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人的城

来源: 作者:江辰彦 编辑:新闻网编辑 时间:2022-04-25 字号: 【大】 【中】 【小】

上海的公交车大抵是与武汉的有所不同。不比汉大开大合、横 江跨湖的气势,沪总归是进退缓急,各有分寸。

在武汉的日子里,少有乘公交车出行的机会,学校的位置属实刁人,出门便是地铁七号线,倒也贪图了个方便。有趣的是,汉沪的七号线都为橙色标识,不得不说是有些小乐趣了。几次坐公交车似乎总有上桥的经历,汉的河湖零零散散,拆得城市也零零碎碎,学校背靠的沙湖想起来总在夜晚,对岸是灯光璀璨的楚河汉街,我们在这边,和他们连接着一条沙湖大桥,十几二十分钟的脚程,却也少有几次行走。有些夜晚,闲来无事倒也散散步往桥上走走。大桥上夜晚灯光依旧,橙黄的光线铺满了整座桥梁,飞驰的汽车匆匆忙忙驶过,卷起细小的尘土在空中飞扬。风儿倒是不喧嚣,夹杂在车子的轰鸣声中,应该不会有人留意它在耳边的喃语吧。从湖上吹来的风不甚舒服,只是轻轻拨动发尖,就挑逗般地离去了,想起还在家乡的小城里时,有天夜里和一个女孩子走在街道上散散步。一些扭七拐八的岔道中路灯也时好时坏,闪闪晃晃的灯光下,有意无意地手指相触。等到回去了主干道,明堂堂的街道上,又相互隔着远了。倒是行车跑过带起的气流有些粗暴,汽油味的大风粗犷地同你打个招呼,像是被一个大汉狠狠地抱在怀里,谈不上有些恶意,只是盛情难却吧。

这几日都在下雨,无论是武汉或是上海,沪地的雨下得淅淅沥沥却并不惹人厌,飘飘的小雨湿了头发,哒哒地从发尖滴落。想起离汉的前几天,哗哗啦啦的大雨颇有气势,颠倒了整个世界,出了门就是海,淌水而行已然变成常态。那是期末的考试月了,因为转专业的缘故多了几门课要考,倒也每天忙得团团转。时不时也抱怨着大雨,哪怕打起了伞,也防不住溅起的水花打湿下面的裤管,顾上不顾下地在学校里 ,在人群中穿行,裹挟着平常反复的生活日日向前了。学校的生活虽然匆忙,被大大小小的琐事填满了一天的行程,但想着有人与你共同分担,大家都有着一样的追求和思考,也算是一件幸事了。同龄人间的相处总是随意融洽的,许是有了些共同爱好或是看法。待到了上海,基本每天都去着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景点,骑着单车在小巷里面穿梭着,阳光透过那层层的树叶偷偷地逃了下来,在地上映出一个个光斑。单车上迎面吹来的是夏日午后的微风,暖暖的也不燥热,带着刚下完雨之后泥土的气味,隐隐藏着花瓣烂在土中的气息。上海的几天里几乎都是这般日常。在上海借宿在姑姑家中,那几天老家来了不少人,一些不常见面的长辈和几个弟弟妹妹,夜里常常坐在一起闲来无事便唠唠嗑,话话家常。小弟弟颇有些淘气,拉着拽着要我陪着玩他的各种游戏,一时间也好不热闹。不同于学校的集体生活,与家人在一起又是另一番景象。

去过的城市里面,心里再没什么比得上武汉和上海的。或许是生长在湖北的偏爱,武汉的大江大湖总是令人心喜。就像在江滩旁站在长江大桥之下,冬天的江水翻滚,桥上行车轰鸣,想想在这片大地之上,无数的大桥相连,无数的河流奔涌,是钢铁的血管和激荡的血液。上海颇不一样,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藏在灯光下的是另一番人间气。阴沉沉的天挡不住城市的灯光,周末里商城中,景区里都是来来往往的人,上海确实繁华,多少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和底蕴造就着 这座城市。城市,城市又是什么呢?是大桥横行而过的长江两岸吗,是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的财富漫天吗?我想都不是,城市是人罢了。是无数的人,无数的家,无数的愿望集合在一起。是人的奋斗筑起了高楼,是对远方的渴求延伸了道路,是亲情的温暖固守了一个个家庭,是一个个家庭聚在一起建成了城市。财富不是城市的财富,是人的财富,只有人才能用双手去劳作,创造财富。底蕴不是城市的底蕴,是无数人精神的结合,才有所谓城市的底蕴,那是无数的人们在无尽的岁月中的奋斗,他们从荒芜中开拓,在贫瘠中寻求繁华。在那之后,晚辈后生们回忆起他们的故事,回忆那些筚路蓝缕开疆拓土的日子,才恍然醒悟:这就是每一座城市的底蕴,是每一个人血脉里的精气神。

二十岁的第一天是在上海,仿佛和十八与十九并无太大的区别,无论是荆门,是武汉,还是上海,城市始终是生活的载体,这载体也可以是其他的,就如同诗人歌颂乡村田园,飞鸟歌颂蓝天白云一般。载体在最后是为了人服务的,而人集合在一起又互相服务,相互帮助,人是为了人生活的。无论是在哪一座城市,或是什么样的人,总归要想着什么样的生活和什么样的日子。生活也就在这不断的思索和实践中缓缓向前了。

(作者系2019级法学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