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学史明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来源:湖北大学报 作者:王体正 编辑:夏婕茜 时间:2021-05-03 字号: 【大】 【中】 【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史。

上个世纪初,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扛起救国的历史责任,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新中国,完成了救国大业。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振兴国家的历史使命。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新中国蒸蒸日上,人民扬眉吐气。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中国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了。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底全国近亿人口,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2.8万贫困村全部脱贫,创造了世界减贫史奇迹。从2021年起,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新征程。

回顾百年历史,救国、兴国、富国、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线、主题。

百年历史,百年辉煌,百年伟业,百年风华。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红军和人民从1930年底至1933年3月,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发动的四次反革命“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离开根据地,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红军坚持革命必胜的信念,在两年时间里,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冲破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围堵,克服雪山草地的艰险,经受饥饿和伤病的折磨,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克服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古今中外革命史的绝唱。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积极倡导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并坚持敌后抗战,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127万人的总兵力和“小米加步枪”战胜了敌人430万总兵力和飞机大炮,成为中国战争史上和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威武雄壮的奇迹。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以寡胜众,以弱胜强的世界军事奇迹,打得美国佬乖乖地在谈判桌上签字。

这一曲曲响彻云霄、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凯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对敌斗争中,还体现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与各种重大突发事件的斗争以及处理复杂的国际事务和掌握社会发展规律的斗争之中。如1998年特大洪水,201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20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以及统筹抗疫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等。

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会打仗,而且会搞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了建设新中国的历史使命,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出兵抗美援朝,开展“三反”“五反”,使新生政权得到巩固。经过三年多的恢复和建设,战争创伤得到医治,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之上,党从1953年起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着手对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

1956年,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标志,我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和6亿多人口的大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奠定了后来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提出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指导思想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党经过艰苦努力,用20多年的时间,在近百年战乱后满目疮痍的情况下,打破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建成了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能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

新的历史时期有三个重要标志:一是恢复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二是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三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新的历史时期,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创造创新为引擎。

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

我国改革始于农村,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粮食增产丰收,农民生活逐步改善。农村改革得到突破后,接着在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扩大企业自主权,释放企业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上,从单一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的做法,既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发挥了政府调控的主导作用,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道路。改革开放,中国赶上了时代,创造了历史奇迹。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国情,顺乎民意。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强调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要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和基本标志,并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党中央把脱贫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并挂牌成立国家乡村振兴局,谋划和推动实施乡村振兴计划,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国人的一次特殊历史见证。面对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党和政府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采取果断有力措施,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舟共济战疫情,万众一心控病毒,通过艰苦努力,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取得了防控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抗疫斗争的胜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彰显了党和政府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惜一切代价的人民情怀。

百年历史用铁的事实,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发展和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百年历史用雄辩的事实,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大业取得了伟大胜利。

百年历史用铿锵的声音,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的要求,受到人民拥护,接受了实践检验。实践有力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

百年历史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党的高度信赖和衷心拥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今天”。这是人民的声音,是时代的声音。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