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学者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学者 > 正文

周勃:躬耕践行学与知,润物无声释学人

来源:通识教育学院 作者:刘梦萌 潘甜 杨梅 吴宇西 张瑜 肖博 李钢 编辑:杜康 时间:2017-05-09 字号: 【大】 【中】 【小】

周勃(1932—),湖南湘阴人,知名作家、文艺理论家,湖北大学行管系退休教授。他早年参加革命,1956年毕业于武大中文系,随后开始发表作品,24岁时就发表了《略谈形象思维》和《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主张“写真实”)等饮誉文坛、产生较大反响的作品,并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但也因此受到非议和批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其作品才受到公正评价。来湖大前,他先后供职于中国作协创委会、《长江文艺》杂志社、武汉市文联,历任编辑等职。来湖大后,他历任中文系副主任、行管系主任(创系)、教授。出版有专著《永恒的困扰——文艺与伦理关系论纲》(代表作)、《文学思存集》,并发表论文《文艺的本源问题》、《文艺的歧路》等近百篇。

周勃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建国前夕的1949年8月,他曾追随华国锋率领的南下工作队在湘阴参加迎解革命,组建“火花工作队”,进行艰苦的借粮宣传,还参加了几次战斗,虽未负伤,但丰富了人生体验,也显示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又比如,《略谈形象思维》等两文刊发以后被定格为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思潮,随着反右深入,则以发党反社会主义右派言论定罪,数百篇文章争相罗织,刀笔相加,他为此付出了20余年被下放和劳动改造的代价,直至1978年才被平反回到武汉师院任教。1986年,时任中文系副主任的周勃被安排创建行管系,当时学校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非常缺乏,办公室就是从学生宿舍隔开的3间房子,但他极具创新精神和强烈的进取心,经过不懈努力,行管系在他退休时已初具规模。

周勃一生坚持原则,认真勤勉,严律守己,以身作则。谈及自己坎坷而艰辛的治学求知之路,他至今仍颇有感触,其六十年来从事文学事业的坚持不懈,力争上游的精神,感人至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先生正如这样一只燃烧的红烛,用它渺小的火焰为文学界点亮一片光彩。

上篇:半生沉浮

一、年少苦读

周勃先生出生在湖南湘阴县一个普通家庭。少年求学,由于战火纷扰,无学可上,身为私塾先生的周父成了他的启蒙老师。父亲口授《论语》等儒家经典,周勃就跟着读,附带识字。父亲对周勃的教育十分严格,一次周勃因功课没有做好,父亲痛打之余还气不过,竟在他肩上重重咬了一口。等到年龄少长,周勃开始到几位乡间宿儒门下学习史学经典和写文章,几年后又凭借着丰富的知识积累直接考进了“新学”六年级,受到老师的赞赏。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勃亲历了战火之灾,从血与火中成长。为躲避日寇,他在乡下学习六七年之久,颇有收益。目睹祖国大好河山的满目疮痍,激发了他内心浓厚的爱国心、报国志,他立志用自己的才华报效祖国。

中学时期的周勃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初中时期,他就从同学那里借来《老残游记》、巴金的《新生》、《灭亡》等五四以来许多大家的文学作品阅读;高中时期又沉迷于外国名著,特别是俄国十九世纪文学盛期的作品,这不但使他开拓了视野,获得了审美享受,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观念。

二、初具锋芒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勃是以一名“地下工作者”的身份度过的,因此他经常参与报纸的编撰工作及传单的印刷工作。1949年8月,周勃作为学生代表在湘江边迎接解放军军队,时任县委书记华国锋听说了他的状况后,找到他所在学校协商,希望让他认真读书并考取大学。于是周勃首先进入了革命大学,那个时候,这里学习的课本内容与武大、北大相同,而入学又无需考试,读书非常方便。但后来因剿匪中发生了意外,华国锋希望他回去继续念书。对周勃来说,上大学读书是非常难得可贵的机会,但因湘潭缺乏保送名额,他选择在家中复习备考并参加了全国第一届高考,最终获得优异的文科成绩,并以地区成绩前列的身份被武大录取。

也许是因为入学年龄小,而大学的课程又相对较难的缘故,在第一学年的前半年,周勃觉得课程学习有些吃力,但他凭着扎实的基础与勤奋的态度,很快赶上了学校的进度,还多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在大学读书期间,他和其他大学生一样十分用功,除去每天下午五点至六点在体育场的锻炼和星期六晚上的舞会,平常的时间大多用来读书学习。

等到大学毕业时,周勃早已颇负盛名,被中宣部指名派去工作。而出乎意料的是,刚到中宣部报道时,他就被告知——在武汉市强烈的要求与中宣部的协调之下,部门最终决定将他调回武汉工作。为了弥补不能在中央工作的遗憾,部门领导特批他十月份领双倍工资,并给了他一张天安门阅兵观礼票。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的阅兵典礼当天,周勃不仅观看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还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印尼总统。回到武汉之后,心潮澎湃的他撰写了《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一文,该文章最终与茅盾、郭沫若等其他文学家的文章一起,收录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一书中。

三、文革动乱

正当周勃准备在自己钟爱的文学领域深耕细耘时,却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已经惹来了麻烦。随着形势突变,他的两篇影响颇大的文章开始受到批评,以至于后来发展成了不切实际、乱扣帽子的攻击。遭受了这样的重谴,周勃被迫下到农村“修补地球”,甚至全家蒙受苦难。但是,即使身处“文革”的艰苦环境中,即使被“埋得很深”,周勃仍未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文学的热爱。在“文革”中,他还常常和友人姚雪垠一起讨论《李自成》的创作,两人的友谊也越加深厚。正是这一份信念,让周勃坚强地挺过磨难,迎来了新的希望。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周勃说,他的体会是使看不到的东西被看到。文学家是人类的启蒙者,让我们看到被隐蔽的东西,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让人们更智慧,而不是更愚昧,成为政治的傀儡,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我就因祸笔所致,罹文网数十年不得超矩。但是我无怨无悔,因为其目的在于教条主义的消退,文学繁荣的真正到来。”周勃的经历说明了一个文人在特殊政治环境中的悲哀与不屈。同样,作为一个后生,我们也应思考相同的问题,在现实社会中怎样挺立自己的骨头。

下篇:创建行管

一、建立行管系

文革结束后随着教育制度的恢复,各省市开始紧抓教育,湖北省委为统筹安排和发展湖北地方高等教育事业,对建设隶属于省政府的大学尤其重视。然而湖北当时并没有综合性大学,导致武大等高校培养的优秀人才大多流失到省外,而在湖北省内唯一能够肩负起培养适应社会生产需要人才任务的高校,只有当时以培养基础学科人才为目标的武汉师院,因此省委决定将武汉师院由武汉市领导改为由省直接领导和管理,并在1984年将武汉师范学院改建为湖北大学,将其建设成省级重点综合性高校,并进行多方面的人才培养。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变革之下,湖大人才培养目标变为注重培养政府工作人员和有知识学历的机关干部,于是在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符合要求的行政管理学科建立。当时考虑到初设的行政管理班的学生多为一些在政坛上呼风唤雨、年轻气盛的机关干部,时任校长希望安排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进行管理,维持授课秩序,能够认真完成目标,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适应社会的人才。因此在1986年,中文系副主任周勃被学校委以重任——创建行管系的差事落到了他和文学院其他一些老教师的身上。

当时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非常缺乏,办公室就是从学生宿舍隔开的3间房子,老师也不够专业,行管系建设步履维艰。面临这样的困境,周勃表示决不放弃,带领教师们“一边修庙,一边修菩萨”,积极聘请其他高校的教师来学校开课,并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努力争取让年轻老师有机会到复旦、北大等名校学习进修,让行管系的发展前景渐渐充满了希望。对于行管系的建设,周勃投入了很多心血,他还专门开设了一门“历代公文选读”的选修课程,亲力亲为的做好每一件事,其以身作则的行为示范对培养师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周勃对于学生总是抱着温和而又严厉的态度,以求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他曾经对在行管班就读的干部学生们这样说:“在湖北大学你们只是普通的学生,决不能抱着功利心态和官员脾气来学习,你们要把这顶用来指挥和工作的‘乌纱帽’挂在湖大的校门外,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官员的威信不止来自于党的威望,更来源于自己与百姓心换心得来的民意。你们作为行管系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要时刻记得与群众联系。”

简单浅显的话语,却是周勃从一生的辛勤工作中领悟出来的真谛。他还给学生们讲过一个故事,借此以生动幽默的方式让学生们从学习上悟出生活的道理:传说杜鹃鸟是一部落首领杜宇死后所化,浑身漆黑,每当初春时节细雨绵绵,便通过啼叫以提醒百姓早起耕种。杜甫每听到杜鹃的叫声,便联想到杜宇啼血的典故,总会起床倾听声音的来向,然后朝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恭敬地跪拜施礼,以示自己对部落首领杜宇的敬意。学生们在感动之余感谢他的良苦用心,就更加认真学习,与老师的关系也更加融洽。

在周勃和诸多教师的不懈努力下,行管系日益发展壮大,影响力不断提升,现如今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

二、建设期望

现在武汉市担任重要职位的很多机关干部,都是当年行管系初设时同窗读书的老校友,而湖大的一些老师也曾是周勃的学生。当年在行管系勤奋读书的经历,是他们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珍贵回忆。2012年校友聚会时,周勃还特别为聚会题诗一首,印在聚会的纪念册上。

“阔别三十载,欣逢笑语喧。相识疑相认,岁月易容颜。

峥嵘忆往昔,寂寂梦魂牵。人生多历练,苦旅几经年。

何必问成败,毋忧两鬓斑。梦在豪情在,甘为百折坚。

艳阳天气好,奋翅舞翩翩。桃李千行绿,秋光万里丹。”

诗句的字里行间浮现出的,不是那个名利丰硕的学者,也不是那个政绩累累的机关干部,有的,只是那个身着白衬衫,满鬓银发却仍目光矍铄,一脸温和的周老师。他缓缓诉说着那些被尘封的往事,面对人生,他总是怀着一颗平凡的心,怀着对生活的淡淡期望,却凭着这颗平凡的心经历了人生里最不平凡的风风雨雨,直到晚年。

提及对行管系之后建设的期望,周勃引用了一句俗语“草鞋没有样,越打越像”。从初设到成长再到今天的蓬勃之势,行管系的建设也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逐步适应政府简政放权,系统管理的需要。虽然相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仍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明确现代社会与企业的需求,努力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紧跟时代步伐的优秀学生。

在行管系人才培养的历史上,曾有“一体两翼”的成功经验。“一体”即专业知识,“两翼”即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周勃以研究生学子陈正琴的事迹勉励我们。据说,为了学好外语,陈正琴曾遍寻各个外语机构,甚至从武大蹭课直到深夜。正是这份对外语学习的勤奋执着,让她凭借着偶然得来的一份翻译工作一路高歌猛进,最终被国外一家知名保险公司看中,担任该公司的重要职位。当听到弟子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经历时,周勃非常欣喜,应邀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份推荐信,笔墨之间透出的,是浓浓的赞许与期望。

周勃说:“机会一直在路上,你只有把自己完善,做好准备,才能在机遇降临之时接住它。”他期望行管系就读的学子们,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练好“看家本领”,还要掌握几项与专业相关的特殊技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走访后记】著名作家丁玲曾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对于周勃先生,内心那份对求知,对治学,对创作,对原则的信念正是鼓励他一路前行的动力。我们感叹,感叹这种面对苦难时的处变不惊,守文持正;感叹这种在生活的波澜中起伏的随和,率真与宁静。人生如河,而在这次漫长的时光漂流中,周老却能以心为灯,撑一支长蒿,在激流险滩中自由沉浮。采访的过程虽然简短,但我们从周老爽朗的笑声与慈祥的目光中仍能感受到他身上光芒闪烁的湖大学人精神及对新一届学子的殷殷期盼,而这种精神与期盼,正等着一代又一代的湖大人去传承与守望。

本次走访及成稿过程中,得到了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离退休处和通识教育学院等有关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宣传部杨洪波老师和新闻传播学院学通社对文稿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