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地的胸脯上行走着这样一位农业科学家,他是从未给本科生上过课、从未带过研究生的大学教授;是从未离开过水稻田从未停止水稻育种研究的科研员;是水稻杂交培植的课题组组组长、学科带头人。他就是周勇!他是大地的儿子,关心着粮食生产安全;他是生活的隐者,但求学问,不问前程。
30多年来,他与我校生科院的另外两名教师居超明、徐国成三人,在田间耕耘守望,在案前埋头钻研。终于于2008年,课题组在他的带领下,凭借着团队项目“国标一级优质超级杂交早稻两优287的选育与应用”在湖北省2008年度科技奖励大会上捧得一等奖,该项目也于2012年荣获“‘十一五’期间湖北省高校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这项成果填补了优质早稻“王国”没有一级米的空白,给早稻戴上了“一级”王冠。
求学难,如饥似渴更成才
对周勇来说,热爱生命就是热爱粮食。曾经三年自然灾害给自己和周围人带来的饥饿、疾病、丧生让周勇对粮食的渴望和热爱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在1968年,刚初中毕业的周勇就进入了孝感市孝南区农科所工作,从事农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原种生产、系统选育。这一待就是八年,正是在田间地头的长期工作,为他以后的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976年是周勇很难忘记的一年。那年三月,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生物科学学院水稻激光育种课题组负责人许云贵一行到孝感市各个农科所进行科技人才的选拔。这给了周勇一个很好的机遇。在农科所成绩突出的他成功被选中并推荐到武汉师范学院做兼职教师。
由于自己学历不高,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渐渐地周勇深感带学生太吃力;同时,这样的短板也使他在科研育种方面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作支持;学校的有些老师也对引入他这样低学历的人才不置可否。一时间,各方面压力接踵而来。于是他下定决心恶补各种科研、教学涉及到的专业知识。
可幸的是,朱英国院士在海南开设了一个专业教学班,时在海南育种的周勇和团队的老乡徐国成,恰巧有机会进入了教学班学习。于是,周勇白天在田里观察实验材料,只有到了晚上可以休息的时候,他才有时间能趴到书桌上,恶补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之后,又进入湖北大学生物系开设的应用生物学成人教育班学习,该班共七十余人,每个星期上两次课。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这个七十多人的班级,只有包括周勇、徐国成在内的18个人顺利毕业,拿到证书。
就靠着这样日积月累的坚持学习,仅仅初中学历的周勇终于获得了本科学历。同时,他也凭借着团队的不断艰苦攻关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新的成绩。他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科技进步奖2次,培育新品种9个,并在生产推广中得以应用。
周勇取得的这一系列成绩也离不开他们“铁三角”的团队合作。团队里的徐国成是周勇的老乡,早在农科所工作时,周勇就听说过徐国成,也知道他是一个极其喜欢农业的人。于是在1984年,周勇被允许可以独立申报课题并成立课题组时,他想起了这个老乡。同样都是田间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足的两人在后来的恶补理论和实验过程中虽彼此理解但也深感吃力。居超明的到来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1987年,居超明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湖北大学生科院工作。当时周勇领导的课题组也正是缺人之际,居超明也就变成了他们的首选。
在他们三个人搭配的黄金组合里,居超明理论素养较好,他侧重带研究生写论文;徐国成吃苦耐劳,承担田间稻种选育工作;周勇是省水稻品种审定专家委员会成员,熟知业内动态,负责把握科研方向。由此,他们的“黄金铁三角”开始了近三十年搭档。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
科研艰,筚路蓝缕不停歇
起初,周勇的这个课题组一年经费只有几千块钱。每笔钱都要精打细算地用在刀刃上。
对于培育杂交水稻的人而言,一个合格的专业实验基地是十分重要的。这要求实验基地首先要方便灌溉、排涝;其次要用工方便;第三要是成规模的稻田种植区,这样不会被麻雀叼食;第四要交通方便。居超明说,“其实这样的基地并不好找。而且由于我们经费短缺,往往采用租借的方式。”也正是由于租借的原因,早期的实验基地总是频繁迁址,从1984年到现在,他们曾先后更换过包括武汉市九峰乡在内的6个实验基地。
也是由于没有固定的育种基地,周勇团队出差时,常常寄人篱下,想办法找学校的空房借住,或是租借房子,也都是破破烂烂的。最艰苦的时候经常是两个人挤在一个牛棚旁边的十几平米的狭小空间里面。因为这样的艰苦条件,他们也曾在海南被一些同行质疑和“嘲笑”,但当见识到周勇对自己每一年,每一个周期培育实验的一千多份早稻材料、一千多种中稻材料还有许多晚稻材料的熟悉程度,所有人都对周勇这个团队由衷起敬。所谓熟悉材料不只是知道每块实验区域的材料区别,而是看一眼材料就能准确辨识每一个细微的形状变化,判断出是培育的时间、地点和周期。
周勇每次出门有两件东西是必带的:公交卡和馒头。居超明说:“每次赶往南方的育种基地,都是坐火车、汽车、轮船;有时候买不到坐票,就一路站着;饿了也不买餐食,就吃馒头充饥。即使到了实验基地,我们出门也都是坐公交车,很少打的士。”也正是周勇从骨子保留下来的艰苦朴素的作风,使得他带领着团队的其他人一起从这样的苦日子慢慢熬了过来。
除了要大量花时间去泡在田里观察,还要一年四季追着太阳,晒在热天毒日头底下。“水稻喜欢高温湿热,为了争取时间,我们追着太阳跑。夏天在湖北孝感,秋天在广西南宁,冬天在海南陵水,等于是一年过了3个夏天,一年等于别人3年。”他们有一个时间表:每年3月底到4月初,在孝感等地播种,7月份中下旬收割;7月30日左右,就得赶到广西再次播种,11月中旬收割;然后是海南,11月底播种,4月底收割完毕。一年下来,周勇真正在家的时间也就只有3个月,这样年复一年,他已经在海南度过了10多个春节。
然而,还远不止这些。在这个科研团队的经费最拮据的时候,他们连雇人在试验田里除草、打药的工钱都付不起,常常是他们自己顶着烈日在闷热的水田里劳作。
6、7月份的孝感是高温闷热的,却也是早稻育种最为忙碌的季节。水稻杂交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抓紧时间。早上天微亮,他们就起床,匆匆吃完早饭,就要去稻田里进行杂交、测交、配种工作。等再回到休息地时,白昼已经过去,夜黑月明了。真正做到了“日出而作,日落未息”。因为这个季节要做完3000余份水稻成对杂交组合,周勇他们就要抓紧时间,在多水高温的稻田里长时间劳作。即使身体笼罩在雾气缭绕的湿热环境下,汗珠大滴大滴流下来,却经常来不及擦拭;搭在背上的毛巾总是干了湿,湿了又拧干;满是汗水的衣服紧紧贴在身上......到了最忙的时候,他们往往中午回来吃完饭,就穿着散发着汗臭、满是汗渍的衣服又下田去,直到晚上回来才有机会简单地冲个凉、洗个澡。为了防止得风湿病和被水蛭咬伤,他们必须要穿着长长的靴子在稻田观察。“通常是半晌下来,我们能倒出半靴子的汗水。一天下来,衣服经常会有汗水干了之后留下来的盐粒”,居超明说。
至于家庭,那就更顾不上了。母亲去世时周勇在海南,父亲去世时他在广西,岳母去世时他在孝感,每次都留下遗憾。2006年,周勇的妻子因动手术而住了院,妻子希望他可以留下来好好照顾自己。但是稻田那边的时间等不及,田间育种工作时间紧,抽穗扬花就那么几天,如果不去做,就又要等一年。一头是相濡以沫的妻子,一头是成片的等待育种的稻田,周勇最终选择了稻田,委托侄女来照顾妻子。“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总是感觉对不起妻子。可是没办法,没办法啊!”虽然亏歉了家人让他感到愧疚,虽然艰苦的科研生活使他品尝辛酸,但是育种的一些成绩总能给他一些安慰。
育种成,努力终得幸运睐
育种业内有一句话:“一年可以培养出一个生意人,十年难培养一个好的庄稼汉。”为了经营他们的宝贝,他们每年大多数时间都在田里度过。周勇自己编了一个顺口溜:“早上下田露湿衣,晚上回来一身泥。晴天总是汗湿衣,雨天淋成落汤鸡。”
这也让他收获了高于常人的对水稻形状变化的敏感度和把握。每次播种时,周勇都会记下这几亩实验田里每一部分材料的性状,然后预想一个希望得到的杂交出来的性状结果,到收获时,再与这些材料的实际结果进行对比进行思考总结。这样下来,相当于头脑当中要存有万余份的实验材料的记忆,而对这每一个性状之间微小的差异能记得分毫不差,也正是他这么多年扎根田间的成果。
20年前,早在同行们一窝蜂猛攻水稻高产难题时,周勇已预见到今天市场对水稻优质品种的大量需求,着手选育优质稻种,育成了国内第一个国标一级优质杂交早稻品种“两优287”,填补了国内空白。出成果后,他们的科研资金逐渐充裕,实验田也逐渐扩充,最大占地面积能达50多亩。
现在的实验室中陈列着的满满四大冰柜形形色色的稻种,是他们三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晶。这些稻种专业术语叫“育种材料”,是培育优良品种的基础。稻种一共有3800份,是30年积攒下来的家业,每种材料都增加一份出成果的可能性,没有丰富的材料,培育理想的品种就无从谈起。这些材料之所以说来之不易,不仅是难以培育,更在于它们是从洪灾中被抢救回来的。1998年洪灾,他们的试验稻田被沙湖水倒灌成了一片汪洋。周勇和徐国成心疼得要命,不顾危险,在大雨倾盆、水位渐涨的黑夜,打着手电照明,潜入水下摸索着采集材料。两人轮班苦干了一整夜,终于救出了380份宝贵的稻种。
凭借着这些努力,一路踏平坎坷,周勇团队项目“国标一级优质超级杂交早稻两优287的选育与应用”在湖北省2008年度科技奖励大会上捧得一等奖,该项目也于2012年荣获“十一五期间湖北省高校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这粒“种子”是他们花了10多年时间培育出来的。在此以前,我国生产的早稻品种稻米品质90%以上连国标三级米的标准都达不到。“两优287”成为我国第一个稻谷品质达到国标一级的早稻品种,是农业部首批确认的超级稻品种、目前唯一的国标一级超级早稻品种,湖北省第一个超级稻品种。
“两优287”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农民满意的优质品种,2008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成果突破了早稻优质、高产与生育期难以协调统一的瓶颈,其应用为改善南方稻区早稻品质,促进我省优质早稻的发展,促进早稻品种种植结构的调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湖北周边省早稻种植区争相引种,连杂交稻的老根据地湖南省都大面积推广。
2005-2007连续3年,“两优287”种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种源频频告急,市场需求量超过可供种源的10倍之多。“好多人以为我们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其实近几年一直在出成果。”周勇如数家珍:2002年培育成功鄂早13品种,早熟高产,获省科技进步奖,在周边四省推广了350万亩。2003年培育成功鄂早17品种,品质优异,是我省第一个达到农业部一级米标准的品种,已推广300万亩。2005年两优287品种通过农业部稻米品质鉴定,结束了早稻“王国”没有一级米的历史,业内专家学者认为这是一项今后几年无法超越的标志性成果。
如今周勇刚退休,团队负责人换成了居超明,但是周勇并没有赋闲在家,仍然在和团队一起研究水稻育种。徐国成接替了他的田间育种工作,但是下一代接班人又在哪里呢?
居超明表示:“培育杂交水稻,聚合新的性状,这样一个周期需要5到8年,培养一个能上手田间科研工作的实验员至少需要一个周期,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没有这个耐心和毅力能扎根实践。”要想达到周勇、徐国成这样能看一眼材料就知道是哪个时间段,种在哪片实验田的境界,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忙碌的稻田,一年中总是在不停收割播种,一茬孕育,一茬成熟。就像来往的人,一拨一拨的来过,又一拨一波的走了。而像周勇这样一直守望在田间,热爱水稻如生命的下一个人,不知何时又会出现,那个人一定像极了年轻时的他,却也将是更好的自己。
【走访后记】是隐士,他心系民生;是学者,他披星戴月;是前辈,他勇当探路人。
走在早稻研究的前列,一路开拓前疆,历经风雨几十载,有一种坚持,叫水稻育种研究。对于周勇教授来说,研究水稻是他干了大半辈子的事,倾注了年少时解决“饿肚子”问题的情怀,中年时乘风破浪,奋进为帆的热情。从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到手捧省级科技奖的大家,每一步都掷地有声。
我们一行在暑期前期先后采访了“周勇教授团队——水稻金三角”中的居超明、徐国成两位老师。不会忘记两位教授黝黑的皮肤和质朴的话语,还有对我们后辈殷切的期望。在谈话中他们教诲我们要坐得起冷板凳,懂得专注和沉潜,一再强调做水稻培育真的是99%努力+1%运气,才能有今天的成果。访谈中,两位老师不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给我们科普遗传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即使面对两个不懂生物学的文科生,依然耐心、细心、饱含热情。
了解了起初经费紧张的情况,教授们艰苦卓绝的科研状态,全身心、忘我的扑在实验田等等这些细节后,带给我们震撼和感动更是无法言说。看着现在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满满三大冰柜里的育种材料和取得的各项成果,愈发深刻懂得了老师们的教诲。
冰心曾说,人们只惊叹花的美丽,而不知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不是每个人的成功都可以复制,我们也不会想成为影子一样的追随者。聆听成功者的故事,循着他们的轨迹,我们要学习的正是他们面对事业和人生的态度,那份信仰和情怀。不做下一个谁,只当最好的我。
本次走访及成稿过程中,部分参考了校报和校园网有关周勇团队的报道,得到了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宣传部、离退休工作处和通识教育学院等有关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张晓强:《周勇:用三十年时光播种希望》(《湖北大学报》第1048期);
2、李芳、张晓强、吴珊:《“农民教授”当了30年科学候鸟》(武汉晚报2016年0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