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学者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学者 > 正文

教育家精神大家谈(二)

来源: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作者:刘东整理 编辑:鲜文涛 时间:2025-07-11 字号: 【大】 【中】 【小】

【编者按】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家精神,教师工作部开设“教育家精神大家谈”专栏,编发各学院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学习教育家精神的体会,引领广大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为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贡献力量。

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胡银银

教育是知识传递与生命滋养的融合,教育家精神则生动诠释了教育的本质。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我们理应主动弘扬教育家精神,脚踏实地做好“小老师”,躬耕厚植迈向“大先生”。

理想信念为教育培根铸魂。思政课教师要筑牢信仰之基,将家国情怀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以生动鲜活的方式讲好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写照。思政课教师更要言传身教、爱岗敬业,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在不厌其烦的答疑中、在深夜为学生修改论文的灯光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实践锻炼为教育启智增慧。思政课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立足教学实际情况,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结合,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课程内容讲深、讲透。同时,以终身学习夯实教学根基,坚持研读学术前沿文献,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学习人工智能新技术,不断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做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

仁爱之心为教育润心泽行。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爱的真诚与无私,教师要真正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需要,及时回应学生日常诉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被尊重、被呵护与被爱,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教育之路没有捷径,唯有用心耕耘,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学生,方能静待花开。

教育家精神的内化

师范学院(田家炳教育学院)青年教师 刘宇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引导广大教师践行教师群体共同价值追求……引导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教师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关键在于教育家精神的内化。

教育家精神的内化是教师对教育家精神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认定的思想内省过程,也是从理解到追寻再到践行的行为外显进程,进而形成教师对教育家精神从全面认知、到深刻认同再在到牢固认定的状态。首先,教师要对教育家、教育家精神以及教育家精神践行有全面认知,结合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与教育家实践具象形成对教育家精神的理性认识与感性体悟。其次,教师要理解教育家产生、教育家精神形成以及教育本质要求教师拥有教育家精神的必然性,实现对教育家、教育家精神、教师职业的认同,强化理性与情感相统一的深度联结。最后,教师要认定学习教育家、修炼教育家精神的专业发展价值,认定接近教育家、涵养教育家精神的自我实现意义,认定成为教育家、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社会促进作用,由此坚定教育信心、坚持教育信念、坚守教育信仰,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履行育人职责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审稿:周霞)

最新阅读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