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那16张黑红的脸

——溯游电影《阿浪的远方》

来源: 作者:周烈清 编辑:新闻网编辑 时间:2022-04-25 字号: 【大】 【中】 【小】

“上个月那块鱼鳞云/从雪山的背面/回来了/带来桃花需要的粉红/青稞需要的绿/却没带来我需要的爱情/只有吵闹的学生跟着/12 张黑红的脸/熟悉得就像今后的日子:有点鲜艳/有点脏。”这是马骅的《乡村教师》。

乡村支教老师,在西藏,在云南,在贵州,在我们家乡湖北,在那些美丽却不一定富饶的地方,都留下过辛酸却动人的足迹。影片中贵州的二郎村小学,有 16 个朴实自然的孩子,最桀骜不驯的王小花仍反抗着爷爷王校长的命令,她倔强的表情掩饰着她的害怕。她害怕,害怕新老师从欢声中走来,啜泣中离去,她看向李阿浪,这个固执的古诗词爱好者,一如对往后不愉快经历的处理——愤然走开。

我想李阿浪在渡江的船中颠簸时,眼见船边层层叠叠的水浪起伏,他在思考着自己的教书理念,或许正郁郁不得志呢!他身旁的小男孩刘二蛋在强光下,也正眨巴着眼睛,瞧着船夫的桨来回摆动,缓缓推动乡村生活的节奏。

他在刘二蛋那么大时,是那样地酷爱诗词。他六岁时母亲送他一本诗集,“从此,我开心的时候就读诗,孤独无聊时也读诗。”这是他的真心话,面对眼前 16 张黑红的脸,那条古朴清香的诗词教学之路似乎也自此铺开。

可人生哪里会风调雨顺呢?老校长放学后单独和李阿浪聊了一会儿,李阿浪固执己见,老校长却拿他没办法。乡里学校不缺师资,而二郎村小学就不同了。几十年来,只有老校长一个人坚守大山,现在年份不同了,孩子们想考进县中,得有新老师来接棒啊!老校长只能忍气吞声,忿忿走开。

李阿浪依然编织他的诗词梦,在“远方”恣意遨游。王小花一次一次地和他发生冲突,刘二蛋一次一次维护老师的尊严,乡亲们一次一次地愤怒,老校长一次一次地叹息,那么多的一次一次都粘在生活这张网上。因此,观影者得以目睹乡村教育的状况。

李阿浪开始按课表上课,笑容却渐渐收敛。“扫地王诗社”在阿浪彷徨的时候成立了,刘二蛋踊跃做了社长,每天放学,他们一起诵诗词,对对子,这些滋润了孩子的心扉,也得以排遣阿浪的苦恼。影片到这里,一个人格趋向完美的李阿浪开始向我走来,他不再是“童话”中的人物,他开始展露丰富的内心世界,惹起许多人的乡愁。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山顶上。举头红日屋梁低,二郎山上有二郎。二郎者,二球也。”曾经的二蛋改名二球后给大家朗诵了他的第一首诗。孩子们都睁大了澄澈的眼睛,桌前的小手还不忘了鼓掌,刘二球开心得手足无措了,观影者们想必此刻都泪目了吧。影片也自然地引导人们深刻地思考农村教育的现状。

李阿浪原是支教老师,可让他扎根在这儿,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老师,似乎还缺点什么。就在一次踏青活动中,他们一行遇到了大暴雨,这些孩子都十分听话,沿着刘二球的路线有序逃生。雨冲刷着山坳的泥土,黑红的泥水打在岩上啪啪响,跳溅着流下凹凸不平的陡崖。李阿浪疯狂地往原方向跑,看到王小花蜷缩在山岩下,黑暗中头发被淋成一条鞭,触痛了李阿浪,也让影片到达一个高潮。

王小花的秘密终于被揭开,她也喜欢诗词,但为了逝去母亲的夙愿,不得不锁起对诗词的热爱。她一遍遍地哀求着李阿浪不要救她,“我的母亲就是为了救我才堕下去的!”荧幕前,我们也闪起泪花。

阿浪,他已经爱上了这里,爱上这里的淳朴民情,爱上这 16 张黑红的脸孔,他想扎根在这里,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支教老师。所以在面对上面的文件时,成熟许多的他决定带孩子们去试试,力争保住二郎村小学。舞台上,孩子们穿着银光闪闪的民族服饰,齐唱的侗族民歌打动了评委。二郎村小学保住了!孩子们口中的李老师留下来了!

最终,影片在一系列的慈善宣传中结束。

影片写了教育,写了生存,写了爱,朴素的拍摄让我时刻置身其中,跟着阿浪的诗心荡漾。16 个孩子成了李阿浪坚守的“远方”,而我们呢?是否能不改本心,借用莎翁的话说:这是个问题。

(作者系2021级历史学(师范类)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