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轻拥我入怀
低声对我细语
我的眼前便浮现
玫瑰色的人生”
——《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你也许从没了解过那个瘦小的法国女孩,但你一定熟悉她的歌曲《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或是《我无怨无悔》(NON JE NEREGRETTE RIEN)的旋律。她叫埃迪特·嘉斯森,她歌声动听,像云雀啼啭,被叫做“小云雀”,于是改名伊迪丝·琵雅芙,后来成为了法国的“香颂女王”。有人说她的声音就是巴黎的灵魂。带着对这位女王传说的好奇,我看了电影《玫瑰人生》。
年幼的琵雅芙被寄养在开妓院的祖母家,在那里她见识了红尘,但在蒂蒂娜的爱和保护下,琵雅芙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蒂蒂娜是一名地位低下的红尘女子,却将想要做母亲的心情全副寄托在小琵雅芙的身上,将所有的爱都给了小琵雅芙。即使在琵雅芙因角膜炎暂时失明的时候,祖母和蒂蒂娜还有妓院里的其他女孩,对她的爱也丝毫未减。就是在这里,在世人眼中的腌臜之处,琵雅芙第一次学会爱,她爱为她全心全意付出的蒂蒂娜。
快乐的日子没过多久,琵雅芙的父亲接走了她,父亲扯开她和蒂蒂娜紧紧拉着的手,琵雅芙痛彻心扉的嘶吼,是爱被撕裂的声音。琵雅芙开始跟着父亲四处闯荡,在马戏团待过,也在街头卖过艺,这是她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演唱,那时候的琵雅芙和父亲相依为命,颠沛流离。饥寒交迫是常态,尽管如此,父亲还是愿意花钱为琵雅芙买下她趴在橱窗外心仪已久的娃娃,这是父亲的爱。
后来,琵雅芙和伙伴在巴黎街头卖唱,酒吧老板路易斯·兰伯雷相中琵雅芙的歌唱才华,让他在自己的酒吧中表演,并正式为她改名为琵雅芙。琵雅芙云雀啼啭般动人的歌声,吸引了一批酒吧顾客,也渐渐有了名气。正当老板器重她,粉丝崇拜她,媒体夸赞她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琵雅芙的老板兰伯雷被人杀害,她被警方叫去谈话,经过媒体的大肆渲染,周围的人都认为,老板的死和琵雅芙难脱干系。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琵雅芙无奈求助先前一位欣赏她的作曲家雷蒙德。他不仅帮琵雅芙走出舆论压力,还将音乐演唱知识技巧倾囊相授,在雷蒙德严格的教导下,琵雅芙褪去土气和稚嫩,咬字、音准、节奏日益纯熟。初登歌剧院的舞台,虽然胆怯青涩,但凭借其天籁般的歌声,动情的演绎,最终惊艳四座,在法国名声大噪。琵雅芙的歌唱事业不止于此,随后,她来到美国,在这里她与拳击手马赛坠入爱河,在与马赛相恋期间的甜蜜与美好,就如歌曲《玫瑰人生》中描述“当他轻拥我入怀,低声对我细语、我的眼前便浮现,玫瑰色的人生。”可是不久,马赛空难离世,琵雅芙痛苦几近疯狂。后来,又经历几场车祸,几次病重,可琵雅芙从未想要离开舞台,甚至因车祸而肋骨断裂,伤未痊愈,就执意要上舞台,她说:“如果我不唱歌,会失去对自己的信念。”琵雅芙为了抑制病痛,染过药瘾,后来在疗养院戒了。肝功能异常,憔悴不堪,还在奥林匹亚演唱会表演。我感动流泪,这才明白琵雅芙所谓玫瑰色的人生,充满了痛苦和磨难。
影片最后琵雅芙回忆自己的一生,并且以她在奥林匹亚演唱会上的歌曲《我无怨无悔》作为结尾。“不!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我的生命、我的快乐,从今天起,要与你重新开始。”总结了琵雅芙的一生。
全片令人影响最深刻的片段,是当琵雅芙约记者在海边的沙滩见面,记者来到沙滩的时候,她枯槁的双手还在织着毛衣。
记者问她:
“你害怕死亡吗?”
她说:“我更害怕孤独。”
“如果不能继续唱歌的话呢?”
“我会活不下去。”
“你在给谁织毛衣?”
“谁愿意穿,我就织给谁。”
在记者的追问下,琵雅芙给所有女子的忠告是:“去爱。”像琵雅芙一样去爱,爱着歌唱,爱着舞台,爱着恋人,爱着她的玫瑰人生。失去了孩子,又几度失去恋人的琵雅芙,却一直相信爱,从来没忘记怎样去爱,爱自己的歌唱事业,爱灯光和舞台,将每次演出帷幕拉开的瞬间视为职业生涯中最美好的回忆,将歌唱作为自己毕生信念去努力。总有人说,琵雅芙也好,其他人也好,都是凭借天赋取得成功。这样的人从未关注这些所谓天资聪颖的人背后的执着和努力,一味怨天尤人,说自己天资有限,永远无法学会爱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终归庸碌一生,到头来只是在这世间白白走了一遭,多少不值得。所以,掌握爱的能力,种自己的花,爱自己的宇宙,连同苦难一并去爱,苦中作乐总好过忧愤一世,一事无成。当我窝在病榻,奄奄一息,可以道一句:“此生我一点儿都不后悔。”眼里含着泪,却没有凄凉苦痛。
其实要我说,哪有什么玫瑰色人生,所谓玫瑰色,不过是经历苦难时心尖上流的血,眼睛里淌的泪,一滴滴地洒在这人生的一径长途,成了斑驳的血色,为了掩饰悲伤,便说成是玫瑰色,这样最具欺骗性,当一点点靠近,将悲伤和苦痛都看真切,就会顿悟:所有玫瑰样美丽的人生不过是血和泪洗练出来的。
在琵雅芙的生命中一切坎坷不顺都能开出血色的玫瑰,你说它刺人也好,说它浪漫也好,它就是那么美丽又倔强地开着,永远也不会凋谢。
(作者系 2020 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