,不能只引用观点”。许祖华说,“现在我一直在研究鲁迅,这与王老师当年对我切实地指导是绝对分不开的。”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研究室主任吕浩回想起求学时光仍觉得历历在目。“大雪纷飞的日子,王老师带着我到学报编辑部谈文章的刊载问题,为我的工作操心、奔走,先生的师教、师恩、师情是我终身难忘的。”

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以王敬文、李凯玲、文振庭等为代表的老师开创了湖北大学现当代文学学科联合带研究生的模式,即真正的导师组带法。文学院党委书记郭康松教授介绍:“实践证明,导师组带法这种模式对我们人才培养是非常有利的,我们文学院的研究生培养要继承下去。”他表示,文学院的发展过程,从最初三个硕士点到现在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一流学科的建设,这与王敬文和他们那一辈老师们的辛勤劳动所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我们要感谢王老师对整个文学院、中文学科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学者之魂永存,智者无疆、仁者长寿。”研讨会现场,与会嘉宾纷纷祝福王敬文老师。

在《王敬文选集》中,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是王敬文先生1985年发表在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上的文章《学习鲁迅实事求是的精神 搞好鲁迅研究》,文中指出,鲁迅先生知人论世的特点,一是独立不移,不随波逐流;二是不为贤者讳,不因人废言。这种科学的态度是建立在其全面掌握资料、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的。而王敬文先生的学术生涯,其倡导在鲁迅研究中回到史实、注重比较和关联的研究方法,是对实事求是精神的一种诠释,亦是对鲁迅精神的一种继承。正如这位85岁耄耋老者在研讨会上的寥寥数语,“我这一生对自己的概括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概括出一位学者的初心。

 

原文载于《湖北大学报》第1153期。

http://hubu.cuepa.cn/show_more.php?tkey=&bkey=&doc_id=2443499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