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鹏,1959年生,湖北鄂州人,我国著名词学家。曾任湖北大学教授、人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特聘教授,马来西亚大学客座教授,台湾中央大学客座教授。现为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世界汉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宋代文学研究年鉴》主编、《中国韵文学刊》副主编。多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编、参撰《宋代文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教材多部,出版《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全唐五代词》、《唐宋词史论》等专著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1996年被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湖北省优秀教师称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特等奖,三获夏承焘词学奖一等奖。
湖北大学文学院学子于2017年元月在中南民族大学拜访了王兆鹏教授,了解王教授的生活、学术经历,近距离感受王教授的大家风范。
“湖北大学喂给我学术上的第一口奶”
1959年,王兆鹏出生于鄂州一个农民家庭,从小读书就非常用功,但由于条件所限,基本没有课外读物。直到初中,他才接触到繁体字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这些古典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令他痴迷不已,使他对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7年,王兆鹏考入武汉师范学院(今湖北大学),进入中文系学习。刚开始,班上同学盛行文学创作,王兆鹏也一度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直到一次,老师张国光布置了一个关于唐代边塞诗的作业,王兆鹏的文章受到了高度表扬,这使王兆鹏获得了极大的鼓舞,也意识到自己更适合做古代文学研究。此后,他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专心学习古代文学,主攻唐宋文学。
本科毕业之际,王兆鹏参加了留校考试,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留校,成为中文系教师。三年后,他报考了本校曾昭岷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从部先生研治唐宋文学。曾先生长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也精于鉴赏分析,对于文字学考古学、版本校勘也有很深的造诣。在曾先生的指导下,王兆鹏以唐宋词为主攻方向,重点研究南宋词人张元干。硕士论文《张元干年谱》出版后,引起学界关注。
曾昭岷先生不仅学术功底深厚,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更是无比关心。1987年,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计划招收第二届博士研究生,虽然王兆鹏当时尚读硕士二年级,但考虑到唐先生已87岁高龄,机会难得,曾教授就鼓励王兆鹏报考,并提议提前举行硕士论文答辩。最终,王兆鹏提前一年硕士毕业,成为湖北大学第一个提前毕业的硕士,并成功考入唐圭璋先生门下,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学术天地。
回忆起在湖北大学的点点滴滴,王兆鹏感叹那是自己最快乐的时光。当时,学校条件艰苦,图书馆可供学生阅读的书也有限,王兆鹏就省吃俭用,尽可能多买一些书看。有时候图书馆停电,他就到路灯下看书。每天都坚持早上六点起床,半小时跑步、吃早餐,随后沿着沙湖踱步,边欣赏粼粼湖光,边背诵古典文学作品和英语。周末则抽出时间和同学们一起打打排球,锻炼身体。本科四年,打下了日后治学的坚实基础,也收获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孩子无论走多远,情缘永远与母亲联系在一起。在王兆鹏看来,湖北大学正如自己的母亲,哺育、滋养了自己。他深情地说:“湖北大学是我的娘家,是我学术的起点,我在好几所高校工作过,但根在湖北大学,情感认可度最高的是湖北大学。湖北大学喂给了我学术上的第一口奶,这种感情无论走到哪儿都无法改变。”
“做学问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乐趣”
对许多人而言,研究学术是一条艰辛之路,但王兆鹏却认为做学问是自己生命中最大的乐趣,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主要方式。他把追求学问的高境界和高品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
大学期间,王兆鹏就以读书勤奋闻名,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在宿舍除了休息几乎看不见他的身影,每次外出都要随身携带一本书,在超市、食堂排队时也要拿出来翻看。王兆鹏的农村老家位于丘陵地区,每次寒暑假回家都要帮忙挑水浇灌菜地,虽然很辛苦,但他依然坚持在口袋里揣一本英语单词,一有空就拿出来背诵,王兆鹏戏称自己是“一手扁担,一手单词,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直到今天,王兆鹏仍然坚持每天至少工作十个小时,四十年如一日,哪怕过春节也不例外。
为人为学,王兆鹏都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就要做到无可挑剔,做学问就要做到极致。本科阶段,王兆鹏对宋南渡词人张元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论文写出了《张元干生平事迹考辨》,但由于阅读的文献有限,有些问题无法解决。留校任教后,王兆鹏继续收集有关张元干的材料,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更是广泛阅读了与张元干同时的数十家的诗文别集和大量史书,发现了许多前人未曾注意的材料,从而写出了硕士学位论文《张元干年谱》,成为第一部系统研究张元干生平事迹的著作。
1992年,已被评为教授的王兆鹏前往北京,为主持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重点项目《全唐五代词》的编纂查阅资料。由于经费有限,他白天泡在北京图书馆查阅文献,晚上住在一家医院的地下室,吃饭常常是就着白开水咽下馒头,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不仅体重骤减,还从此落下了皮肤病的病根。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兆鹏圆满完成任务,尤其是他收集的《兵要望江南》八种海内外传藏的旧钞、刻本,为确定《兵要望江南》所收词作的首数提供了全面的依据,从而确保了《全唐五代词》这一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重点项目得以按时完成。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从目录版本、辑佚校勘、辨伪考据到鉴赏阐释、理论分析,从个体作家研究到作家群体研究,从微观研究到宏观研究,王兆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录学方面,先后撰写了《张元干〈芦川归来集〉版本源流考》、《宋濂文集版本源流考》等论文,出版了专著《词学史料学》。辑佚校勘方面,校点了《兰皋明词汇选》和《明词综》,是清代初刻以后首次校点印行,还为《全明词》和《全清词》辑补了1000多首佚词。有关词人、诗人生平事迹的考证方面,撰有《张元干年谱》、《两宋词人年谱》和《两宋词从考》等专著。其中《王以宁生平事迹考辨》等,对前人一直不甚了了的南宋词人王以宁的生平事迹作了详尽的考证,得到施蛰存先生的首肯,发表在他主编的《词学》第四辑上。词话资料考订方面,有长文《〈乐府纪闻〉考》,弄清了《乐府纪闻》这部佚书的性质和成书年代。王兆鹏还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诸多方面开风气之先,探前人未及之领域,解众家未解之难题,为我国古代文学研究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世界上不缺乏有天分的人,缺乏的是既有天分又勤奋刻苦的人。王兆鹏正属于后者,天分、勤奋和高标准使王兆鹏一步步走向学术高峰,历经三境而终至极境。
“教书育人是我工作里的第一要务”
王兆鹏常年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但他从未因此挤占自己的授课时间。在他看来,知识的传承是千秋大业,需要一代代学人的接续,教书育人永远是自己第一位的工作。
无论是初出茅庐,担任讲师时,还是声名渐隆,饮誉学界后,王兆鹏始终视教好书、上好课为天职,长期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王兆鹏一直坚持在上课的头一天备好课,增添新内容,构思新教法,面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上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求知欲。同学们都说,听王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由于教学成绩突出,王兆鹏先后获评湖北省优秀教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武汉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武汉大学“我最喜爱的十佳优秀教师”之“最具风度的专业课老师”等诸多荣誉。
凡是自己的学生,王兆鹏都以九个字要求他们:读好书,做好人,做好事。读书要注重内容,既要阅读专业书籍,也要广泛阅读其他领域的书籍,如读一些西方的哲学原著可有效提高理论思辨能力。同时要讲究方法,一是纵横读书法,研究作家不仅研究与其同时代的作家,还要研究其前后年代的作家,研究文学,又不能光是看文学,史部、子部群书也得有所涉猎;二是比较读书法,从文学史观、文学研究方法等方面比较中西文学作品的异同;三是“一网打尽”法,每读一本书,把凡是需要的、可能有用的材料全部记下来。做人须遵守五点: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助人为乐,怀人以德,替人着想。做好人方能处好事、治好学。做事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能眼高手低,不能急功近利。
在治学方面,王兆鹏特别强调,要有虔诚的求学态度,朴素的学术精神。王兆鹏说,自己的老师张国光、曾昭岷、唐圭璋研究学问都极其严谨严格,对自己影响巨大,唐圭璋先生九十高龄仍在做学问,逝世前躺在病床上仍在读书和修改著作,这种学术重于生命的精神值得每一位求学者学习。
除了课堂教学,王兆鹏还把眼光放之于整个古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大局上。1995年,王兆鹏担任湖北大学古代文学科带头人,1997年至2000年,又担任湖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任职期间,他秉持“学科带头人不仅要自己带头干,还要带着大家一起干”的理念,鼓励教师们相互改文章,联名发论文,营造了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打造精英团队,想方设法广揽学术人才,凝聚了一批知名学者,湖北大学人文学院一度成为古代文学学术重镇,培养了大批学术人才,遥遥领先于湖北省其他高校,在全国也享有盛誉,推动了湖北省乃至全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发展。日后,从这里走出去任教于其他高校的学者均成为所在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如尚永亮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唐代文学知名学者;王齐洲成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专家。
学术辉煌莫如培植桃李。王兆鹏表示,如今自己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更加注重探索研究方式,拓展研究视野,关注的不是永久的学术结论,而是能够予人启迪的学术方法,以启示后学,传承文化,开拓新境。
为人阅世,一片素心,治学修业,两座昆仑。怀着对知识纯粹执着的痴迷,王兆鹏从湖大学子一步步成长为词学巨匠,饱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王兆鹏矢志执教于三尺讲坛,为学术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不断攀登着学术高峰,自己也成为令人仰望的高峰。
【采访后记】笔者作为中文系学生,所用主要教材正是王兆鹏主编,虽未谋面,但早已从书中感受到了先生严谨、博学的学术魅力。预约先生接受采访时,先生欣然允诺,笔者满心欢喜,但见到先生时却不禁惊讶——先生左腿受伤,打满了石膏。笔者自责于唐突打扰,先生却哈哈一笑:“我正嫌没人陪我说话呢,你们来正好!”令笔者心头一热。
先生很健谈,谈到学习,他坦言“四十年来每天至少学习十小时,少一分钟就浑身不舒服”,谈到学术,他说“就是一门心思地想去钻研知识,从没想过什么功名利禄”,谈到教书育人,他尤其说到“青年学生要像海绵一样大量吸收知识,不要老去想要得到什么,而要想如何提升自己”。
先生的语句平白朴实,话里行间彰显着一名学者对学术的热爱和执着,对后学的教诲和期望,这种踏实勤勉、锐意进取的学术精神和豁达乐观、淡泊名利的人格风范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