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文,1940年8月生,湖北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曾任湖北省三国演义协会会长,在研究三国演义方面提出独到的建设性观点,主张研究三国演义要着眼“民为本”思想,支持重点从百姓、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三国演义,为湖北省的三国演义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了三国演义文学研究的进步发展。学术专著和参编著作有《戏剧概要》《中国古典悲剧史》(朱祖延题署)《“苦海航”——佛教与悲剧根源中国古典戏剧悲剧观探源之二》《琴园弦韵》《辛亥革命民军战时总司令万延献》。杨建文在担任原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务期间,心系学校、学院事业发展,多次向校方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巩固学院师资力量、规划学院长远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投身庠序,漫游文海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这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学者韩愈对于读书的看法,也是杨建文教授在访谈中反复提及的读书奥义。风雨一个甲子,杨建文从中学的诗社走入了武汉师范学院的古代文学教研室,从手边梅花到《琴园弦韵》,被杨建文记下的有生活点滴处的岁月留痕,更有湖北大学中文系在历史中的砥砺前行。
然而,杨建文高中本是理科出身,心系于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高考前夕因响应国家号召,除报考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还报考了华中师范大学与武汉师范学院两所师范类学校的师范专业,只因不甘于理科教师反复演算的枯燥,选择了中文专业,这一次的选择奠定了他一生的教学科研之路。
杨建文对于中文的兴趣并非偶然,他的父亲曾是一名教师,虽父母早亡,生活不易,这份骨子里传承的书香却并未消散。幼年以来杨建文坚持阅读,高中时阅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对尼采极为崇拜,却被有心人构陷最终与入团无缘,然而这样的波折也未使他放弃对于书籍的热爱。“文学不应该被权势利用”回首往事,杨教授无不感慨。
“手捧梅花,笑向瓶中插,满屋清香,明月早在吻她。”这首极富郭沫若早年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诗正是杨建文高中时期的作品。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当年的杨建文绝对算一个标准的文艺青年。寒冬腊月的一枝梅便足以引发他的诗性,出口成诗也自有韵味。之后,他更是和同样热爱诗歌的一群同学“海棠结社”创办诗刊。少年写诗打下的底子在检验自己俄语功底的时候发挥了重大作用。
录取杨建文的是湖北大学前身武汉师范学院,这与杨建文的理想目标有一定差距,却并未动摇他的求学之志。对于学业杨建文极为认真刻苦,大学毕业那年老师虽未有要求,他却想着要给自己的俄语学习一个交代,主动请缨翻译了一首俄文诗歌《大地在震动》,出色不逊于原译作的表达让他萌生了投稿《人民日报》的想法,一稿得中,说得上丰厚的稿酬让他在不久之后换得一套《鲁迅全集》。正是这套《鲁迅全集》让杨建文“读过”了风雨飘荡的十年文革。
本科毕业后杨建文先是去了湖北省省实验中学成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并成为文革后武汉师范学院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并留校任教。多年的教育生涯让杨建文除了在学术上多有建树以外,教育学生方面也自有一套。
杨建文向来鼓励学生多读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哪里都是读书,四书五经在北大读,在湖大读都是一样的。”杨建文经常用这句话来教育自己的学生。
思想深邃,目光阔远
杨建文教授认为,批判性思维极为重要。因为读书虽易,读通不易,要且读且质疑。他曾做客通识教育学院问津大讲堂,以“通识津筏——质疑与思辨”为题,与一年级新生探讨批判性思维问题。他说:“通识可以理解为贯通学问,津是渡口,筏是舟,通识学子应以质疑与思辨为舟,加上勤奋地划桨,就能将自己培养成一个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并鼓励同学们不能死啃课本,要多思考,通过质疑、假设、思辨,获得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杨建文对于《三国演义》的解读角度向来有着不同于主流的态度,他主张将目光投向在动荡岁月里的百姓,研究战争对于百姓的影响。交谈过程中他也反复提及了怀一颗批判之心读书的重要性,“批判”这两个字既被杨建文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也被他潜心育人地传承着。
针对现今青年学生提出的“难有前人未研究之处”,杨建文教授指出,除了要敢于挑战权威更要志向高远,有超越前人之心。他以自己的译作被人民日报录用这个案例来教导我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尝试。当然,也要适时反思自己的研究思路做出调整。
半生投身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杨建文对于四书之典信手拈来,但是在自己的博客上他却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表现手法,以现代口吻讲述庄子、孔子等人的故事,加以戏谑的语气传递当代的思考。幽默的笔法让人难以想象出自一个“学究式”的老教授,从中足可窥见杨建文内心深处一个有趣的灵魂。目前,他正忙于将《庄子漆梦蝴蝶》,《罗贯中重返三国》,《曹雪芹加入红学会》这些文章整理成书,争取早日与读者见面。
及至退休,杨建文看似半脱离了以往的研究生活,却并未停止思考。交谈中,他表现出一种对于人类和未来的关切,从马云的“无人超市”谈及了在这个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年代我们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杨建文指出,人工智能的过度超前发展必将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须加以引导和限制。对于目前在高校中颇为流行的《人类简史》与《未来简史》,杨建文听闻也表现了相当的阅读兴趣。
采菊东篱,悠然晚年
退休的杨建文不再将学术作为全部的生活重心,开始了自己安逸却并不清闲的老年生活。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他对于现代科技新鲜事物也是颇有热情,以楚岩为笔名用手机软件“美篇”进行了不少创作。采访刚开始的时候,杨建文教授很高兴地给我们分享了他的一篇美文《柳絮诔——悼陈晓旭》。他还用心地给这篇文章配上《葬花吟》的应景歌曲。同贾宝玉为晴雯所作的《芙蓉女儿诔》一样,这篇《柳絮诔》,无限惋惜,字字含悲,令人读罢久久心情不能平静。中间还引用了黛玉当年所做的《唐多令》“哭粉堕百花芳洲,泣香残燕楼玉砌,怨嫁与东风春不管,叹今生谁舍弃谁收取?终只能荷锄葬花,一任香冢埋软系;待到春尽红颜老,唯长歌当哭,伤游丝,悲落絮”。此外,杨建文的微信朋友圈里还有《秋望》《奔马与飞云》等有意思的美篇,语言或诙谐幽默或含蓄委婉,既有时事劝诫又有诗词歌赋。
2016年底,由杨建文及其好友何新文主编、以文学院古代文学学科名义编撰的第二本纪念文集《琴园弦韵》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部纪念文集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中“先贤行状”部分以严谨求是的态度向读者介绍了我校朱心佛、李悔吾、张国光、曾昭岷、刘道恩、傅祥凤、韩珉、王陆才八位已故古代文学学科前辈厚重可感的人生历程;“后学心语”部分通过时人后学撰写的关于八位先辈的三十篇回忆文章,文情并茂地再现了先贤传道授业、潜心治学的景况,同时亦表达了后辈难忘师恩的真挚情感。
【走访后记】7月下旬,通识教育学院“学子访学人”走访小组在文学院办公室对杨建文教授进行采访。杨教授对我们的走访非常支持和欢迎,并结合自己的多年的生活经历和治学经验与走访小组成员进行了轻松愉快的交谈。
杨建文教授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在学习阶段发生的趣事,引得我们一阵欢笑。与杨教授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一行人无不从内心感受到他极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当谈到如今大学生对学习应保持怎样的态度时,杨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治学教学经验,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学习贵在质疑与思考,不要盲目迷信权威,要大胆质疑,认真思考,小心求证,才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应有的态度。”
两个多小时的访谈让我们一行人收获颇多。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赋予了杨建文教授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治学经验,他不仅教导我们学习需质疑思考的精神品质,而且教会我们正确看待世事的态度。这些谆谆教导,我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思考,深感受益。
走访杨建文教授及本文成稿过程中,得到了离退休党委(工作处)、通识教育学院、文学院等有关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