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需要置身集体之中,进而产生某种符合大多数人意志的规则,或者说行为准则来约束自身,推而广之,形成严密而又逻辑清晰的现代社会体系。纪德在《窄门》和《背德者》中更像是做了一场人性的实验推演。在道德和个性自由的天平一方加注太多会怎样?结果在《窄门》中天平轰然倒塌,阿丽莎选择自己孤独地死去,背负着十字架走向她内心的上帝,寻找她心中所谓真正无限接近的幸福。纪德用杰罗姆和阿丽莎去攻击他所讨厌的狂热的宗教信仰。诚然信仰能带给许多人一生的答案,不至于像无依无靠的魂灵一样在世间游荡过完这短短一世。可是当一切失衡,总是避免不了地会走向毁灭。
一面是内心如火的爱慕,一面又是自我严苛的不动如山和清心寡欲。
那些送到杰罗姆手中的信件中充斥着的爱爱爱爱爱,字里行间是那样真挚直白又热烈的感情,晃得人满心满眼都只想抱住她在夜晚的葡萄牙月桂树下跳舞。可是当杰罗姆向她求婚时她却惊慌失措地选择逃避。甚至到最后总觉得自己是杰罗姆走向上帝的唯一阻拦。童年时目睹的母亲出轨,对妹妹和父亲照顾的责任,她心中纠结得太多,所担忧的又太多。童年时他们一起读书,总想着以后会一起跨过窄门,走向上帝的祝愿。
“她在这段感情里追寻的永远是殉道。她期盼爱情纯洁无瑕,她亦深知他奉她如上帝。当至灵至性的愿景被汹涌的爱意摧毁,她惶恐,她逃避,但她知道她必须为这段爱情做出牺牲。一开始他便对她顶礼膜拜,她只能继续维持她的德行,可最终情意满溢,她知晓自己撑不住了,转身想把他送上神坛,却将自己打进地狱。”
你要过窄门,你要过窄门。
这话听起来更像是尴尬的黑色幽默。他们因为对方而努力走上山,过窄门,结果却发现窄门只能容一人。
《窄门》的阿丽莎,出于宗教的压迫和母亲出轨的影响,选择远离杰罗姆,自己一个人孤独地死去。当琐碎的婚姻、世俗的非议、自己所信仰的价值与身为人最初的心跳悸动本能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该做出何种选择?
可是,把《窄门》仅仅当宗教的抨击器,也是浅薄的论调。它们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抉择,一种个人幸福与道德枷锁下的挣扎。《窄门》中的阿丽莎最终都选择站在道德的那一边。人建立规则,追求道德,所以为人。
我们大多数人总是在大大小小的选择中试图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平衡。从《窄门》中说开去,我们或许走不到道德最高点的那扇门前,但是可以选择不做背德者。
(作者系2019级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