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读《雷雨》有感

来源:湖北大学校报 作者:陈心茹 编辑:新闻网编辑 时间:2022-01-12 字号: 【大】 【中】 【小】

在《雷雨》中,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环境下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的社会经历也注定了他们的性格中会有某些特质。而周萍,可以被看作是整个故事的纽带,他与蘩漪,与四凤,与梅侍萍都有着令人悲哀的联系,他是矛盾冲突的交界点,他的形象是复杂的、矛盾的。

《雷雨》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周家这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讲述了两代人之间的利益、情感纠葛,通过一系列的阶级冲突、情感冲突与个性冲突,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封建家庭的冰冷以及对人性的迫害。而周萍,将两代人的矛盾联系起来,是所有矛盾冲突的爆发点,因此他的形象同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的气质是“经过雕琢的”,并不那么“纯朴可喜”,而所处的阶层也注定了他不可能摆脱旧的社会制度,另一方面,在当时的社会激荡中,他作为周家年轻的一辈,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不可避免受到了新思想的冲击,所以他又对自由,对美好有了纯粹的向往。

周萍不同于周冲,周冲是曹禺心中最理想的人物形象,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他单纯地生活在自己构筑的世界中。而周萍不同,他清醒地活在现实世界中,他的清醒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痛苦与窒息,也正因此,他才想要去寻找自己的出路。但他处在资产阶级,他无法与他的阶级正面抗争,也无法从这样的矛盾中挣扎出来,于是他选择用爱情来逃避。

但是,无论是与蘩漪的爱情还是与四凤的爱情,都注定了悲剧的结局。与蘩漪的爱情看似是对封建伦理秩序的控诉,但他自己却并不能摆脱从小熏染的礼教,这段爱情萌芽于压抑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最终也会被封建伦理道德扼杀。他最终只能同他的父亲一样,懦弱而又自私地背弃了自己的诺言。而与四凤的爱情一开始就建立在阶级的不平等上,周萍厌恶一切的忧郁与雕琢,所以他寄希望于四凤的鲜活。但在这段关系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他却选择逃避和放纵自己,最终不仅伤害了蘩漪和四凤,也葬送了自己。

周萍的人物形象很复杂,他的出身本身就带有悲哀的属性,而他自身的性格中和他父亲一样有着资产阶级的自私与虚伪,同样维护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在面对矛盾冲突时,他没有犹疑地维护他的父亲,但同时他的内心也有对压抑的挣扎,也有着对爱情的渴望。也许周萍对继母蘩漪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是不纯粹的,他一边渴求从这段爱情中得到救赎,一边又挣扎在对父亲的愧疚和对违背道德的谴责中。于是最终,他的懦弱与自私让他屈服于旧的伦理秩序和对父亲的畏惧 ,背弃了对蘩漪的诺言。而他与四凤的感情建立在对蘩漪的愧疚和对乱伦的悔恨中,但这段关系另一个悲剧性在于二人所处阶级的矛盾。周萍与四凤的爱情并不能看作对封建秩序、等级制度的反抗,这段爱情更像是周萍短暂的避风港。他自身的软弱性让他无法正面与他的父亲、与当时的社会抗争,于是他想带着四凤逃离这个让他窒息的家庭。但在无法跨越二人阶级差别的前提下,四凤却有了他的孩子。于是当侍萍、四凤与他的关系浮出水面,他心底的黑暗顷刻喷发,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周萍自身的软弱性与他的抗争性形成冲突,让他自身处于痛苦与崩溃的边缘,让他在两段感情中摇摆不定,最终造成了三个人的悲剧结局。但蘩漪却将周萍当作她冲破牢笼的救命稻草,投入了她全部的爱和热情,像扑火的飞蛾,想要将自己完全燃烧,这种情感投入的不对等和两人的身份注定了蘩漪的最终结局,也让周萍自己背负了无法摆脱的悔恨。

周萍内心的抗争性让他与蘩漪、与四凤的感情都有短暂的幸福,但正是这短暂的幸福让最终的毁灭更加具有悲剧性。周萍是矛盾冲突的桥梁,他与故事中的多个人物都有双重的关系,表面的或是隐藏的,已知的或未知的,最终所有关系浮出水面,所有的矛盾在那个雨夜爆发出来,将故事推向高潮。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雷雨》中的周家就像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在这个大家庭中,包含了社会的阶级冲突,新思想与旧社会的冲突。而周萍正如曹禺在《<雷雨>序》中所说:“他的行为,不易获得一般观众的同情,而性格又是很复杂的。”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造成了他复杂甚至自相矛盾的性格,他身处所有矛盾之中,最终又促使了矛盾的爆发。他复杂的性格让他的悲剧结局无法引起大多观众的同情,但他却推动了整个悲剧的发展,增强了整个故事的悲剧意蕴。

(作者系2019级汉语言文学(国家基地班)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