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心与天齐,教两国语言培桃李。
志同海阔,育多代栋梁兴中华。
徐秋梅(1953.9—),女,1982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英语专业,1986年9月至1987年6月在华中理工大学修习研究生课程,1990年9月至1991年10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做访问学者。历任湖北大学外语系副主任、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兼任湖北省高教学会大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荣获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湖北大学“优秀教师标兵”、第六届“十佳师德标兵”等称号。主持和参加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项,3项课题分获湖北省政府“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先后主编、参编了《交际英语教程》第三册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新编大学英语自学辅导用书》3册、4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003年),《英语教学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2005年)等多部教材,发表论文多篇。
亲近和博爱是徐老师的学生对她的评价。平易近人是徐老师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遨游书海,拓梦前行;访学海外,中西贯通。她用自己的经历感染学生,启迪着许多学生像她一样毅然走上讲台,传道,授业,解惑。她带领团队致力于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育研究,先后主编多部教材,硕果累累。她心系外国语学院的发展,需要之时,勇敢走上行政岗位,带领老师改革创新,为学院发展尽心竭力。
以书为伴,拓梦前行
青少年时期的徐秋梅,认真好学,刻苦严谨。在帮父母做家务之余,在忙农活之余,在煮饭做菜之余,她的手中总是捧着书本。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的房间仍旧亮着微弱的灯光,陪伴着泛黄的书本,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她对学问孜孜不倦的探索让我们不由联想到了凿壁偷光,聚萤做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徐秋梅考上了武汉师范学院。大学期间,她更是以书本为伴,手不释卷,不断汲取知识,同时积极参加校园活动,注重锻炼自己的能力。徐秋梅博览群书,知识面宽广,因此同学们都喜欢和她探讨问题,她也总能给予满意的答复。
1982年,徐秋梅毕业留校担任英语老师,开始了为学生、为学校倾尽所能的教学生涯。徐教授一边教学,一边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她始终告诫自己“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我从小就很喜欢看书,平时只要没什么事,就看各种各样的书。参加工作以后,生活变得很忙碌,但是越是忙,我越是喜欢从书本里寻找平静。每天下班回去,随手翻一翻,感觉一天的疲劳都没有了!”徐秋梅说。
人的一生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前进,才是充实的。1990年,有着充分准备的徐秋梅抓住了海外求学的机会,前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交流访问。初到澳大利亚,她克服了环境变化和文化差异带来的诸多困难,克服了克服的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她每天去图书馆,阅读大量的书籍,感受异国的文化。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通过与异国学子的不断交流来磨砺自己的英语。
刻苦学习的经历为徐秋梅后来的教学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她潜心科研,反哺教学,先后主编教材《交际英语教程》第三册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实用英语教程》第三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世纪交际英语教程》第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英语教学法》(副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等十余部,参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与策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书籍多部。主持和参与了各类研究项目,其中先后获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徐秋梅教授和蔼地教导我们:“你们一定要多读书,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千万不要像有的年轻人那样,总是抱怨没有时间。当你把读书培养成一种习惯,你就不会觉得读书需要花时间了,因为那就是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玉壶冰心,朱笔师魂
徐秋梅教授非常热爱教育工作,三十多年来,她对教育事业始终怀着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责任感。她立足教师本职工作,一直工作在第一线。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体现了爱岗敬业、为人亲和、治学严谨、无私奉献的风范和品质,深受学生和青年教师的爱戴、同行同事们的尊敬。曾获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及湖北大学“优秀教师标兵”等称号,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谈及为什么会选择当老师时,徐教授说道:“小时候大人都喜欢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概念,长大了要当老师。后来大学毕业后,真的成了一名老师。当我接触了学生,接触了教育后,我发现,这真的就是我喜爱的事业。”
成为了老师,成为了学生的呵护者、哺育者。几度风雨,几度秋,徐秋梅教授引领学生获取知识的滋养,穿过人生的迷茫。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她将自己的汗水渗入学生的每一步成长,将那稚嫩的幼苗浇灌成了参天的大树。岁月苍老了徐教授年轻的容颜,但她初心永不改,仍旧坚守在教育的前线,用奉献铸就学子成才的希望,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了一个又一个春秋。
创新实践,身教言传
徐秋梅教授倾心教学、育人为乐。在长期以来的教学实际中,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和形象化。旧式的英语教学是老师单方面灌输,学生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在徐老师的课堂上,可以看到有趣的PPT、精彩的师生互动、生动的英语话剧。不仅仅给学生新鲜感,更是有了一个打破常规的input和output的流动过程,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英语知识的记忆更加快捷与方便。并且通过鼓励学生们勇敢地站在讲台上表演、发音,锻炼他们的语言和肢体表达能力,坚韧他们的心性,考验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精神素养。她认为这些是作为一名语言学习者必有的胆量与素养。
上课时,徐教授会要求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分开坐。她希望通过分小组的方法,提升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达到“1+1>2”的英语学习效果。每个小组里擅长英语的同学带动不擅长的同学加强英语的学习和训练,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又相互竞争,培养同学们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管理小组的课后英语学习和汇报小组成员的英语学习情况。徐教授每个星期会对各小组进行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然后给同学们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她常说:“每个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都是不同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多年来,徐秋梅教授主讲“英语学科教学论”、“英语课程教材教法”和“英语课程设计及案例分析”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她带领的团队致力于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教师发展和课程设计方面,形成了我校英语教育方向鲜明的特色和比较优势。
在徐秋梅教授的课堂上,同学们不仅总能发现新颖之处,更有如沐春风般的谆谆教诲。当有不理解的地方,她总会再次耐心地给同学们讲解。为了方便记忆,她会进行一些举例,抑或是与相似的东西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能够最大程度的深层理解,进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以徐教授的学生总是有着很强的英语使用和交流能力,并且他们在几年的精心指导下,对于英语,可以说有了一种灵敏的“嗅觉”。
有学生回忆:“当年,我的英语一直不是很好,英语课上总是听不太懂,但在徐老师的有趣的,耐心的教育方式下,我与英语接触的更多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英语在不断改善。”
徐秋梅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其中数以千计的走上了教育岗位,在各自讲坛上演绎着她传授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多年来,徐老师教学质量评价均为优秀等级,曾被评为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倾情投入,提携“青椒”
徐秋梅教授非常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担任院领导期间,她总是以身作则,在专业和学术上对青年教师既严格要求,又给予大力的帮助。在青年教师虚心请教时,即使公务缠身,她也会抽出时间来耐心讲解。虽然工作辛苦,每日早起晚归,但徐教授乐在其中,看着后辈一点一点地成长,前行,她的内心充满喜悦。
抓党务工作的时候,徐秋梅教授坚持对学院各个支部的思想学习、政治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经常深入支部与党员讨论和交流,和他们分享一些故事,体悟一些思想,鼓励他们前行。徐秋梅教授尤其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她总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诉求,在他们无助时提供帮助和鼓励。她的坚持不懈、任劳任怨让她在党员和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徐秋梅教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虽然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但她并不在意,始终保持着淡泊的心态,一心一意专注于工作、奉献。她一直以全院教师共同发展和进步为重,注重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的建设。同时,她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青年教师首先要过教学关,鼓励青年教师不断上进,努力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只要有闲暇,她总会去青年教师的课堂聆听,了解他们的教学想法,给他们提出建议,促进他们在教学上的成长。
文艺兼修,歌声悠扬
徐秋梅教授除了在英语和教育方面有极深的造诣,其歌唱功力也丝毫不逊色。
徐秋梅教授天生有着一副好嗓子,自己又特别喜爱歌唱。闲暇之余,她总是喜爱轻声地哼唱一些歌曲,给紧张、繁忙的工作带来一丝放松。日积月累,徐秋梅教授的唱功越发深厚。
有受访学生谈到,每当元旦文艺晚会临近,徐秋梅教授的学生们总会一起推荐她上台唱歌,特别是她唱《青藏高原》时,总引得师生深深折服与惊叹。访谈过程中,徐秋梅教授应我们的强烈恳求,特地为我们清唱了这首高难度的歌曲,并震撼了我们在场的几位同学。
多年过去,徐教授的声音更加嘹亮,高亢。歌声有时动人,像潺潺流水般浅吟低唱,独具风韵;有时凄美,若露滴竹叶般泠泠作响,耐人寻味。有时浑厚得如雄鹰展翅时的一声长鸣,振聋发聩;有时婉转得似深情交融时的一行热泪,扣人心弦。
【采访后记】一个人就像一本书。三十余年如一日,徐秋梅教授始终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坚信,教海无涯;她坚守,丹心永驻。很荣幸,能够去了解这样一位伟大而又平凡的退休教授,这是一段宝贵的、不可多得的经历。
采访本人之前,我们先走访了几位她的学生。谈起徐老师,他们都一脸崇敬,津津乐道,老师的和蔼可亲、认真负责、淡泊名利深深影响着他们。我们从网上搜寻了徐教授的一些文章,以此去了解她的新式的英语教学方法。从《交际英语教程》到《英语教学法》,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开拓创新、坚守教育前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者。她将英语变得生动活泼,她将知识带离枯燥与无味,她将课堂变成了学生们的舞台。
观其书而想见其人。临行前内心是惴惴不安的,但是当我们见到了那张和善的笑脸,所有的紧张感都顷刻烟消云散而去。徐教授亲切地招呼我们坐下,举手投足之间透露着一种优雅,宛如内敛风华的蕙兰。这是一种书卷带来的气息,是一种别样的气质。徐教授很健谈,那个下午我们一直聊到天黑,整个过程轻松、活泼。回味起来,徐教授给我们在英语学习上的建议,对自己能力锻炼的建议,未来发展的建议都十分受用。她告诉我们无论学习什么,贵在坚持、认真。即使天资愚钝一点,也绝不能轻言放弃。从徐秋梅教授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也体悟了很多,她的精神将激励我们,在人生的大海里勇敢地扬帆起航。
本次走访及成稿过程中,部分参考了学校宣传部有关徐秋梅的报道,活动得到了离退休处和通识教育学院等有关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新闻传播学院学通社对文稿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