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学者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学者 > 正文

张三夕:蔼然长者,卓然大家

来源:文学院 作者:刘莹谱 曾翔 张文 编辑:刘曦 时间:2017-04-01 字号: 【大】 【中】 【小】

张三夕,1953年生于武汉,祖籍湖北鄂州。曾任湖北大学中文系讲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研究所所长,国学院副院长,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会理事。张三夕致力于中国文史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对中国古典诗歌、古典文献学、学术思想史造诣精深。曾著有《批判史学的批判》、《死亡之思与死亡之诗》、《通往历史的个人道路》、《诗歌与经验》、《现代性与当代艺术》等,参与编写《史记选译》、《中国文学史简明教程》、《中国文化典籍选读》、《韩非子全本全注全译》等著作,发表《论苏诗中的空间感》、《<康熙王朝>重大史实辩误》等一系列论文,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汉语古籍电子文献知见录》等教材,其中《中国古典文献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被国内几十所高校采用。在《文学遗产》、《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成果累计三百万余字。

湖北大学文学院学子于2017年元月前往桂子山旁华中师范大学,拜访了张三夕教授,感受张教授的学术精神和大家风范。

求学:始于湖大,师出名门

1953年,张三夕出生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19岁那年,他高中毕业,随后前往武汉第一师范学校参加培训。由于酷爱英语,培训结束后,张三夕到江岸中学担任了英语教师。1976年,江岸中学得到了两个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名额,张三夕幸运地成为其中之一,被推荐进入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中文系学习,成为我国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

作为一名曾经的英语教师,面对中文专业,刚开始张三夕颇不情愿,并尝试调换专业,但是由于自身基础扎实,张三夕颇受中文系老师们喜爱,系领导也多番做工作,他最终选择留了下来。从此,张三夕便与中文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7年初,张三夕正式进入武汉师范学院学习。当时,“文革”十年动乱刚刚结束,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学校也回到了以学习为主的正常轨道,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教师们也都非常认真负责,校园里充溢着尚学、好学之风,学习氛围极其浓厚。在工农兵学员班里,学生们的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张三夕虽然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却从未懈怠放松,反而比大家更加勤奋努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担任了班上的学习委员。正是这一时期的刻苦钻研,为张三夕日后求学、治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如今,时光已度过整整四十载,然而对当年教过自己的老师,张三夕仍然记忆犹新:朱祖延先生认真阅读自己送给他的书,还把其中一些材料作为例子引入其编写的著作中;张国光先生大力鼓励我做研究,修改我的不成熟论文,注重调动包括我在内的一批同学治学的积极性;韩珉老师为了帮学生解乏,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唱歌,得知自己要考研,还把珍藏的线装书等古籍借给自己复习……这样一批学识渊博、关爱学生的教师,给张三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1979年,我国恢复了研究生考试制度,张三夕报考了南京大学古典文学专业,最终从5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二名的好成绩成为国学大师程千帆的“文革”后的开门弟子之一,在南大接受了良好的学术训练。硕士毕业后,张三夕回到母校武汉师范学院任教。1983年,华中师范大学开设了博士点,张三夕报考历史文献学,再次以优异成绩被录取,成为了另一位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博士生的开门弟子之一,也成为了华中师范大学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博士,我国历史文献学学科的第一位博士。

先后师从程、张两位大师,接受大师熏陶,张三夕深以为幸。他深情地说:“能近距离感受两位大师的风范,我感到极其荣幸。但我更知道,能获得这样的机会,离不开湖北大学的培养和教育,我对湖北大学怀着很深的感情。”

治学:苦心孤诣,文史兼通

张三夕认为,如今学科知识分化越来越细,对一些学科确实有必要,但人文社科类分化过细则会影响研究视野。因此,他积极倡导“通人之学”,而非“专家之学”,广泛涉猎文学、哲学、史学著作,不断开拓研究领域。

博士毕业后,张三夕留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并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桂子山上的学术氛围也很好的滋养了张三夕的学术根基。1992年,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改革开放再次掀起新高潮,次年,张三夕积极响应号召,南下海南,入职海南大学。除了按部就班的教学、科研工作,张三夕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哲学,积极研读“西方哲学”、“现代性理论”等相关著作,并和自己深入研究的文史领域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学术视野得到极大的拓展。先后发表了《<史通>三家评校钞》、《关于学术发展和发表制度的哲学思考(上)、(下)》、《论现代化的东方道路》等论文和著作,获得海南大学1998年度“双吴”科研奖三等奖、海南省第三次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

2001年,张三夕重返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献学。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张三夕仍然孜孜不倦,精研学问,利用休息时间,不仅进一步研究自己的专业领域古典文献学,还深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学术思想史。独著《批判史学的批判》、《诗歌与经验》、《20世纪的“最后性文本”》等著作,获得学界好评。并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了《论死亡作用于生存状态的机制》、在《文艺研究》上发表《医疗史的另一种叙事》等一系列有一定影响的论文。

治学难,传学亦难,将两者同时做好更难,但张三夕做到了,他不仅做好了自己的学问,而且致力于学问的传承。他结合教学经验,整合多方资源,集结一大批专业内的一流学者,主编了《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古典文献学》等教材,还带领自己的研究生主编了《汉语古籍电子文献知见录》等目录学工具书,其中《中国古典文献学》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为国内八十余所高校采用。《中国古典文献学》已于2003年、2007年一版再版,但张三夕并不满足,虽然还有几年就将退休,他却说“自己要和时间赛跑,在退休前完成第三版”,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第三版的修订工作,预计2017年下半年出版。

张三夕一直以“越界之思”来表达自己的学术追求,力求做超越学科界限的“通人之学”,矢志不渝地坚守着这样一份执着,苦心孤诣,孜孜以求,在文学史、史学史、思想史、古典文献学乃至文化产业、文化传播学等领域均深下苦功,终至于融会贯通,卓然自成一家。

育人:十二门训,严慈并济

《孟子·尽心》记载人生三大快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从教四十五年,张三夕始终将教书育人视作人生一大乐事。

当初,在程千帆先生门下学习时,老师立下两条规矩:一是为人处世要敬业乐群,二是学术研究要严谨规范。张三夕将之铭记于心并严格遵守,参加工作后,他也给自己的研究生立下了自己的十二条“门训”:一曰敬业乐群;二曰守时守信;三曰博而能一;四曰厚积多发;五曰严守学术规范;六曰力创学术记录;七曰刻苦磨练办事的能力;八曰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九曰高度重视财富的积累;十曰全面培育身心的健康;十一曰真诚维护家庭的和谐;十二曰充分享受生活的诗意。凡是自己的学生,张三夕都要求他们严守门训,进校后需签署遵守门训承诺书,其中有三条“刚性要求”,违而不改者,则解除师生关系,学生们也因此称之为“十二条军规”。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张三夕说:“教书育人要有学术视野,更要有实事求是、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培养新时代胸怀坦荡的“真诚君子”是张三夕坚守的教育理想。在他看来,育人如治学,必须从严,“十二条门训”不仅有治学方法,更有为人准则,督促学生提高自身,提升品性,培养学生成为有原则、有教养、有学问、有能力的身心健康的“好人”或“正派的人”,即“四有一健康”的现代真诚君子。

张三夕倡导“通人之学”的教育理念,并把西方的导师制与中国传统书院的师徒制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有自己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同时十分重视“教学相长”。在教学中,他鼓励学生指出教材和教师的错误,将之作为考试成绩的加分项。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学养,张三夕要求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除了专业课程学习之外,还要系统地研读古今中外经典24部(12部中国经典,12部西方经典),外加通读一部文字学经典《说文解字注》。每月召开一次读书会,由一名学生主讲一部经典,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并将记录整理为《问学记》,以此作为一种专业训练和学术积累。迄今已坚持14年,编印《问学记》115期,累计约两百万字。以此作为一种学术训练和专业积累的方式,也为同门之间切磋学问、联络感情提供了平台。

虽然“十二条门训”极其严苛,但在学生眼中,张三夕不仅是一个学术中的严师形象,更是一个父亲般的长者形象、兄弟般的朋友形象。学生们也爱戴老师,自发组织了一个QQ群,题为“张门一家亲”。天气变化时张三夕会给学生群发关心的邮件,逢年过节时也会送去问候,在平时,他还会给学生们发一些生活小常识或他自己的养生之道。过春节时,学生要给张三夕拜年,张三夕却怕学生去了会带礼物而再三打电话交代,只谈寒假生活,不许破费,心意领了。有学生患病,张三夕为学生募集医药费;有同专业导师带的研究生不幸去世,他亲自派代表到外地参加追悼会,撰写挽联“贤弟早逝,痛若丧子”,发自内心地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

张三夕还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遵循孔子的“君子三戒”之第三戒老年人“戒之在得”,评奖评优均主动让给中青年教师,虽然研究成果卓著,教学质量突出,但近十年来,张三夕已经不参加任何荣誉性评选项目的申报,将更多的机会留给了年轻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学生心中的严师、慈父和密友,张三夕得到了学生们由衷的认可。古典文献学是一个偏冷门专业,然而有不少考生慕名而来,有两名考研学生连续三年报考张三夕的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一位女硕士听了张三夕的讲座后,毕业后辞职报考了张三夕的博士研究生。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校组织开展第二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张三夕被学生自发推举为候选人,获得9000多位学生中的6000多票,以第一名的成绩高票当选。

从中学英语教师到大学中文系学生,从师承大师到自成一家,张三夕一步一个脚印,坚守着对学术的挚爱和执着,一心一意治学,成为文史哲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从潜心学问到教书育人,从学生眼中的严师到心中的慈父,张三夕以渊博的学识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以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张三夕常讲:“读最古老的书,做最现代的人。”他是一位卓有建树的学问家,亦是一位行进在路上的教育家,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家人才的培养、教育事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采访后记】腊月的桂子山,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颇有寒意,然而走进先生办公室,先生一句“学弟学妹们好!我是湖大老学长!”顿时让笔者感到暖意融融。先生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但他说,要抓紧时间完成《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三版的修订,站好最后一班岗。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长者的儒雅和亲切,感受到一个学者对于学术的执着与热爱。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是满载着时代希望和前辈希冀的新生力量,先生的高度我们也许难以企及,但先生的品格、风范与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相信,在老一辈学人优秀品质的影响下,在新一代学子的接力传承和不懈努力下,湖大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