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学者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学者 > 正文

邵常贵:我国非微扰量子引力的先驱

来源:通识教育学院 作者:黄佳佳 王雨晴 蔡晓桐 夏雨 谭毅凡 梁诗怡 编辑:杜康 时间:2017-05-09 字号: 【大】 【中】 【小】

   数十生涯,闪烁着的,是科学之火,生命之光;

一生坎坷,力撑着的,是傲然正气,铮铮铁骨。


邵常贵(1941.4—),吉林省吉林市人,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非微扰量子引力的先驱。1988年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1986年邵常贵与毛志坚、高国猷合编的《现代汽车大全》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当时在国内汽车行业颇有影响的书;2011年与其子邵亮、邵丹合著的《空间时间的量子理论》出版,这是国内目前最为完整介绍LQG(天体物理)的专业著作;1997年邵常贵主持完成的引力(含超引力)规范场的研究课题,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理论物理的研究是比较枯燥的,在国内乃至世界上研究这个领域的人都为数不多,能在理论物理研究方面做出成绩的更是凤毛麟角。

在走访之前,我们一直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让邵常贵教授走上了研究理论物理的道路?又是什么,让他在理论物理的路上坚若磐石,一路前行,竟为之花去了四十年光阴?

谜底随着走访逐步揭开。故事还得从初中开始说起。那是邵常贵并不喜欢课堂上枯燥的教学,他喜欢在学校的图书阅览室里寻找自己的快乐。有一次邵常贵在阅览室发现了一本关于宇宙的画册,他被画册中深沉的色彩和那些无比奇妙的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所吸引。这是他第一次被深邃的宇宙震撼,也是他一生钻研宇宙奥秘的起点。

高中时期,邵常贵怀着对宇宙的热爱痴迷于观察天文现象,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高考时,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却因为家庭成份原因,被分入了东北大学的拖拉机系。

一心沉迷于天文,却不得不学习毫无兴趣的拖拉机,邵常贵心里满是苦涩。但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借助学校资源,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数学、物理、心理学、哲学……同时,他还研习掌握了包括英语、俄语在内的多种语言。

跨学科的知识汲取和国外原文文献的阅读,使邵常贵更深刻地了解了宇宙。他开始不满足于对天文现象表面的观察,渴求进行更深刻的研究;不再仅限于研究天文现象,而是拓展到对其内在原因(天体物理)的探索。他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非常感兴趣,但是学校里没有从事相关方向研究的研究员,他只能凭着自学,进行艰难的探索。

大学毕业后,邵常贵被分配到汽车厂当技术员。当时,国内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冲击,但他没有停止对宇宙奥秘的探索。邵常贵在每一件外套内衬靠胸口的位置都缝了一个大口袋,工作时将精心收集到的国内外出版的相关期刊文献藏在口袋里,每逢工作间隙,就找一个僻静处,从口袋中拿出资料细细研读。

邵常贵始终记得那些苦难的日子里,大学时窥见的隔壁寝室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周围高涨的大运动情绪、独立研究的孤独感,都不能动摇他深入研究的决心。邵常贵觉得在工厂里对他的研究没有任何帮助,于是到处托人找关系,也不顾家人的阻拦,调到了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工作。

虽然研究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国内形势尚不明朗,邵常贵也不敢把自己的物理研究放在明面上,只能先做拖拉机设计。后来他与人合作编写出版了《现代汽车大全》,这本书当时在国内汽车行业颇有影响。但邵常贵真正想要研究的却是物理,苦于无奈,他只能把强烈的研究热情埋在心里,默默地看书,积蓄力量。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科技人才的“黄金时代”到来。邵常贵以为终于等到了黎明的曙光,可是他所做的研究不受重视,大家看不懂他写的什么,他写的东西甚至被人嘲笑称为“天书”。

邵常贵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努力争取机会。后来学校党委将他十多年来撰写的理论物理相关论文寄到了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这些论文引起了在理论物理方面颇有研究的中国科学院专家郭汉英的注意,他评价说:“邵常贵的理论物理研究达到了较高水平。”中科院时任院长方毅钦点邵常贵,将他调到资料室专职进行研究。

1980—1983年是邵常贵科学论文发表密度最高的时期。他将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关于超引力与量子纤维丛统一理论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整理后编辑成文,在《科学探索》、《数学物理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内权威物理期刊上发表了《超引力理论的探讨》、《从Poincaré丛及其配丛作用量得到的引力规范场方程》、《纤维丛表述的两种de Sitter引力的探讨》等多篇文章,比较全面的阐释了超引力的纤维丛统一理论的相关内容。由此,他逐渐在理论物理研究界崭露头角。

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在内的多所名校都曾邀请邵常贵前去任教,湖大时任校长徐章煌爱惜人才,也盛情邀请邵常贵前来任教。徐校长的真诚打动了邵常贵,邵常贵正式进入湖北大学任教。在湖大任教期间,邵常贵教授以学术研究为契机,结识了陈贻汉教授、马为川教授等多位志同道合的学术挚友。他们因共同的学术追求聚集在一起,仅以手中纸笔去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仅在2004—2006年间,发表了《平直宇宙背景下的引力单圈发散抵消项》、《平直Robertson-Walker宇宙背景的场方程》在内的多篇学术文章。

智慧不惧悖逆,乾坤何须捆绑

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邵常贵的一对双胞胎儿子邵丹、邵亮在理论物理研究界同样造诣颇深。兄弟俩1971年生于武汉,同为当代青年物理学家,国内圈量子引力研究的重要开拓者。1998年9月共赴日本留学深造,双双获日本国立茨城大学数理科学专业博士学位。

我国在量子引力方面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寥寥无几,邵丹、邵亮却均能以优异成绩拿到博士学位,足以证明他们的优秀。

拿到博士学位后,邵丹、邵亮双双回国。2004年4月邵丹受聘为江汉大学物理系副教授,2007年5月入选“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专家”。邵亮则任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教授,2005年8月他被科技部聘任为“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价专家”,2006年受聘为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

当我们问到“是如何将两个双胞胎儿子培养地如此优秀”时,邵常贵教授微笑答道:“我其实也没有怎么花大力气培养,我们经常一起进行研究,他们在国外也收集了不少资料和前沿问题。儿子学习量子引力虽然受到了我的影响,但更多的是靠兴趣。”而他的夫人告诉我们,两个儿子从小就经常趴在邵常贵的膝头,听他讲那些神秘玄奥的知识,有时候他们听不懂了,不想听了,邵常贵也还是不管不顾地只管讲。

“人没兴趣活着没意思”,交流过程中,邵常贵多次提及这句话。他教导我们年轻一辈无论从事哪方面的学习研究,最基本的支撑就是兴趣所在,他亲自培养的一批批优秀学子,如今很多都分布在国内各大知名高校,但很少有研究量子引力的,因为量子引力实在是一门枯燥的学问。邵常贵却并不担忧传承问题。他说:“我不会强行要求他们遵从我的学术研究理念,不怕将来研究这个方向的人少,我为后来人已经铺好了道路,他们的研究也会更容易些。”

“我们一起写了8本书,已正式出版6本。第7本《宇宙的体制》已经送到出版社审查,第8本《宇宙之谜》则围绕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引力波’展开,涉及引力波的性质、引力波的虚与实、意识存在形态等,探讨的问题都是前沿性问题研究。”邵常贵介绍,他和两个儿子合写的前7本书都是专著,只有正在进行的第8本《宇宙之谜》带有普及性质,能够将前沿宇宙问题引向大众。

邵常贵出版多本著作,大都是自费出版。他说:“现在理论物理研究的人很少,时代不需要理论物理了,可我就是要搞,就算不挣钱也要搞。”

截至目前,邵常贵已经在量子引力方面潜心研究了四十多年,他构建的绝不仅仅是零散的理论或观点,而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正是有着邵常贵40年的准备和积累,才有了邵丹、邵亮如今在理论物理方面的成就,邵常贵带领儿子在量子引力方面做出了“家族式”贡献。


山高水长路也远,自有她伴一起走

邵常贵在量子引力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离不开他的夫人吴秀梅在背后默默的付出。吴秀梅是湖北大学的高级会计师,也是因为邵老,她才来到湖大任教。

上世纪七十年代,邵常贵与吴秀梅经同学介绍认识并结为夫妻。邵常贵一心扑在物理研究上,整天研读文献查找资料,家里到处是书,楼下车库都堆满他的书籍资料。吴秀梅一边相夫、一边教子,无怨无悔。提起邵常贵教授,吴秀梅老人脸上露出一丝温柔,还有一些心疼,她说:“他沉迷于研究物理,有自己的世界,那是他的梦想,我进不去他的世界,我只能守护着他的世界。”

最初邵常贵的物理世界里仅有他一人,后来两个儿子也子承父业被吸引加入。一家四口人,他们仨总是待在一个屋子里讨论问题,只剩吴秀梅一个人在外面。

后来两个儿子出国留学,学成回国也各自在其他大学任教。邵常贵把那间屋子变成了自己的小天地。他总是待在那屋子里,他搞研究的时候,不许任何人进去。

吴秀梅老人带我们参观了邵常贵教授的小天地。屋子很小:一台播放着新闻的电视,一张乱扔着书的床,塞满了书的床头柜上贴着可爱的小女孩的照片。吴老说那是大儿子的女儿,他们八岁的小孙女。我们笑着问:“邵老以后会不会让小姑娘也去研究物理啊?”她告诉我们,也许是有可能的,毕竟邵常贵现在逮着谁都宣传他的研究。

屋子里一张小桌上有只小蛐蛐在欢快地叫。吴秀梅老人说:“他(邵教授)整天醉心于研究物理,他也不出门去,没有朋友,只有小蛐蛐是他的朋友,他觉得这样能更亲近自然,更让他静心研究。”吴老还介绍,之前邵常贵从不出门去,也不跟人交往,退休以后他有时候搞研究累了,就去古玩市场,他喜欢红木的雕刻,常常带回家来,把家里搞得古色古香的。

年至古稀,邵常贵教授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即便生病的时候,他也不放弃看书研究,吴秀梅老人心疼他的身体,可也劝不住他,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他。

邵常贵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挚爱的研究事业,这一生山高水长,路途无期,幸好有夫人吴秀梅常伴左右,费尽心思为他保驾护航。两人如神仙眷侣,一生幸福而充实。


【走访后记】临走时,我们与邵常贵教授和夫人吴秀梅已从开始的生疏变得十分亲近,吴老在前面送我们,邵老站在她的身后看着我们。吴老说:“今天你们来看他,是对他的认可,他心里很开心,以后有空了你们还来,跟他聊聊。”我们看到,邵老就像个不舍得客人走的小孩子,眼巴巴地看着我们,好像在邀请我们再跟他畅谈一会。

想起短短的几个时辰,我们坐在邵老的对面,本来是要采访他一些关于生活的问题,他却总是大手一挥说:“这些并不重要,来,看看我的这本书,这本书里讲的是……”真是好着急又好笑,着急的是他没有“满足”我们搜集更多资料的愿望,好笑的是他那时的样子像极了跟我们炫耀的小孩。人都说老了老了,会像孩子。我们不得不从他的夫人入手,才得到一些关于他的素材。事后撰稿回想,人的一生很短,我们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能有幸采访到邵老这般刚正不阿,淡泊名利之前辈,确是我们的幸运。

常听人说,开始或结束,皆是易事,唯有坚持,难能可贵。我们人生才不足二十载,经历过许多也看见过许多半途而废的事情。邵老这种一生坚守的力量,令我们无比震撼。在那古色古香、典雅宁静的家中,邵老听着画眉鸟的浅唱,伴着蛐蛐的清鸣,一直专心研究。在他的世界中,总是有“这边风景独好”,外界的喧嚣对他而言如同浮云略过,不值一提。“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八字的清奇,足以将他的一生概括。虽然这次走访时间不长,但这次弥足珍贵的经历,我们受益无穷,也将毕生难忘。

本次走访及成果过程中,得到了离退休工作处、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有关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