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校研究生推免结果陆续揭晓,一大批优秀的湖大学子即将奔赴各自理想的学校,继续求学深造。其中,2017级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唐明阳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17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学生刘佳鹏则拿到了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看看“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唐明阳:女学霸保研清华再深造
连续三年加权专业成绩排名年级第一,包揽各类奖学金,发表学术论文1篇,曾赴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游学,获2020年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S奖,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省级三等奖……2017级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唐明阳收获了清华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的保研资格,最终,她选择前往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爱提问的时间管理大师
今年10月,唐明阳在QQ空间晒出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其实,她能保研清华,我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她的努力和优秀大家都有目共睹。”唐明阳的班主任、资源环境学院辅导员李彦伯说。
三年来,唐明阳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作为班级学习委员,她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学习成绩连续五个学期保持专业第一。“上大学后,我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假期。”除了每周末给自己放半天假,唐明阳都会选择在自习室、实验室度过,寒暑假则忙着做科研、学雅思、到国外游学。疫情居家期间,她也没有选择闲下来,而是积极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等丰富自己的履历。
环境工程是学校课程最多的专业之一,加上学生工作、比赛科研,唐明阳的一天总是被安排得满满当当。高效率和超强的时间管理是她平衡学习和工作的法宝,“我绝对不会熬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事情的前提。”课堂上,唐明阳会努力消化知识点,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第一时间完成。处理学生工作她则会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等餐的时候就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通知发布任务。”平时学习感到疲惫的时候,她会通过处理学生工作进行调节。收集、整理各科的电子版作业,便是她独特的放松方式之一。
同时,“爱问问题”是老师和同学们对唐明阳的一致评价。“我第一次见到她,她正在讲台上缠着老师请教高数问题。”唐明阳的美赛队友、2017级材料化学专业的张明智说,“问题没有弄清楚,她是不会‘放’老师走的。”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唐明阳的体育也十分突出,高中时期,她就曾是校篮球队的一员,大学体育每学期都接近满分的她曾在排球、跳高、广播体操等比赛中屡获佳绩。“运动也是我的解压方式,学习压力太大时,我就会打打球,跑跑步。”
科研上迎击困难的勇者
早在大一暑假,唐明阳便以负责人的身份参与了课题“湖北省内多种水产养殖模式的实地调研及采样研究”,并与团队成员走访了湖北省的八座城市,对近400个鱼塘进行了水质指标测定实验。由于采样和指标测定需要同时进行,整个暑假,她和团队成员都跟着车队奔走于野外和实验室之间。
因为课题研究需要借用华中农业大学的实验室,唐明阳每天需要往返于湖大和华农之间,单程就要花费1个小时。那段时间,唐明阳常常早上6点就离开宿舍,晚上10点才回到学校。由于配置的试剂不能长时间放置,且每个水样需要测总氮、总磷、氨氮、COD等8项指标。为了抓紧时间做实验,不外出时,她便和团队成员从早到晚泡在实验室,有时吃饭也是草草解决。最后,经过一个暑假的采样与实验,他们顺利完成了课题。
正因她的全力以赴、认真踏实,唐明阳获得了多所高校的青睐,斩获了包括清华大学在内5所高校的offer。如今,她选择在清华继续自己的求学生涯。“清华大学,是结果也是新的起点,我希望继续深造,在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绩。
刘佳鹏:“科研达人”保送北大读研
记者团 魏子妍 摄
大学期间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超8项,发表SCI论文3篇,连续三年综合成绩专业排名前四,各类奖学金拿到手软,院篮球健将……他是同学口中扎根实验室的科研狂人,是学弟学妹眼里的五好学长,也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好榜样。前不久,2017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刘佳鹏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阶段性目标。
目标明确 勤学苦读成学霸
与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感到迷茫不同,刘佳鹏早在大一就明确了争取保研的目标。“大一空闲时间较多,配合老师的教学进度,我开始有计划地刷高数考研题。”大一结束前,刘佳鹏完成了一整套高数考研练习题。
遇到不懂的难题,刘佳鹏总会第一时间找老师请教。“当a=1时,x=0就是f\(x\的可去间断点……”刘佳鹏大一的高数老师聂昌雄对两人在空教室里讨论问题的场景印象深刻。“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像他这样目标明确的学生很少见。”聂昌雄说。凭借这股“积极劲”,刘佳鹏大一下学期的高等数学平时分拿到了满分,综合成绩达到96,是全班第一名。
“积极主动,爱问问题。”这是大多数老师对刘佳鹏的评价,也是他学习的常态。一次无机化学课下课后,他与3个室友一起冲到讲台,拦住了即将离开的老师,只为弄懂课堂上老师提到的一个拓展问题。“当时讨论地太投入,老师因此还错过了回校本部的末班车。”
除了数学,刘佳鹏对英语的学习也相当重视,原本打算出国的他利用周末和假期学习雅思,每天晚上做完实验后,刘佳鹏还要完成自己给自己布置的额外英语任务,从未有一天懈怠。即使在大二免修英语课程后,他也保持着每天背半小时以上单词的习惯。
“学习是一条腿,比赛科研则是另一条腿。”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大二、大三期间,他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和比赛。在准备保研期间,他不仅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SCI论文,还带领学院团队夺得了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省级金奖,闯入全国总决赛。刘佳鹏表示,平衡各方的诀窍是保持超强的执行力,“布置下来的事情立马去做,时间是挤出来的。”早上7点起床,利用路上的时间把早餐解决,每天“泡”在实验室和自习室超过12个小时……“除了放假多睡半小时‘懒觉’,8点半前我一定会开始一天的工作。”
严谨坚韧 科研实验结硕果
大二时,在教授王贤保和副教授梅涛的指导下,刘佳鹏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在对课题有了初步构想后,刘佳鹏便开始着手准备实验。“做实验是一个长期的‘战斗’过程,容不得丝毫放松,只有步骤严谨,才有成功的可能。”刘佳鹏研究的课题需要让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在同一温度下反应,但实验装置用久了会产生偏差,成功率很低。
刚开始时,实验均以失败告终,但刘佳鹏没有轻言放弃,文献资料上找不到答案,他就自己探索,慢慢调试温度、反复对比,时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好几次刘佳鹏都是在门禁前几分钟才冲进宿舍。凭着这股“韧劲”,刘佳鹏找出了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最佳温度,历时半年多制作出了氧化铁纳米块样品。
实验历经波折,基于此撰写的论文发表也充满艰辛,刘佳鹏前前后后将论文反复修改了3个月。最终,他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将论文发表在了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
虽然已经保研北大,但刘佳鹏已经习惯了每天在实验室里做科研的生活。“我更愿意把时间用在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步入大四后,刘佳鹏又投入到了新的项目探索中,“我希望好好利用在湖大的最后一年,争取能够有更多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